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焦麗萍:人間有味是清歡

      作者:焦麗萍 2013-10-04 01:26 來源:煤礦文化網

          
        從李慧英先生家里出來,我等不到車,在站臺等了半天,來來往往的出租車不是有人,就是找著各種借口不想往北走。好在太陽下山,還有點微風,就步行回家吧。回自己的家,走熟悉的路,想愿意想的事,是一份快樂,也是一種輕松。
        不知為什么,蘇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從離開老太太家開始,就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出現。雖然沒有“細雨斜風作曉寒”,也沒有“淡煙疏柳媚晴灘”,但,那“味”,那“清歡”,如夏日黃昏的風,徐徐微微,有花草的香味,也有半坡齋的墨香。
        半坡齋,是老太太家的書房。寓意“學如半坡負重,進一步不易,稍松氣就一退到底了。”警醒自己,咬定青山,學無止境。
        我喜歡她,更尊敬她。喜歡她的“一以貫之,從我所好”,尊敬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對詩詞、書法創作的執著和認真態度。
        她的每一首詩詞都是用心血撰就,一字一句是抽出的心絲,一聯一闋有歲月的烙印。
        記得,我幫她校對詩集《半坡吟閑》的時候,有一首詩是寫蠟像的,很潦草地寫在一張四折紙的背面,我問:“老太太,為什么猶豫?”她說:“沒寫日期,沒寫名字,我不敢確定是不是我的。”我說:“沒問題,一定是您在某次旅途中匆匆擬就,來不及抄騰本子上吧?風格是您的啊。您看:‘栩栩如生群塑像,逢人自動說滄桑。興邦建國談何易,華裔豐功四海揚。’何況還有修改的痕跡呢。”她說不確定的詩稿,先不收。
        這件事給我印象很深。但是,我相信自己的感覺。一定是她寫的。后來她果然找到去新加坡旅行的小本子,里面有寫于1995年5月的《花芭山》和《蠟像館》兩首。我笑她是不是有點兒過于謹慎,她說:“詩寫得好不好是水平,但絕不能把不是自己的收進去。就好像不能把別人的娃娃領回自己家一樣。”
        我喜歡她對作品負責的態度,也喜歡她對詩詞創作的癡迷。
        記得老太太有一首《吟詩有感》是這樣寫的:“炒菜烘鍋已倒油,叨叨念念不停休。忽然蹦出奇詞語,放下瓢盆又上樓。”看看癡迷到什么地步?真讓人擔心她會“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想想也可怕,準備炒菜,也不關火又上樓,令人一身冷汗。我曾多次提醒她,寫詩的時候別去廚房,做飯的時候別想詩。可是老太太好像做不到,但她也琢磨出一些生活小竅門。比如,熬米粥不必看鍋的小竅門,就是把火開到最小,蓋著鍋蓋兒,個把小時之后粥就好了。現在好幾個人都這么熬粥,還不錯。
        今天在老太太家里,感覺到她的不開心,也知道這兩天她為著什么事鬧心。新編的《晉城市志》,把“劉伯倫”的詩稿誤署“李慧英”了。她很無辜,也很煩惱。她說:“伯倫是丟了東西了,受害者;我是受傷者。等于別人把他的東西悄悄放我這里了。這下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說得很無奈。是啊,“市志”畢竟不是普通的雜志,需要細心又細心,仔細再仔細的。收錄作者詩稿,至少讓本人簡單校對一下要好一些。
        我勸慰道:“不必心事太重吧,黃河那么遠,就不必去了。‘天下誰人不識君’?何況‘一片冰心在玉壺’呢!您的為人為文,大家都知道。”在詩詞界,在書法界,提到“李慧英”三個字,大家都是持肯定和尊重態度的。我估計志書主編、副主編會給劉、李二位老人很誠摯的電話道歉,或者書面致歉聲明,然后附一張“致歉文字”于志書之內,隨書發送。重印似乎不可能,畢竟耗資不小;對簿公堂也沒必要,無論成為原告還是被告,都不好。可以彌補悔錯的明智做法,“誠心致歉”算是最易行的一種吧?
        老太太提筆寫著字,宣紙上出現了“抱樸含真”四個字,筆法蒼勁,筆鋒有力而不俗。我知道,她是在準備一個書法展。也無閑心再去想與創作無關的事情。煩惱纏身,不一定要坐著發呆,而是把時間充實得滿滿的。“抱樸含真”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胸懷。
        她的丈夫吳廣隆先生說:“慧英寫詩很嚴謹,很謙虛,也很刻苦。”這些,我也是深有感觸的。她絕對不會拿別人的詩寫上自己的名字發出去。這點,德高望重的劉伯倫老師比我還要了解老太太。我也希望,這件事快點過去,讓老人心中沒有云翳,開開朗朗創作,平平靜靜生活,不再有“怎么會有這樣的事”纏繞。
        家的拐彎處就在前面,慢慢過馬路,穩穩進小區大門。誦著老太太的《詠竹》,推開單元門:
        閑來興起獨輕吟,信手涂鴉猶自矜。
        風竹窗前時弄影,殷勤囑我要虛心。
        
        
        (作者單位:山西晉城煤業集團新聞中心電視臺文藝部)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