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在奉獻中綻放青春之美 ——訪環測學院李晗杰

      作者:譚瑩 2015-06-11 15:38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學生通訊社

      李晗杰,男,漢族,中共黨員,中國礦業大學環測學院2014級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多年來,李晗杰一直熱心公益、講求奉獻。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他在山西省靈丘縣石家田學校支教,并任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山西分團團長、黨支部書記,志愿服務時達5000余小時,獲團中央“西部計劃”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優秀支教志愿者、江蘇省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靈丘縣榮譽縣民、中國礦業大學第九屆“青春礦大”校園年度人物。2014年4月,李晗杰作為優秀志愿者代表參加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同志召開的專題座談會并發言,受到充分肯定。

      投身支教,播種夢想和希望

      自2009年考入礦大以來,李晗杰就與“志愿服務”緊密相連,義賣募捐、公益活動、環保調研……各類活動中都活躍著他的身影。大四畢業前夕,他毅然選擇參加研究生支教團,來到了山西省靈丘縣石家田學校。石家田學校地處山區,條件艱苦,洗澡要去25公里之外的縣城,吃飯則幾乎頓頓都是白菜土豆。在這里,他承擔起了全校初中地理以及初三數學的教學任務,還兼任畢業班班主任,教學工作十分繁重,最多的時候他一周要上52節課,每天早晨六點就早早起床,經常忙到夜里十一二點才休息。

      當第一次看到學生參差不齊的學習成績時,他十分著急。一次次深夜里的挑燈備課,一次次課后的耐心輔導,一次次穿過雨后泥濘的小巷、爬過厚厚積雪的山坡去家訪……通過課堂的精心準備和課后的輔導,孩子們的成績穩步提高。一名準備放棄學業的學生在他的耐心幫助下,以全校第12名的好成績考取了全縣最好的高中。“遇到李老師,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這名學生說。最終,他所帶的畢業班中考成績位居全縣第一,創造了歷史最佳記錄。一年支教一生情。離開時,李晗杰依依不舍:“我的青春就在這里,現在是,將來也是,這里是永遠的家,有我永遠的牽掛!”

      情系助學,愛與責任常駐心間

      在讀本科期間,李晗杰就組織過多次為貧困山區學生的義賣募捐活動。盡可能地多幫助一名學生,是他的心愿。參加支教團后,當他發現這些孩子們沒有完備的圖書,沒有完善的體育器材,甚至沒有一套比較齊全的文具時,他的內心深深地震撼了。在心酸的同時,他腦海里時時浮現的是孩子們眼中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從那時起,他感覺到了更多的責任。

      李晗杰說:“雖然個人的力量可能很微薄,如果持之以恒,總會帶來改變,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帶著愛與責任,他多方聯系、積極奔走,投入到助學募捐活動之中。僅一年的時間,他便帶領支教團通過多方渠道籌集各類助學資金74670元,創支教團募捐歷年之最。同時,募集衣物、圖書、文具、體育器材等價值逾20萬元,受助學生達400余人次。看著孩子們開心的笑臉,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欣慰。期間,他還以支教為主題拍攝了紀錄片,得到了人民網、新浪網、山西日報等的廣泛報道。

      熱心環保,助力美麗中國夢

      2012年9月29日,全國首個煤礦塌陷區生態修復的濕地公園——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正式開園。從過去滿目瘡痍的采煤塌陷之殤到今日詩情畫意的最美生態之地,這個變化里面有著李晗杰和他所在的“綠飄帶”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小伙伴們的一份努力,正是他們的提案和調研為公園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

      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鳴高教授的倡議下成立的。李晗杰成為該組織的負責人后,經常帶頭加班寫策劃,長途跋涉實地調研,將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的活動拓展至全國20多個省、85個地區、112座礦山和1120個大中小學校園,獲得了良好反響。大學生世紀環保組織曾先后獲評“福特汽車環保獎”和“江蘇省十佳社團”,李晗杰也被評為“全國青聯公益(CYSR)中國礦業大學校園大使”并獲得中煤能源集團“環保獎學金”。得知獲獎的消息,李晗杰平靜地說:“讓天更藍、水更綠,是我們的夢想,更是我們的責任,今后還需要我們更加努力!”

      自強不息,不斷提升自我

      李晗杰出生于哈爾濱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身患小兒麻痹癥,全家的生活靠母親一個人賣水果來維持。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同齡人還在無憂無慮玩耍時,他已經開始處理很多家務事了。初中之前,他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高中之前,他沒有在凌晨1點之前睡過覺。哈爾濱冬天的夜晚異常寒冷,他的“自習室”就是媽媽的水果攤,常常學習到深夜。艱苦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沒有擊跨他,反而磨礪了他堅強的意志,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礦業大學。

      來到大學后,李晗杰深感機會來之不易,始終將學習放在重要位置,追求全面發展。大學里,他學習勤奮、成績優異,主持和參加科研創新項目3項,在CSSCI期刊《生態經濟》上發表論文1篇,獲得發明專利2項和實用新型專利2項。學習之余,他積極參加校園活動,還擔任了學院學生會主席和團委副書記,積極主動、認真負責開展好各項工作,獲得各類榮譽10余項。如今正在讀研的李晗杰說:“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了我很多,我會不斷努力提升自我,爭取更好、更多地去回饋他們。”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奉獻的青春更動人。”這是李晗杰常說的話,也是他的信念。面對未來,他說:“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今后的路還很長,為了給美麗中國夢出一份力,為了無悔的青春,我將一直奮斗下去、奉獻下去!”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