•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杜新榮:寫在建礦60周年

      作者:杜新榮 2015-09-19 21:34 來源:煤礦安全網

      今年是我礦建礦60周年,我作為二礦職工,心情非常激動。1957年,我只身一人從老家來到二礦當工人,在這里工作生活了60年,這里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上世紀50年代的礦區,一片荒涼,四處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礦工住的是干打壘房,晚上用蠟燭照明。但對于我來說,卻感覺像掉進了福窩,因為礦上的條件再艱苦也比農村強。在老家連吃的都沒有,當工人能吃上白面饅頭,簡直像做夢一樣。

      1960年,國家進入困難時期。當時我一個月只有29斤口糧,還要響應上級的號召,每月節省2斤。那幾年我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有一年春節,我值夜班,又冷又餓地苦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和我一起值班的領導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水煮面條:“小杜,吃點熱面條暖和暖和。”“領導您……。”“沒事,我飯量小,夠吃。”我接過碗,頓時鼻子一酸,淚珠順著面頰滾落下來。大家有所不知,當時領導買飯也要排隊,憑票購買。那碗面條可是他從牙縫里省下來的呀!這件事我至今都記得。

      我對礦山這片熱土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在二礦工作的幾十年中,我和我的礦工兄弟干著平凡的工作,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業績,有的只是奉獻,無言的奉獻。但我這一生都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崗位,不怕吃苦不怕累,幾十年如一日,就這么堅持著走了過來,也是值得自豪的。

      六十年,二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如今已從昔日年產只有21萬噸的小礦發展成現代化的大型礦井,具備300萬噸的生產能力,這些成績讓我感到欣慰和震驚,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苦盡甘來。如今衣食無憂的我生活過的挺有情趣,和幾個老伙計組成了鑼鼓樂隊,常常聚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閑暇時,我還挑燈伏案爬格子,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我甭提多高興了。

      值此二礦建礦60周年之際,我寫出一首小詩,以表達對礦山的熱愛之情。

      礦山頌

      如今二礦立中州,當年卻是荒草坡。

      改革開放幾十年,昔日荒山添錦繡。

      礦井發展步步升,環境怡人礦貌新。

      烏煤滾滾變成金,職工心里樂開懷。

      礦山景色美如畫,平安大道燈如晝。

      棚戶改造增新色,安居樂業花飄香。

      如今已過花甲年,奉獻余熱再發光。

      作者:退管中心 杜新榮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