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瓦斯人身傷害事故案例匯編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2-06-29 11:29 來源:煤礦安全網

        煤礦瓦斯人身傷害事故案例匯編

        1、大隆礦“1987.12.5”瓦斯燃燒事故

        1987年12月5日零點班,掘四隊呂××小班一行15人的工作任務是在E14 N4溜煤眼掘進。早4時,工作面開始放第一遍炮,放炮前,瓦檢員檢查工作面瓦斯濃度是0.2%。放炮后,班長呂××發現工作面工程質量不好,于是安排修整工作面同時工作面又打了7個炮眼。7時左右炮眼打完,裝藥后4名作業人員從溜煤眼下來,準備放炮。為防止放炮將風筒崩壞,于是把工作面風機停了,班長去找瓦檢員檢查瓦斯。未等瓦檢員來,放炮員就開始放炮。第一次未放響,第二次充電后再放,炮又未響。由于距工作面4.5米處放炮母線有明接頭,短路產生火花,將工作面瓦斯引燃,時間是7時40分。引燃的瓦斯沖擊波將距工作面較近的郭××等4人輕度燒傷。

        事故原因:

        1、擅自停工作面風機,造成溜煤眼內瓦斯積聚。

        2、放炮母線不合格,有明接頭,放炮時產生火花引燃瓦斯。

        3、當班班長、放炮員、瓦檢員沒有執行“一炮四檢”和“四人聯鎖”放炮制,放炮員沒有隨身攜帶瓦斯檢定器。

        4、瓦檢員工作不負責任,擅離職守,在第二次放炮裝藥前和放炮前沒有檢查瓦斯。

        防范措施

        1、井下各作業地點的局部通風機必須設專人看管,嚴禁任何人隨意停開風機。

        2、放炮前必須嚴格檢查放炮母線是否合格,放炮母線不合格時嚴禁放炮。

        3、瓦檢員、放炮員必須隨身攜帶瓦斯檢定器,并嚴格執行“一炮四檢”和“四人聯鎖”放炮制。

        4、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放炮前所有人員必須撤到警戒距離以外的安全地點。

        5、加強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

        2、大隆礦“2001.2.24”瓦斯燃燒事故

        2001年7月24日白班約7時50分,選煤廠大傾角膠帶輸送機運轉工賈××發現2313#洗塊刮板輸送機斜鏈,便和鉗工崔××一起查找原因,發現洗塊入料溜槽上觀察口的蓋板脫落,掉在刮板輸送機內,將輸送機鏈卡斜,將蓋板卡變形。賈××和崔××一起處理完斜鏈,把蓋板取出,又同時找來一塊鐵板蓋上觀察孔。蓋上鐵板后,賈××對焊工施××說應焊上鐵板,施××說現在焊不了,需停氣處理,以防傷人。說完施××、張××、崔××三人便上樓去了。崔××向機電班長崔×匯報說現在干不了,崔×說干不了就先別干,停氣后再說。賈××怕落煤將鐵板打掉傷人,隨后將鐵板取下,放在3#倉口附近,賈××然后上樓。鉗工崔××、焊工施××下樓備料,運轉工張××下樓清貨。備料后約8時40分,焊工施××試焊點了一下,產生火花,引燃了產品倉處的瓦斯,造成現場的施××、張××、崔××、陳××四人不同程度燒傷。

        事故原因:

        1、焊工施××不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嚴重違反了選煤廠施焊安全措施的第十一條規定,“如果在產品倉上動用火電焊時,必須請瓦檢部門排除瓦斯,方可施焊”。試焊直接引燃瓦斯。

        2、機電班長崔×安排工作不細,沒落實安全措施,沒有把檢查的問題向有關領導匯報,私自安排施焊。

        3、選煤廠對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嚴格的安全管理程序,措施執行不堅決,致使工人安全意識不強,在施焊作業中不請示,不匯報,不執行施焊措施,不檢查瓦斯。

        4、有關領導、科、處隊安全管理不到位,監督檢查不利。

        防范措施:

        1、在洗產品倉上設兩臺固定式長開風機,以使倉內瓦斯不能形成積聚條件。

        2、在新產品倉上設瓦斯監測站,隨時監測瓦斯變化情況。

        3、每班培訓兩名瓦檢員,檢查瓦斯。

        4、選煤廠各車間禁止任何明火,設置消防管路。

        5、加強職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

        3、大興礦“2003.11.4”瓦斯燃燒事故

        N2-702綜放工作面于2002年7月25日開采。該面走向長1792m,工作面長180m,煤層平均厚度7.35m,可采儲量394萬t,煤種牌號為氣煤和長焰煤,以氣煤為主,自然發火期為3個月,煤塵爆炸指數為40%。該面采用ZFS7200型支架計124組,采煤機采用MG2×300W型一臺,輸送機為SGZ880/800型兩部。

        截止2003年11月3日運順已推進1703.3m,回順已推進1740.6 m,剩余走向長20m,工作面距N2-401采止線30 m,平均煤厚約5.76m。事故發生前,工作面風量為1500m3/min,瓦斯絕對涌出量為30 m3/min,瓦斯抽放純量為21m3/min。

        N2-702工作面上鄰近層的N2-401、N2-402工作面已解放回采完,分別于1998年、2002年封閉。4-2煤層與7-2煤層間距46~56m,在2002年12月1日,N2- 702工作面回采推進440m時,為了解決N2-702瓦斯抽放問題,開始對N2-401 回順密閉內進行抽放,于2003年6月16日因取樣發現乙烯而停抽,直至2003年10月18日為處理N2-702三角點瓦斯才對其恢復抽放,期間N2-402運回順密閉也在保證閉內外壓差平衡的原則下相繼進行抽放。在工作面回采期間,采用了后三角點埋管注漿、管子道鉆孔注漿、架后噴灑阻化劑(每割一刀噴灑150Kg)等綜合性防滅火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

        2003年11月4日零點班,綜采二隊劉××小班接班后向機尾割煤,副班長王××帶領兩名工人在機尾做準備工作,瓦檢員王×在機尾檢測通風瓦斯情況。1時30分,采煤機割到97#支架,此時聽到采空區內一聲悶響,然后從機尾122#、123#架間由采空區向回順方向竄出一股火焰,將位于120#架內的副班長王××、工人馬××,位于機尾124#手扶單體站立的瓦檢員王×及位于機尾前方正在清貨的工人畢××燒傷。火焰瞬時熄滅后,瓦檢員王×立即向礦調度匯報(1時34分)災情,礦調度指示跟班干部關××、班長劉××切斷采場所有動力電源,其余人員撤出工作面待命,隨后關××、劉××與安檢員李××、瓦檢員崔××、抽放隊副隊長劉×趕到出火地點,一邊組織人員護送傷員升井,一邊向出火地點澆水降溫。

        經總醫院診斷:馬××面頸部、雙上肢(9%)2-3度燒傷;王××為面部、雙上肢(9%)2-3度燒傷;畢××為頭、面、頸、背、雙上肢(37%)2-3度燒傷,吸入性損傷;王×為頭、面、頸、雙手、雙前臂(15%)2-3度燒傷。傷員經處置后住院治療。

        事故原因:

        1、四層采空區抽放瓦斯力度大(見表1),管理不嚴,導致由七層采空區向四層采空區漏風,引起四層采空區殘留煤柱及浮煤自燃。七層采空區氣流沿裂隙向上泄漏,當該氣流與高溫煤、巖塊相接觸時,具備了瓦斯燃燒的條件而發生燃燒,燃燒沖擊波又沿裂隙返沖入七層采空區,最后沖入N2-702工作面。這是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N2-702工作面為首個綜采放頂煤工作面,對放煤高度與冒落高度,以至七層采空區能否與四層采空區冒通認識不足,采場采止線確定欠妥,破壞了與高溫火點的隔離煤柱,違背了規程有關規定,這也是這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3、該面后三角點自11月1日至11月3日出現CO(見表2),并呈上升趨勢,雖然也引起了有關單位和領導的重視,但并未分析清楚其原因所在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這也是這起事故的另一個原因。

        防范措施:

        為認真吸取事故教訓,指導今后工作,防止同類事故再度發生,將積極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并不斷補充、完善。

        1、準確掌握放頂煤層間距及放頂煤冒落高度,盡量防止上下覆煤層采空區導通現象發生。

        2、科學控制上覆采空區抽放量。

        3、采空區封閉做到嚴實可靠,如先充砂子,再注白泥、粉煤灰等充實間隙。

        4、在重視上層采空區防火措施的同時,充分重視本層防火措施,本層工作面定期封閉后隅角空間。

        5、在采止線的確定上要有足夠的認識,下層采止線距上層采止線要留足安全距離。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風量、抽放量要保持相對穩定。

        6、在綜放工作面開始生產時,上層有采空區的要從密閉到采止線全部做好填注工作,堵嚴、堵實裂隙及冒落地帶,這對上層的高溫火點也是一種控制。

        7、在放頂煤本層噴灑阻化劑有一定效果,但應同時在上層閉前向采空區注阻化劑,效果會更好。

        8、長期使用注氮機,向采空區注氮。

        9、采煤工作面在接近收尾階段,地測科、保安區要提前給相關單位下達“尾采安全”通知單,明確應做的各項安全保障工作。

        10、礦制定采空區防滅火管理辦法,作為硬性規定,明確施工作業步驟,像對待安全規程一樣,要求有關施工單位嚴格執行。

        11、及時做好采空區處理、工作面封堵和工作面開采過程中的預測預報、檢測化驗、匯報等各項工作。

        4、大興礦“2006.6.9”瓦斯燃燒事故

        2006年6月9日零點班,綜采二隊宗××小班在SV421綜采工作面采煤作業,工作面割至第三刀,采煤機由機尾向機頭割至72#分,發現80#位置工作面有些鼓肚,班長宗××便命令采煤機回退,4時38分采煤機前滾筒剛退到81#時,采空區發出三聲連續燜響,隨即從79#架頂竄出一股明火,持續燃燒。

        工作面79#支架頂板發火的同時,在機尾后三角點從采空區也竄出了一股明火,瞬間熄滅,將正在后三角點砌筑擋風墻的維修二隊巷修工魏××、劉××燒傷。魏××雙耳二度燒傷,右臂輕微灼傷;劉××左手、左耳、左側脖子、雙眼皮二度燒傷。

        工作面79#架頂發火后,綜采二隊班長宗××立即組織在附近作業的7名工人澆水滅火,動用4根支架膠管和2根專用水管歷時15分鐘將火熄滅。

        在工作面兩個地點發火后,現場安監員、瓦檢員及跟班干部在組織滅火的同時立即組織工作面及兩順所有人員撤出避災,并向礦調度匯報及時啟動救災預案

        防范措施:

        為認真吸取事故教訓,指導今后工作,防止同類事故再度發生,將積極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并不斷補充、完善。

        1、針對火成巖侵入、煤層變質的工作面,要從工作面設計上為防治自然發火創造條件。

        (1)縮短工作面寬度,可減小漏風深度和提高推進度。

        (2)盡量設置仰采工作面,為采取防滅火措施創造更加廣泛、有效的條件。

        2、加強抽放立孔的管理,尤其對終孔位置的地質構造進行認真分析,在設計上盡量躲開斷層、裂隙及其它構造帶。

        3、繼續探索抽放瓦斯和防治自然發火的關系,找出最佳平衡點,消除抽放給自然發火帶來的負面影響。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