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礦集團孫村煤礦制定機電設備包機制
作者:吳秀民
2014-06-11 08:42
來源:煤礦安全網
“出炭不出炭,關鍵看機電”。機電設備在煤礦安全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是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保障。為確保安全生產和設備正常運轉、明確責任并到人,強化設備操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新礦集團孫村煤礦對全礦所有機電設備實行了包機制。
機電設備包機制,就是把每臺設備的管理職責落實到各個專業區隊、班組、維修人員以及設備操作人員頭上,堅持“三定”、“五包”工作機制,即:定設備、定人員、定內容;包使用、包管理、包維修,包故障排除,包使用更換,加強設備的保養,做到“三勤”,即:勤檢查、勤加油、勤清潔。
區隊制定包機制具體內容包括:包機組由各班司機(運轉人員)和維護人員組成,明確區隊管理人員。包機組實行包生產出勤、安全經濟運轉,設備完好及環境清潔。包機組內部有明確分工,每臺設備、電纜、管線,安全保護裝置及環境衛生都落實到每個成員,做到“崗位固定,分工包干,掛牌留名,責任到人”。每個崗位都制訂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每種設備都有操作規程、完好標準、維護質量標準,做到任務明、責任清。為了使包機制能夠全面有效地執行,制定安全與經濟運轉兩方面的獎勵制度。形成每周召開一次設備運轉包機例會,會議內容主要是制定目標,提出減少故障停機的改善方案,分析故障原因,調查設備性能,分析目標達到情況,例會有記錄。深入現場,詳細研究設備的結構性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應及時填寫記錄,包機組必須嚴格執行日檢、周檢、月檢、季檢、半年檢、年檢制度,由于包機人責任心不強,造成漏檢,要制定追究其責任,制定日常檢修、定期檢修、注油調整、清潔等檢查、檢修方案。制定學習設備的結構、性能、使用、維護和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業務知識方案,達到人人都是機電工的理念。認真分析各種原始記錄及技術性能參數,制定設備生命周期,檢修周期及間隔,合理選擇零配件,降低材料、配件消耗。各工區必須制定詳細考核細則,獎罰分明。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吳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