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事故現場創傷急救處置方案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4-10-28 21:22 來源:煤礦安全網

      事故現場創傷急救處置方案

      煤礦事故搶救中,常見創傷因素是比較多的,主要是由于井下的特殊環境,不僅僅指較小的空間,相應密集的人群與機械,也指環境條件復雜多變因而易于出現墜落物擊傷,有些傷害往往是瞬間發生,迅速波及,燒傷往往是廣泛的大面積的。所以現場人員掌握和了解臨場創傷急救的一般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5.1心肺復蘇

      心臟停止跳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發生呼吸衰竭,搶救無效又導致心跳停止;另一種是一開始就出現心跳停止,中毒,觸電等情況下,心臟復蘇的方法主要有心前區叩擊術和心臟壓術兩種。

      5.1.1心前區扣擊術

      在心臟停搏后半分鐘內,心臟的應激性是增強的,扣擊心前區,往往可使心臟復跳。

      扣擊位置:從左側乳頭到前正中間的部位都可以,操作方法:用手握拳,舉到距離 壁上方約一尺左右的高處,連續扣擊3—5次,并觀察脈搏、心音。若恢復則表示復蘇成功,反之,應立即放棄,改為外心臟按壓術。

      5.1.2外心臟按壓術

      使傷員仰臥于硬板或平地上,救護者站在病人一則,面對傷員,將右手掌之根部置于傷員骨體中下段左手交叉重疊于右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以救護者身體的重量有節奏地、沖擊式地用力,把下段垂直下壓,當骨被壓下3—5cm深時,心臟即被擠壓于前骨與脊柱之間而將血液排出,隨后迅速將手腕放松,使骨因廓彈性而復位,廓彈回時產生的腔復壓可使靜脈血回流充盈心臟。然后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按壓速率每分鐘約60—80次,

      5.2人工呼吸的方法:

      5.2.1口對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最好,因此,對循環呼吸驟停者進行呼吸復蘇等,應作為首選,該法操作簡單有效,它不僅能迅速提高肺泡內氣壓,提供較多的潮氣量,而且還可以根據救護者的感覺,識別通氣情況及呼吸道有無阻塞,該法還便于與心臟按壓術同時進行。其救護方法如下:

      首先使傷員仰臥,肩下墊一軟枕或衣物,頭盡量后仰,救護者跪于傷員另一側,用手帕,紗布或口罩蓋在傷員鼻上,一手自下顎處將傷員頭部拖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張開,另一手將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氣體由鼻孔漏出,救護者深呼吸一口氣對準患者的口用力吹氣,吹畢松開捏鼻的手,讓其徇廓及肺自行回縮呼氣,保持每分鐘16—18次,以廓可見擴張或聽到肺泡呼吸音為有標志。

      5.2.2仰臥壓人工呼吸

      讓傷員仰臥,腰部墊一軟枕,使傷員頭部和肩部略底低,救護者跨跪在傷員大腿兩側,兩手拇指指向內,其余四指向外伸平,平放在傷員部兩側乳頭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壓在傷員的部,擠出肺內空氣,然后,救護者直腰松手,除去壓力,傷員部依其彈性自然擴張,因而是空氣吸入肺部,如此反復有節律的進行,每分鐘16—20次為宜。

      5.2.3仰臥壓背人工呼吸

      使傷員俯臥,面部偏向一側,頭向下稍低,一臂彎曲墊于頭下,救護者椅跨在傷員身上,雙膝跪在傷員大腿兩側,兩臂伸直,兩手放在傷員背下部最低的肋骨兩側,拇指枝指向脊柱骨,其他四指向外伸開,救護者身體前傾,使救護者的體重通過兩上肢從傷員的背下方向上方擠壓,持續3s,使傷員將肺部空氣呼出,救護者將上身抬起兩手松開回原來姿勢,使傷員廓自然擴張而吸入空氣,2s后重復施行,每分鐘以20次左右為宜,直到傷員恢復自己呼吸為止。

      注意事項:用力不可過猛,以防肋骨骨折,本法適于溺水者。

      5.3止血方法

      創傷一般會出血,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管損傷,會引起大出血。因為 成人的血量約為4500ml~5000ml,以重量計算,約相當于體重的1/13,若出血量達1000mml以上,如果搶救不及時或不恰當,則生命就有危險。所以在現場救護出血傷員,需迅速采用暫時止血方法,以免失血過多導致傷員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止血方法如下:

      5.3.1敷料壓迫傷口止血法

      受傷情況緊急,為了爭取時間挽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較干凈的毛巾、手帕、撕下的衣服布塊等能順手取得的東西進行加壓包扎止血,亦可用手壓近傷口止血,此法適用于毛細管及小血管出血。

      5.3.2指壓止血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或沒有止血帶及其它代用物的緊急情況下,可暫用指壓法,即用手指把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壓在下面的骨頭上,以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屬于一種臨時的應急止血方法。指壓止血可用于以下部位:

      ⑴、頭、頸部出血頭部血管豐富,破裂后不易自動閉塞,常血流如注,用敷料加壓包扎,出血常能停止。頭頂和顳骨動脈出血,可壓耳前的顳淺動脈;腮和顏面出血,可壓下頜外動脈;必要時亦可用手指壓住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的頸總動脈上,用力向后、內將其壓在頸椎橫突上,但不可壓迫氣管,更不能同時壓迫兩側的頸總動脈;枕部出血,可壓迫乳突后下方的枕動脈。

      ⑵、腋窩和上臂出血 在鎖骨上將鎖骨下動脈向下后方壓于第一肋骨上,即可止血。

      ⑶、上肢指壓止血 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動脈出血,可壓迫上臂中上三分之一內側搏動處,手掌、手背部出血在腕關節稍上方掌側面橈側、尺側,壓迫尺、橈動脈搏動處。

      ⑷、下肢指壓止血 腳、小腿或大腿動脈出血,用兩手拇指壓迫大腿根部內側搏動處,即可止血。

      5.3.3屈指法

      利用關節的極度屈曲,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

      5.3.4止血帶止血

      四肢較大動脈血管破裂出血 ,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進行止血。通常用橡皮止血帶、也可用大三角巾、繃帶、手帕、布要帶等物代替,但禁止用炮線、電線、細繩。止血帶可以把血管壓住,達到止血的目的。

      采用止血帶止血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左手拿止血帶,上留13cm~17cm長,手背緊貼加墊處,右手拿止血帶的長端。

      第二步,右手將止血帶在拉長拉緊的狀態下,纏繞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襯墊的肢體上,緊緊纏繞2~3匝,止血帶之間應并緊,然后再將止血帶放到左手中、食指間夾緊。

      第三步,左手中、食指夾住止血帶,順肢體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帶下面成環狀。

      第四步,將上端一頭插入環中,拉緊固定。用布帶結扎止血法。

      5.4創傷包扎

      5.4.1創傷包扎的材料

      ⑴、急救包、內裝有潔凈的后棉墊,背部固定有兩條布帶,使用時取出,打開棉墊蓋在傷口上環繞體打結即可:

      ⑵膠布、也叫橡皮膏,用來固定紗布和繃帶;

      ⑶繃帶、用于四肢和頸部的包扎;

      ⑷三角巾、用于全身各部委的包扎;

      ⑸四頭帶、多用于頭部、鼻、下顎、前額的包扎。

      現場上沒有上述材料時,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5.4.2創傷包扎方法

      ⑴棚帶包扎法:

      ①環行法、將繃帶作環形重疊纏繞肢體數圈后即成。適用于頭部、頸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處。

      ②螺旋法、先做環形法纏繞開頭的一端,在斜向上繞,每圈蓋住前圈的一半或三分致意之一即成,該法適用四肢、胸臂、腰部等處的包扎。

      ③螺旋反折包扎法、先用環形法包扎開頭的一端,在斜旋上升纏繞,每周反折一次,此法適用于小腿、前臂等處。

      ④“∞”字環形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字形來回包扎,每圈在中間和前圈相交,并根據需要與前圈重疊或蓋壓一半。此法適用于關節部位。

      ⑵三角巾包扎法:

      將一米見方的本色白布對角剪開,在頂角各裝上一條長50cm的帶子,即成為兩塊三角巾,三角巾用途多樣,適用于身體各個部位。

      ⑶毛巾包扎法:

      當現場有大批傷員,來不及準備三角巾時,可用毛巾斜折成三角巾代替使用,它與三角巾一樣用途很廣,適用于人身各個部位。

      5.5骨折臨時固定: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骨頭的連接性或完整性遭到部分或完全破壞,稱為骨折。

      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傷鄰近組織、血管、神經,也是防止創傷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固定方法如下:

      ⑴上臂骨折、于患側腋窩內墊以綿墊或毛巾,在上臂外側安放墊好的夾板或其他代用物,綁扎后,使肘關節屈曲90。。將患肢捆于胸前,在用三角巾或繃帶將其懸吊于胸前。

      ⑵前臂及手部骨折、用襯好的兩塊夾板或代用物,分別置放在患側前臂及手的掌側及背部,以布帶或繃帶綁好,在以三角巾或繃帶將吊于胸前。

      ⑶大腿骨折、用長木版在患肢及軀干外側,將髖關節、大腿中段、膝關節、小腿中段螺關節同時固定。

      ⑷小腿骨折、以長83cm,寬10cm的木夾板兩塊,自大腿上段至踝關節分別在內外兩側捆綁固定。

      ⑸骨盆骨折、用床單或衣物將骨盆部包扎住,并將傷員兩下肢互相捆綁在一起,膝、踝間加以軟墊,曲髖、曲膝、用多人將傷員仰臥平拖在木版擔架上。有骨盆折者,應檢查有無內臟損傷及出血。

      ⑹肋骨骨折、用6cm寬的長膠布條,于傷員深呼氣末了貼在斷折肋骨平面的胸腔上,其前后兩端應超過中線,若為多根肋骨骨折,應由上向下用幾條膠布疊瓦式粘貼。

      ⑺鎖骨骨折、以繃帶作“∞”固定,固定時雙臂向后過伸。

      5.6傷員搬運

      傷員在經過急救、止血、包扎和骨折時固定后,需要迅速護送到醫院進一步救治.在整個救治過程中,搬運傷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搬運不得當,可使傷情加重,嚴重時還能造成神經、血管損傷,甚至癱瘓,難以治療,給傷者造成終身痛苦.所以,對傷員的搬運要十分注意。搬運方法如下:

      ⑴擔架搬運法、這是一種常用方法,對重傷員一定要用擔架搬運抬送.搬運傷員的擔架可用專用擔架,也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繩子、毛毯、木棍和帆布或衣物等做成簡易擔架。

      ⑵單人徒手搬運法

      ①扶持法、對輕傷員救護者可扶持著他走。

      ②背負法、讓傷員伏在救護者背上,雙手繞頸交叉下垂,救護者用雙手將傷員的大腿抱住背者行走。

      ③肩負法、將傷員的腹部放在右肩上,右手抱住雙腿,左手握住傷員的右手行走。

      ④抱持法、救護者一手扶傷員的脊背,一手放在傷員的大腿后面,將傷員抱起來行走。

      ⑶雙人徒手搬運法

      ①坐法、兩個救護者將雙手互相交叉成井字形握緊,使傷員坐在上面,傷員雙手扶住救護者的肩部。

      ②抱法、救護者一人抱住傷員的臀部、腿部;另一個人抱住肩部、腰部。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