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強:教師節感懷
紅燭照亮知識殿堂,春蠶巧織學生理想。教師偉大,教師節神圣!
小學作文時,常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贊美教師的奉獻精神,用園丁育苗比喻教師辛勤耕耘,于是,嚴厲、慈祥、負責便成為對教師的溢美之詞。每到教師節,也常會將祝福的言辭寫入卡片贈上,讓師生情誼從此更加深篤。
記憶中,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喬姓數學老師,是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他談吐幽默、知識淵博,寓教于樂、涓涓細流,常會讓人在課堂有如聽故事一樣愉快的度過。從那里,我知道抗日戰爭、知道解放戰爭、知道抗美援朝……
大學就讀師范,常以“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標準,立志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致以后在無緣當教師時空對深壓箱底的教師資格證抱憾。
如今,參加工作了,似乎是與教師更無緣無關了,但每每在“書到用時方恨少”時,才深刻體悟“終身學習”的道理和成為一名知識型、復合型人才的可貴。韓愈《師說》講“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孔子《論語》亦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身處知識經濟涌動的時代,面對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面對日趨激烈的職場競爭,學習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人生課題,如何學習也便成為一種思考!
于是,我想在教師節說“教師,你們辛苦了”的同時,再說一聲,我們也要以做學生的態度去努力加強自身學習,勇于做一個謙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