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昌煤礦水害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賀昌煤礦水害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地 測 科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為了進一步加強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高職工對重大事故、災害的應急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水害事故救援演練方案。
一、成立災害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1、負責制定災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對干部職工進行重大災害事故應急預案、應急救援知識的貫徹學習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三、應急救援遵行的原則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快速有效,救人優先”的方針,對發生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實行統一指揮,積極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及國家財產的損失。
1、救人優先的原則;
2、防止事故擴大,縮小影響范圍的原則;
3、保護救災人員生命安全的原則;
4、利于恢復生產的原則。
四、演練方案的啟動程序
應急救援演練方案按照逐級啟動的程序實施運行。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應首先啟動本戰線相應性質的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實施搶險救災,防止事故擴大,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五、匯報通知制度
礦井發生事故后,知情人員應以最快的方式到達就近的通訊聯絡地點,將事故地點、性質、發展程度和影響范圍等迅速報告調度室。
六、獎懲
1、對及時報告事故,為搶險救災贏得時間避免了事故擴大和在搶險救災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減少了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單位及個人,礦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表彰。
2、對因遲報、瞞報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而延誤搶險救災時機的,或由于失職、瀆職等人為因素導致事故擴大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水災應急避險救援演練方案
一、演練項目:
井下透水事故
二、演練內容:
災害通知 災害緊急避險指揮 災害應急應急處置
三、演練目的:
在采掘工作面發生水災的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離受水害影響區域的人員,做好水害的防災避災和搶險救災應急工作。
四、參加演練的單位、人員
采區、地測大隊、通風區、調度室、安監科及各輔助單位。
五、演練地點:
賀昌煤礦
六、演練時間:
2012年 月 日
七、險情擬定:
模擬井下采掘進工作面突水。
八、演練程序:
(一)礦井水災預防、預兆
井下透水前一般都有預兆,要求全部職工必須熟悉這些預兆,對于及時采取對策,防止水災事故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透水前的預兆有:
1、煤層發潮、發暗。
2、煤壁“掛汗”、頂板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壓欲滴之勢”,這可以區別自燃征兆中的“掛汗”。
3、頂板淋水加大,猶如雨狀。
4、有時透水前底板突然涌水。
5、工作面溫度下降,空氣變冷,產生霧氣。
6、煤層里有“吱吱”的水叫聲。
7、出現壓力水流,表明作業地點距水源很近。
8、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
9、煤壁或巷道掛紅,水的酸度增大,味發澀,有臭雞蛋味。
礦井水的來源不同,預兆也不同。
1、老空水:一般年代久遠,水量補給性較差,通常屬于死水,涌出水酸度較大,味發澀,有臭雞蛋味。
2、斷層水:由于斷層附近煤層破碎,故一般工作面來壓,淋水加大,由于斷層容易通過弱面溝通地表水和其他含水層,通常水源補給充分。回采及開掘作業有突水征兆時必須采取探放水措施。
3、頂板裂縫水:通常在采掘工作面作業之后 ,頂板裸露,應力重新分布頂板下沉,巷幫產生位移,裂隙增大,裂隙涌出,通常水量補給性較差,涌水時間短。
(二)避險自救方案
遇到突水事故后,應立即通知調度室,現場人員在跟班干部的帶領下,應首先避開水頭沖擊,防止水頭沖倒。
當水勢較小,工作人員能越過突水點時,可按避災路線撤退。假設出路已被水隔斷,就要尋找被圍地點位置最高處暫時躲避,并定時敲打鐵道,鐵管發出呼救信號。
若突水時伴有大量有害氣體涌出,在避災時要迅速佩戴自救器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撤離時應將工作面電源全部停掉,防止瓦斯爆炸。
避水災路線:工作面突水點下部人員→溜子道→繞道→三水平中部機道下山→三水平中部環形車場→三水平北大巷→二段猴車→二水平配風巷→新風井入風繞道→新風井→地面
工作面突水點上部人員→回風道→三水平中部機道下山→三水平中部環形車場→三水平北大巷→二段猴車→二水平配風巷→新風井入風繞道→新風井→地面
九、檢驗演練關鍵點
1、職工是否知道避災路線
2、職工是否會用自救器
3、職工是否向調度室匯報
4、發生水災時避險原則
十、演練點評及整改建議
201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