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管理學院“格物致知” 深化改革實踐觀察團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學習

      作者:宋喆、劉霄園、劉嬌陽 2015-08-11 22:30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

        2015年8月11日,管理學院“格物致知”深化改革實踐觀察團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史實展覽并緬懷遇難同胞。

        上午十時,實踐團成員抵達目的地。剛踏入紀念館,就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氣息。實踐團成員均表示:課堂上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令人悲痛的數據,已然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但當親身至此,才真正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觸動。在紀念館中,有70多年前被殺害的中國人民的骸骨,有已經銹跡斑斑的兇器,更有活埋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的“萬人坑”。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鐵證。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尾廳,每隔12秒,隨著一顆水珠從高空滴落,一張遇難者的遺像便會在兩塊高聳如絕壁的黑色幕墻上亮起再熄滅,象征著在南京大屠殺長達6周的時間里,平均每12秒就有一個鮮活的生命消逝在侵華日軍的屠刀之下。我們緬懷逝去的生命,我們銘記屈辱的歷史,一切只愿堅定和平的信念與民族崛起的重要性。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展廳有這樣一句話:“可以寬恕,但不能忘卻。”作為當代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學生,我們不是要去傳播仇恨,但我們不能忘記國恥。要永遠銘記中華民族付出3500萬同胞寶貴生命贏得的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珍惜中華民族和平崛起、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本次活動旨在激發團隊成員的愛國熱情和進取意識,增強團隊成員的歷史榮辱感和民族使命感。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很多挫敗,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的民族,遇到挫折不放棄,還能站起來。當代青年理應為這種民族精神感到自豪,未來屬于當代青年,讓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