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的誤差--記瓦檢隊的石路威
0.2%的誤差
瓦檢隊的石路威在某一掘進工作面巡查時,發現兩次檢查數據不一樣,他將兩次檢查的數據進行了對比后,發現第一次測量的瓦斯數據是0.3%左右,而第二次測量的結果卻是0.5%左右,恰巧這兩天他都在這個工作面巡檢,于是他又把前兩天的數據回想了一下,在同樣不割煤的情況下,工作面風流中的瓦斯數據竟然增大了,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是煤層中的瓦斯含量增大了?是不是前面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地質構造呢?恰巧,這時該隊的技術員來了,他忙上前詢問,得到的回答是沒有。
這時他確定可能是通風設施出了問題,于是他沿著風筒逐節向外巡查。果然不出他所料,原來是風筒切換裝置的褲襠叉的粘膠被吹開了,裂開了足足有200mm的一個口子,風呼呼的從口子直接吹了出去,送不到工作面就跑掉了,多虧發現得早,由于裂口的地方離風機近,產生的風壓大,呼嘯的風大有把整個風筒都扯裂的趨勢,石路威趕緊叫來兩名風筒維護工,三個人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才算堵上了窟窿,做了應急的處理,隨后他們把情況向隊里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并提出了處理措施。問題解決了,但是每次當他巡查到那個工作面時,總會下意識地測下瓦斯濃度,得到正常的數據后,他才會放心地離開。0.2%的誤差,有的人可能就忽略了,但是石路威多想了幾個“為什么”就及時地杜絕了一起瓦斯超限事故,杜絕了一起可能導致的無計劃停風停電。
凡事問個為什么,是石路威工作中的一種態度。他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技校畢業后就來到了潞安集團五陽礦的瓦檢隊。 工作兩年來,他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自己多盡一點心,工作面的工友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所以他工作之余不忘為自己“充電”,時間久了,對通風系統了然于胸,所以他發現問題從來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是簡單的檢查檢查瓦斯,匯報匯報數據就了事,而是在班中、在現場主動分析其中變化的原因,推測出可能存在的隱患,發現更深層次的隱患,把“潛伏”得很深的隱患挖出來,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所以,他所管轄的區域和工作面等有人工作的地點,總能保證通風設施的完好和通風系統的穩定。而在我們的工作中,不正需要多一些像石路威這樣善于思考的好員工么?
史文晉 單現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