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厚純:(安全小說)師 徒
老王不簡單,初中沒畢業,簽個合同進礦當了一名派遣工,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混的風生水起,八輩祖墳沒冒煙,到他這,終于冒青煙了,干上了班長,這也是“官”啊!別看班長的頭銜不大,可是在老王的眼里,那架子擺的還真有味。
中班,他吃飽了,到工區開工前會,他邁著倒八字的小方步,倒背著雙手,嘴里唱著柳琴戲:“大路上來了我陳世鐸,趕會趕了三天多。想起來東莊上唱的那臺戲喲,有一個唱的還真不錯”。剛到工區樓底,就聽樓上傳來了支部書記的聲音:“是老王吧”?老王一聽,感覺咋這么別扭呢,還“是老王八”。仰頭一看,沒好氣地回答道:“下次把八去掉嘍”。
支部書記連忙招手說:“快上來”。
老王蹬蹬蹬爬上了樓,走進了書記辦公室,書記指著一邊帶眼睛的小青年引薦說:“老王,這是新分來的大學生,叫王進,你就叫他小王吧,你帶他三天,熟悉一下井下情況,三天后再讓技術員帶,這三天你是師傅吆,你可要把他安全管好嘍”。老王把眼一瞪:“我說書記,你能不能把后邊那個八去掉,剛才喊我老王八,現在又稱人家小王八,你是不是成心的,真是。”
書記連忙賠禮:“好好好,是我的錯,下次注意”。
見到新任的師傅不高興,小王立刻站起身,掏出一盒蘇煙,恭敬地遞到老王的跟前:“謝謝師傅帶我”。
老王頓時臉上堆滿了笑容:“書記,你看這娃多懂事”。
第一次下井,老王從每個細節都把新徒弟關照的十分周到,帶安全帽,老王把小王的帽帶給拉了出來,扣在小王的下巴上,說:“別小看這帽帶,如果不系上,萬一不小心摔倒了,安全帽一飛,腦袋就著地了,那可不是玩的”。然后扯起小王的雙手,把小王的兩個袖口的紐子給扣好了,從上到下,認真檢查一遍后說:“行了,緊跟著我,別走丟了”。
看到師傅對自己這么好,小王感激地說:“師傅你真好”。
“嘿!這小子”。老王用手撫了小王一下臉,得意地笑著。
皮帶機道,煤塵飛揚,迎頭人員交錯,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老王不敢把小王安排進迎頭,讓他在外邊看著,自己不停地吆喝著:“大家加把勁兒,咱班一定要超過上一班,隊長說,如果再干兩排,他在上面請咱們吃燒烤,慶祝我們小班創水平。”
工人們為趕進度正揮汗如雨緊鑼密鼓地施工著,頂幫錨桿還沒打,,工人們就在老王的指揮下又開始往前進窯了,聽說隊長都準備好了場,干勁兒更足了。這時,瓦檢員檢查完瓦斯后,背著儀器,來到老王跟前提醒道:“前面大面積空頂,這不符合規程要求,還是先打錨桿吧。”班長老王憤然道:“你別在那里啰嗦,我們不進窯你吃個屁!”
見師傅老王根本不理,徒弟小王連忙走到瓦安員面前問:“我看看” 瓦安員疑惑地問:“你懂嗎”?小王直接回答:“我學的就是這個專業”。
老王認為徒弟在多管閑事,就呵斥小王:“滾到后邊去”。
小王立即正告師傅說:“剛進的兩排窯不打錨桿,頂板十分活躍,非常危險,再說瓦斯瞬間積聚,也容易出事,必須先打錨桿,否則,立即停工”。
師傅老王見到小王如此理直氣壯,就罵罵咧咧地說:“媽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面粉都多,你小毛孩子懂啥,一邊玩去”。隨機拿起鋼釬往頂板上嘭嘭嘭搗了幾下說:“看到了嗎,沒事”。
站在旁邊的工人也幫著老王說:“活快要干完了,頂板也很好,不會出事的。”可是小王仍然堅持說:“越是這樣越要防范,出了事兒,后悔也來不及了。”
班長老王氣得臉色煞白,說:“你!好小子,敢和我叫板了是不是?剛下第一個井你現在長能耐了。”
小王此時也來氣了,一把拉住老王的手用力往外一拉說:“你這是野蠻操作”。
正在這個檔口,“轟”的一聲,空頂部分的頂板瞬間脫落了下來,正好落在老王剛站的位置,老王愣愣地僵在那里……
小王用手彈了彈老王肩上的煤灰說:“師傅,憑經驗、憑僥幸是很危險的,一切都要按規程措施辦事。老王此時服氣地說:“是是是,你說的有道理”。
小王把老王拉倒一邊定定神休息一下,說:“師傅,你知道扁鵲名醫嗎?”師傅老王撇著嘴回答道:“那誰不知道,扁鵲是古代的神醫”。小王笑著說:“扁鵲不算神醫,我講給你聽”。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哦,我知道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我們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結果于事無補。你小子行啊”!
夾河礦:徐厚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