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2012年—2014年全國煤礦頂板事故案例匯編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5-07-16 07:01 來源:煤礦安全網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10月30日,2012年全年煤礦頂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93人。2013年全年煤礦頂板安全事故32起,死亡50人。2014年全年煤礦頂板安全事故17起,死亡51人。

      2012年—2014年共發生頂板事故81起,根據本單位煤層地址構造情況特精選10起頂板事故加以學習總結

      近年來,頂板事故一直占全國煤礦事故總數的30%以上。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進一步加強煤礦頂板管理,遏制同類事故再次發生,現將近三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全國煤礦頂板安全事故案例匯編出來,希望各單位認真學習,從中吸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嚴格按照《頂板管理若干規定》扎扎實實的做好礦井頂板管理工作,杜絕頂板事故的發生。

      針對頂板管理現對各單位提出以下要求:

      1、強化技術管理。合理選擇支護方式和參數。各礦要高度重視頂板管理工作,明確分管負責人和分管業務部門,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健全完善有關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責任。要加強礦井地質勘探和礦壓觀測工作,掌握煤層賦存情況、地質構造、頂底板巖性、煤巖物理力學參數和礦壓顯現規律,做好采區地質情況的預測預報工作,為頂板管理提供基礎資料。根據所采煤層頂底板巖性和礦壓顯現規律,制定采掘工程支護設計方案,確定相應的支護方式和支護參數;條件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進行調整。對于應力集中區,要采取增加支護強度的有效措施

      2、強化現場管理。嚴格貫徹落實《頂板管理若干規定》。各礦采掘工作面、巷道維修工程要制定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遇有過老巷、煤柱、地質構造破碎帶等特殊情況時,要及時補充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審批、實施。采用錨桿、錨索、錨噴支護的巷道,要加強對支護質量的檢查,確保錨桿、錨索的材質、拉力和預緊力、噴層厚度和強度符合作業規程規定。要加強巷道頂底板移近量的觀測工作,防止因錨桿、錨索支護質量問題引發巷道冒落。要加強對作業人員頂板管理知識的教育培訓,增強防范頂板事故的意識和能力,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生產科

      2014年10月30日

      目錄

      第一節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 1

      一、概述 1

      二、事故案例 1

      案例1:神華億利能源黃玉川煤礦2013.9.16頂板事故 1

      案例2:遵義縣平正鄉野彪一號煤礦2012.6.6頂板事故 4

      案例3:沈陽焦煤清水二井煤礦2012.5.20事故 6

      案例4:東源瀘西煤業2012.5.21事故 7

      案例5:遼寧省北票煤業2012.5.21事故 8

      第二節回采工作面冒頂片幫傷亡事故 10

      一、概述 10

      二、事故案例 10

      案例1:慈林山煤業公司夏店煤礦2014.8.27頂板事故 10

      案例2:朱集東礦2014.1.14頂板事故 13

      第三節大巷冒落事故 14

      一、概述 14

      二、事故案例 14

      案例1:馬關縣小興煤礦小馬白井2013.3.9頂板事故 14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腳煤礦2012.9.5頂板事故 17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業小華煤礦2012.6.17頂板事故 19

      2012年—2014年頂板事故

      頂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過程中,頂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產終止等的事故。

      第一節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

      一、概述

      在掘進過程中由于支護質量不達標、未及時支護空頂作業,造成頂板冒落引發的事故即為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

      冒頂事故的特點是覆蓋面積大、造成傷亡多、處理難度大。

      二、事故案例

      案例1:神華億利能源有限公司黃玉川煤礦2013.9.16頂板事故

      2013年9月16日23時54分,神華億利能源有限公司黃玉川煤礦216上02膠帶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在進行支護作業中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傷。

      一、事故發生經過

      2013年9月16日15時,項目部綜掘一隊隊長張永申組織召開班前會,中班10人參加了班前會,要求補打幫錨桿和頂錨索后再掘進。16時20分10名作業人員到達掘進面,班長張永建安排康登地啟動掘進機,開始掘進,同時安排工人蔣偉明、施振國、高立波開始支護頂錨桿、錨索,張計平、景志軍支護幫錨桿、掛幫網,王清社、蔣慶海、劉有負責開膠帶輸送機。20時30分,已經完成了4m全斷面掘進后,開始在巷道左側掘進,掘進了4m后,掘進機移到右半面掘了一刀,約23時54分頂板突然冒落發生了事故。事故發生后張永建、景志軍、張計平、施振國4人被冒落的煤渣掩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216上02膠帶運輸順槽綜掘工作面接近DF6斷層,頂板出現破碎,施工隊在沒有及時采取加強支護措施情況下,連續3個班未按《作業規程》規定進行支護(共欠14根頂錨索,32根幫錨桿),違章掘進,導致大面積頂板冒落,造成3人死亡,1人受傷。

      (二)間接原因

      1、榆林勝利公司黃玉川煤礦項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現場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足,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執行不嚴,安全培訓不到位,無證上崗,工人違章未及時制止。

      2、榆林勝利公司對所屬黃玉川煤礦項目部安全監管不到位,對存在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安全培訓不到位沒有及時改正。

      3、黃玉川煤礦安檢人員配備不足,安全檢查不到位,對榆林勝利公司黃玉川煤礦項目部安全監管不嚴,工人違章無人及時制止。

      4、神東公司對外委施工隊榆林勝利公司黃玉川煤礦項目部監督不到位,對黃玉川煤礦地質條件復雜、新建礦管理基礎薄弱等實際情況未予重視,未配備專職安全副礦長,安檢人員配備不足。

      5、準格爾旗煤炭局對榆林勝利公司黃玉川煤礦項目部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執行不嚴,部分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沒有及時發現并責令改正。

      三、防范措施

      1、要抓好采區地質情況的預測預報工作,為頂板管理提供基礎資料。適時根據頂板實際情況調整支護方式,加強支護強度和質量。

      2、應總結事故發生原因,加強煤礦安全管理,根據煤礦實際管理需要配足安檢人員,明確崗位責任,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和隱患排查制度,確保制度落到實處。加強對外委施工隊的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安全教育培訓和《作業規程》落實情況的監管。

      3、要加強安全監管,加強現場監督檢查。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生產相關管理機構,按照規定配足安全管理人員,嚴格執行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加強安全培訓教育,杜絕“三違”作業。

      4、按照《關于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強安全管理人員配備。

      5、要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加強對所屬煤礦的安全監管工作,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力度,認真監督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強化對基建礦井施工隊伍的安全監管。

      案例2:遵義縣平正鄉野彪一號煤礦2012.6.6頂板事故

      2012年6月6日6時48分,遵義縣平正鄉野彪一號煤礦發生一起較大頂板事故,造成4人死亡。

      野彪一號煤礦隸屬貴州思瑞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證照齊全的生產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萬噸/年。

      一、事故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為:10503采面2#切眼掘進工作面未及時支護頂板,工人空頂作業,頂板冒落導致事故發生。

      事故間接原因有:1、煤礦技術管理差。在掘進工作面煤層厚度、傾角發生變化后,未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加強頂板支護。2、煤礦現場安全管理混亂。未嚴格執行已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循環進度超過規定且未及時支護頂板;在未采取臨時支護的情況下,違章指揮工人空頂作業。3、思瑞豐公司對安全措施審查把關不嚴。對10503采面遇地質構造后重新開掘切眼的安全措施未嚴格審核,批復后也未及時進行監管。4、駐礦安監員未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發現10503采面2#切眼掘進工作面的安全隱患和違章作業行為后,未匯報,未處置。

      二、煤礦頂板事故的防治對策分析

      (一)前期加強對地質構造的調研和分析

      進行煤礦開采之前,首先要對礦區范圍內的地質構造進行調研和分析,重點調研煤層頂板的變化情況,其巖性、煤層結構等情況,并且將能夠影響到頂板變化的地質因素、分布區域等要在采掘圖上標注,并且隨時補充、修改。

      (二)采用合理的支護方法

      煤礦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煤層的貯存條件以及頂板的特點都是不同的,應該根據實際的巖層情況,堅持使用前探梁,應用松動圈理論,對支護方法改進,增強對圍巖的應力檢測。巷道放炮之后,首先進行臨時支護,盡量降低空頂時間;合理選擇工作面的支護方法,據其頂、底板的力學性質;特殊的區域范圍可以采用錨噴的方式,或者可縮性的支設,聯合的支護方法等多種方法提高頂板和巷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意識預防煤礦頂板事故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煤礦各員工的的安全意識,加強相關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組織員工學習正確的操作規程法律法規。通過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并且積極主動的做好預防煤礦頂板事故的各項工作。并且定期對員工培訓頂板事故的危害、預防等內容,將頂板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扼制頂板事故的發生。

      (四)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要依據煤礦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礦井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對各個崗位等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規定,有現場跟班制度、礦井檢查養護制度等,做到環環相扣預防煤礦頂板事故,發生疏忽有“法”可依。

      (五)加強現場管理

      一般發生煤礦頂板事故時,都是在采掘工作面,因此,現場管理做得好很大程度上能夠預防煤礦頂板事故。首先,安全管理層必須對礦井的煤層、結構、頂板等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定時巡查每個工作面時,能夠及時的發現頂板管理存在的隱患,及時整改,排除隱患;一線的采礦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技術和素質,我國的很多中小煤礦的一線采掘人員都是未經培訓的工人,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礦頂板事故發生的幾率,在進行采掘工作時能夠預防頂板事故;指定專人在安全地點觀察頂板的情況,一旦有事故預兆,及時排除或者通知撤離人員;

      除此之外,還有加強頂板支護技術措施的落實,實時的應用新的采掘技術,合理安排開采方法,加強地質測量工作等方法來積極有效的預防頂板事故的發生。

      案例3:沈陽焦煤清水二井煤礦2012.5.20事故

      一、事故經過

      2012年5月20日,遼寧省沈陽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清水二井煤礦生產礦井,核定生產能力90萬噸/年。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12人被困,其中3人獲救、9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該礦南二采區07工作面運輸順槽掘進時采用錨桿、錨索掛網噴漿支護,錨索支護不及時;

      2、因遇到地質構造帶頂板壓力增大,原有支護方式強度不夠,該礦決定采用架棚(架設36U型鋼可縮支架)方式加強支護,但施工時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發生大面積冒頂,導致事故發生。

      三、防范措施

      1、加強現場管理。各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把關現場施工質量,確保現場施工順序合理緊湊,不拖延不強先。

      2、加強地址報告分析。各施工單位負責人必須時時掌握施工工作面的地址情況,遇到地址構造區需由技術員編訂合理的采掘支護方案。

      3、根據現場施工情況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

      4、加強工人的安全教育與培訓,不得無證上崗。

      案例4:東源瀘西煤業2012.5.21事故

      一、事故經過

      2012年5月21日,云南省東源瀘西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紅升一號井發生一起掘進工作面頂板事故,造成7人被困,搶險救援工作仍在進行。該礦為國有煤礦、資源整合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萬噸/年,其采礦范圍與云南省東源瀘西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云龍煤業公司一號井采礦范圍在垂直方向上重疊,形成“樓上樓”現象。

      二、事故原因

      1、該礦K7煤層回風巷采用木支護,支護強度不夠;

      2、巷道底部存在老空區;由于疏于日常管理和維護,巷道垮塌、通風阻力大,在礦長帶領有關人員下井進入該巷道檢查時,巷道底板陷落、頂板冒落,導致事故發生。

      三、防范措施

      1、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要嚴格按照全省小煤礦頂板管理工作現場會的要求,督促煤礦企業建立、健全頂板管理責任制,堅決淘汰使用木支護。

      2、加強管理與巡查制度。在隱患的排查上嚴禁避重就輕,對重大隱患視而不見,要建立隱患排查登記整改消號閉合措施,確保隱患消除。

      3、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煤礦企業必須加大對干部職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培訓力度,并完善穩定職工隊伍措施,保證煤礦企業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隊伍。

      4、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監管方法,通過安全監管,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事故隱患。

      案例5:遼寧省北票煤業2012.5.21事故

      一、事故經過:5月21日,遼寧省北票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臺吉煤礦四井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4人被困,其中2人獲救、2人死亡。北票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由原北票礦務局改制而成,為民營股份制企業。該礦屬生產礦井,核定生產能力18萬噸/年。

      二、事故原因:該礦-590米水平西一石門機巷掘進工作面位于采場應力集中區,采用梯形木棚支護,因支護強度不夠,掘進放炮后頂板冒落,導致事故發生。

      三、綜合防護措施

      1、要做好敲幫問頂和臨時支護工作,嚴禁空頂作業和隨意放大循環進尺;

      2、永久支護設計要科學合理,確保足夠的支護強度;

      3、支護材料的規格、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尤其是錨桿支護材料,要保證每一批次的材料質量均符合設計及相關規定;

      4、要堅持做好班組工程質量驗收工作,確保每個循環、每個班次的工程質量、工作量符合設計和作業規程的要求;

      5、要定期觀測、檢查巷道頂板支護情況,錨桿支護巷道要做好離層指示儀的安裝、觀測和匯報工作,隨時掌握頂板支護狀況;

      6、要超前掌握工作面的變化情況,要及時掌掘進工作面前方的地質構造、動壓影響、巖性變化、立體交岔、采空區、貫通等影響頂板管理的異常因素,并提前制定針對性的安技措施和應急預案;

      7、要及時掌握工作面每班的動態情況,在班前會上要把每班的工作重點和安全要點落實到位。

      8、堅持做好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工作,通過危險源辨識、事故案例教育等活動,提高職工的認知判斷能力、安全警惕意識和危險處置能力。

      第二節回采工作面冒頂片幫傷亡事故

      一、概述

      冒頂片幫事故是指回采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頂板或煤壁大面積垮塌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礦井回采工作面、巷道煤壁在礦山壓力作用下變形、破壞而脫落的現象稱為片幫,頂部垮落的現象稱為冒頂,二者常同時發生。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最常見的事故就是冒頂片幫事故,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頂板管理方法不當、作業人員疏忽大意、操作不當、地質條件變化等等。

      二、事故案例

      案例1:慈林山煤業公司夏店煤礦2014.8.27頂板事故

      2014年8月27日8點班,慈林山煤業公司夏店煤礦綜采隊在3112工作面進行設備調試,當采煤機割透機尾向機頭方向返刀停機處理后滾筒纏網時,在支架還未拉出、逼幫板也未打起存在空頂的情況下,未敲幫問頂也未進行臨時護幫護頂的情況下,作業人員近煤墻作業,造成機尾三角區煤墻片幫事故,致使1人死亡。

      此次事故再次為我公司的安全生產敲響警鐘,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環節,強化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勢在必行。

      為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訓,進一步強化回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堅決杜絕回采工作面頂板事故的發生,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現提出以下要求:

      1、吸取頂板事故教訓,積極開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動。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職工違章作業現象嚴重、安全意識薄弱、現場監督檢查不力、安全監管不到位等現象依然存在。對此,各礦必須認真吸取教訓,積極開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動,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動搖。

      2、強化基礎管理,做好崗位人員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干部、員工崗位素質。各崗位要全面深入學習崗位標準化作業標準和作業規程等頂板管理基礎知識;轉崗人員參與作業前,必須嚴格經過轉崗培訓,實現達標上崗、持證上崗、安全上崗,嚴禁不達標、未持證、不安全人員上崗作業,充分吸取此次事故教訓。

      3、強化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提高兩端頭、兩巷超前支護強度,做到精細管理、重點管理。加強工作面支架初撐力管理,支架初撐力不低于泵站壓力的80%,達標率不低于支架總數的90%,過渡支架初撐力必須達標;兩端頭、兩巷超前支護應改用端頭支架、超前支架等支護強度較高的支護方式,逐步淘汰支護強度較低的支護方式;重點突出對綜采工作面近煤墻、三角區、頂板破碎區、采空區等危險系數較高區域的頂板管理,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和“安全確認”制度,杜絕任何“三違”作業行為,做到事前預防、事中監管、全程可控,杜絕各類頂板事故發生。

      4、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監管,做到責任明確,監管有效。重點突出對綜采工作面近煤墻、三角區、頂板破碎區、采空區等危險系數較高區域作業的安全監管,以上區域作業必須有跟班副隊長、安全員現場監管,共同確認作業環境安全的前提下,確保各項措施到位后方可作業。

      5、強化超前管理,做到措施超前,部署周密。各環節作業前必須超前考慮,防微杜漸,進行周密布置,做到措施不完善不作業、采取措施不到位不作業、安全監管不到位不作業,將安全工作超前部署,以大超前的思維作為安全工作的的抓手。

      6、認真貫徹上述要求,做到整改落實到位,切實引起重視。

      各礦接到通知后要認真開展頂板管理專項活動,深化推進頂板治理工作,扎實開展頂板治理隱患排查,對現有工作面進行全面檢查,做到不留空擋,不留死角。特別針對回采工作面近煤墻、三角區、頂板破碎區域、采空區等危險區域作業環節進行認真排查,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頂板管理措施。活動結束后,于11月10日前將排查結果和頂板管理措施上報至生產處采煤科,頂板管理工作將作為四季度安全檢查的重點內容。

      案例2:朱集東礦2014.1.14頂板事故

      2014年1月14日9時56分,朱集東礦1122(1)上風巷發生一起頂板事故,事故發生在綜采工作面沿空留巷處,造成2人死亡、4人受傷,被堵21人經全力救援脫險。

      一、事故經過

      1月14日早班,根據綜采二隊和機電安裝隊工作安排,1122(1)上風巷有3班人員平行作業:綜采二隊采煤班臥底、補錨索和刷幫,機電班延鏈板機,機電安裝隊拆除瓦斯管路。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沿空留巷錨梁網(索)支護巷道受采動等因素影響,修巷時頂幫支護質量差,頂板離層整體切落埋壓2人,堵塞獨頭巷道造成21人被困。

      (二)間接原因。

      1、現場管理不到位。施工組織不合理,獨頭巷道修巷工作多茬平行作業。修巷安全技術措施執行不到位,幫部刷擴沒有及時完成永久支護;擴刷臥底期間,巷道兩側臨時支護單體沒有達到措施規定的數量。

      2、技術管理不到位。修巷安全技術措施未按照集團公司集辦〔2009〕98號、集技〔2009〕99號和集政〔2011〕244號文有關規定編制。1122(1)上風巷修巷方案設計類比1121(1)修巷設計方案,未采納其中超前噴漿、深淺孔注漿加固頂板離層圍巖后再加補錨索、擴刷巷幫的方案;修巷安全技術措施依據修巷設計編制,沒有采納設計中要求的撕幫時超前20m布置兩排單體支柱方案。

      三、防范措施

      (一)重新編制修巷支護設計和修巷安全技術措施

      (二)沿空留巷錨梁網(索)巷道修巷時,必須采取架棚或挑棚等加固措施。

      (三)嚴格按照設計、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獨頭巷道維修必須由外向里施工,嚴禁多茬平行作業。

      第三節大巷冒落事故

      一、概述

      大巷因失修、壓力顯現而頂板冒落造成的事故即為大巷冒落事故。大巷冒落事故的特點是影響范圍大、處理不及時易造成通風不暢,事故擴大化。

      二、事故案例

      案例1:馬關縣小興煤礦小馬白井2013.3.9頂板事故

      2013年3月9日16時36分,馬關縣小興煤礦小馬白井1080m水平西運輸巷維修作業點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一、事故經過

      2013年3月9日下午15時50分,小興煤礦小馬白井中班作業人員羅金坤、楊開學、楊紹高、馬紹五、何永斌、韋文方,共6人入井至1080m水平西運輸巷進行巷修作業,16時10分左右到達作業點。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1080m水平西運輸巷布置在煤層中,巷道右幫煤層在無支護狀態下脫落。

      2.作業人員未認真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違章進入空頂區域作業。

      (二)間接原因

      1.煤礦未嚴格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對已先后兩次發現的1080m水平西運輸巷維修作業點巷道垮落,頂板冒落過高的事故隱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2.煤礦特種作業人員配備不足。礦井僅配備1名安全檢查員,導致事故當班無安全檢查員跟班檢查安全工作,且未安排班組長帶班。

      3.煤礦安全技術管理混亂。煤礦編制的《小興煤礦1080m運輸巷維修整改方案》無針對性,且未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學習,導致從業人員不掌握安全措施,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4.煤礦依法管礦意識淡薄。煤礦執行煤礦安全監管指令有差距。春節收假后,未經馬關縣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批準,擅自安排作業人員入井維修巷道;未嚴格執行領導下井帶班制度,事故當班帶班領導馬正貴離礦后,煤礦未安排其他帶班領導下井帶班。

      三、事故防范措施

      (一)切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煤礦企業要切實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督促從業人員嚴格按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要求作業,杜絕擅自變更操作順序和安全保護措施,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二)切實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礦企業要認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發現的事故隱患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杜絕隱患長期存在導致發生事故。帶班下井領導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巡視力度,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狀況,對發現的違章作業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

      (三)切實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要按照要求配足配齊各崗位特種作業人員,加大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力度,統籌安排每班特種作業人員,杜絕重要崗位無人上崗、無證上崗;要提高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質量,嚴格教育培訓質量考核,確保從業人員熟知各崗位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提高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四)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主次清楚、分工明確的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責任混淆不清,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煤礦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各個崗位和每一個員工。

      (五)切實加強頂板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行業技術規范,開工前要根據巷道實際情況編制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確定相應的支護方式和支護參數,合理選用支護材料,淘汰落后的木支護。

      案例2:云南省昭通市山腳煤礦2012.9.5頂板事故

      云南省昭通市山腳煤礦發生片幫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2年9月5日5時20分左右,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山腳煤礦三水平南7偽斜至6偽斜二號開切眼維修時發生片幫事故,當班入井29人,安全升井26人,造成3人被埋,經全力救出后均已死亡。

      一、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事故地點煤質松軟,且多處木支柱折斷,壓力顯現明顯;作業人員更換木支柱時未加固臨近支護,撤掉原有支柱后上幫煤壁垮落導致事故發生。

      (二)間接原因

      1.煤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責任制落實有差距,安全管理不到位;未根據急傾斜煤層、煤質松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支護工藝、支護方式支護巷道,頂板管理差距較大。

      2.煤礦技術管理不嚴格。361采煤工作面切眼掘進作業規程、維修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的支護形式及安全防護措施針對性不強,未明確災害征兆及應急處理措施。

      3.煤礦現場管理不嚴格。帶班礦領導和跟班安全管理人員履職不到位,作業現場管理混亂,未嚴格貫徹落實頂板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防護措施。

      4.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差距。安全員高忠先無證上崗,從業人員隱患識別能力低、安全意識差。

      5.煤礦安全監管工作有差距。鎮雄縣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對山腳煤礦頂板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未及時糾正。

      二、采取的防范措施

      1、各單位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學習等形式加強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和自主保安意識。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掘進施工、加固修復巷道等井巷施工作業時,必須由班組長站在永久支護完好,退路暢通的安全地點,使用專用工具,由外向里隨時進行敲幫問頂,找掉幫頂活煤炭,直到幫頂成為完整、堅硬的煤體為止。敲幫問頂期間由跟班隊干或有經驗的老工人負責監護。采煤和安裝回收期間,需要進煤墻進行作業時也必須嚴格執行以上規定。

      3、跟班隊干、班組長作為現場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安全不生產、隱患未處理不生產”的原則,認真查找作業現場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發現隱患先處理后生產。

      4、井上井下任何施工,都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有關規定進行作業。嚴禁無規程、措施進行開工,嚴禁沒有學習規程措施的人員上崗作業。

      5、加強現場互聯保管理,每個互聯保小組必須安排一名小組長進行不定期檢查互聯保情況,班長對各個互聯保小組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互聯保真正落實到位。

      6、必須加強安全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教育,加強規程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工作責任心。必須按照規程措施有關規定嚴格把關,確保現場安全監管到位。

      7、針對本起事故并結合其它同類事故案例,各單位認真組織開展事故大討論,深刻吸取經驗教訓。

      案例3:福建省永安煤業小華煤礦2012.6.17頂板事故

      2012年6月17日,福建省永安煤業小華煤礦發生冒頂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一、事故發生經過

      2012年6月17日夜班(2日的零點至8點)安排對3210回風巷道進行維護,到3210回風巷口時,首先由跟班隊長和安全員由外向里進行檢查,查到距掘進頭約40m左右處,發現有斷梁折柱現象,決定由此開始進行維護。維護了3架棚后,巷道頂板冒落,3人被困。

      二、事故原因分析

      (1)3號煤層上分層開采形成的高支承壓力、動載荷造成頂板巖體節理裂隙發育,構造節理縱橫交錯,由于巷道支護的強度不夠,很難控制直接頂的下沉(再加上更換被壓壞的棚梁、棚腿時的不穩定因素),直接頂的下沉又造成頂板巖體的松動甚至破碎,當巖體結構面上的滑移超過其位移的極限值時,頂板巖體結構崩塌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發現3210回風巷壓力異常后未及時結合本礦實際情況,采取將木支護更換為金屬支護以增加支護強度、棚間加裝聯鎖裝置以增加抗倒伏能力等有效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結論及建議

      (1)在壓力較大區域的巷道淘汰木棚支護,并加強支護管理。在采用金屬支架支護時,棚間要裝設聯鎖裝將各棚連成一體,以增強抗倒伏能力,保證生產安全。

      (2)要對工作面布置合理規劃,在采取分層開采時,采過上分層后,待其頂板穩定后再布置下分層工作面,以減少和避免上分層巷道動載荷。

      (3)增強員工安全意識,認真做好員工培訓教育,提高員工操作技能。

      (4)增強礦井安全責任主體作用,從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制定制度、監督檢查等各個環節落實安全責任,并且要執行到位。

      (5)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監管方法,通過安全監管,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事故隱患。

      (6)各煤礦企業應高度重視應急救援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應急救援預案,對人員搶險、減少事故損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