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井春:年底了,不少單位又忙著補臺帳
進入12月份,煤礦各單位一年一度的迎接上級考核工作陸續展開,不少單位都在沒日沒夜的忙著補各種臺帳。
某單位小林告訴筆者,她已經連續加班兩周了,每天補臺帳都要補到夜里11點多,周末還抱著臺帳回家繼續做。臺帳為何要等到年底補?小林說,其實平時臺帳也帶著做。但平時工作很忙,常常沒時間做。日積月累,年底就不得不“惡補”。筆者發現,有的單位平時并未開展這樣那樣的活動,一段時間過后,制造出一份“母本”,全體職工照抄一遍,就算是開展過這項活動了,問其原因,答曰: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考核。
“辛苦了一年,都想拿先進。而拿先進最主要一項還得靠臺帳。有檢查就查臺帳、有臺帳才有成績。”某單位一名車間主任說,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大家基本都一門心思撲在臺帳上。上級要求檢查、驗收,基本都是來查臺帳。只要是驗收項目,沒做過的事,臺帳上一寫,就變成做過的了。“補臺帳”一詞在現場已經成為慣用語,臨時“惡補”的“速成臺帳”在車間班組普遍存在。
原先的記臺帳,變成了補臺帳,最后又演變成了造臺帳。誰之過?我們固然要批評那些基層領導,為何不及時作好記錄?為何不開展活動?我們是否追究到這里就行了?別忙,請看以下一例:某車間其生產崗位有4本臺帳,班組有22種臺帳,車間臺帳裝訂起來則超過200盒,整整塞滿5個鐵皮柜。有職工算了筆帳:如果嚴格按照臺帳上寫的去做,那就很少有時間去工作、學習了。
筆者認為,臺帳大多是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和普遍職工關系不大。如果簡化臺帳,騰出時間幫職工解決更多的困難和問題,能否少翻一些本子、多問一些成效,能否少查一些記錄、多看一些能力?只有這樣,職工的滿意率才會更高,煤礦的安全生產才會更有保障。
徐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