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機司機崗位“雙述”工匯報內容
皮帶機司機崗位“雙述”工匯報內容
報告領導:
我是綜掘二區*隊皮帶機司機***,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現將崗位“雙述”內容匯報如下,請批評指正!
工序標準化描述:
作為一名皮帶機司機,我在工作中,主要按以下作業工序開展工作,并在作業過程中,認真把握好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文明作業,做到動態達標。
1、上班前,保證休息好,做到精神飽滿,不帶情緒不飲酒。上下班乘坐礦提供交通工具,排隊上下大客車,不擁擠、不打鬧、不抽煙、不隨地吐痰亂扔雜物。進入礦內正確佩戴局徽、上崗證,按照規定路線排隊行走。
2、班前會,坐姿端正、精神集中,認真學習每日一題,聽取領導安排,詳細掌握本班崗位任務、標準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確認簽字后排隊入井。入井前及時確認礦燈、自救器完好,安全帽佩戴、工作服、毛巾符合要求。
3、入井時,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有序入罐,嚴禁擁擠打鬧。進入井下排隊乘坐乘人車,保證坐姿正確,嚴禁身體露出車外。行走時,隨時觀察巷道安全環境,做好個人自保。
4、工作前,首先認真檢查作業區域頂板完好、衛生清理情況,檢查機頭機尾生根是否牢固,皮帶機保護、聲光信號是否靈敏可靠,確認完好后與上班人員做好交接驗收手續。
5、工作時,嚴格按照崗位操作標準,做到先發信號聯系,接到反饋,確認安全后方可啟動,運行中做到集中精力,聽清信號,隨時關注設備運行狀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處理。
6、本班任務結束后,及時清理崗位工作環境,主動匯報本班設備運行情況、履行交接驗收手續后,在班長帶領下,集體排隊升井,安全回家。
崗位作業描述:
作為一名皮帶機司機,我的工作目標是:按章作業,保證完成輸煤任務
工作理念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安全理念是:珍愛生命讓安全成為我們習慣,事故可防可控。
目前我隊施工7340*巷,目前采用工字鋼對棚支護,斷面為3.2m*2.8m,棚距0.7m,巷道凈高2.5m,塘柴、笆片配合塑料網腰幫、過頂。迎頭使用EBZ-132掘進機截割,皮帶機配合鏈板機運輸出貨。現在我所操作皮帶機型號是SP-80,皮帶寬800mm,目前全長650米,單機運行,功率40KW。
我的崗位主要職責是:安全操作皮帶機,安全高效的完成輸送煤矸任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清理回頭煤,保證設備穩定運行。隨時關注設備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處理,杜絕硬拉蠻干。及時搞好崗位環境衛生,認真落實交接班驗收制度。
井下作業條件復雜,如遇到緊急情況,我應分別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 一旦井下發生局部火災、瓦斯或煤塵爆炸,要及時識別災情,火災較小時立即組織救火。當不能撲滅時,迅速向調度匯報,要立即戴好隔離式自救器,組織人員撤離災區。避災路線為:從7340S風巷→7340S風聯巷→上部車場→北翼上提運輸斜巷→中二下部車場→-520北大巷→主軌石門→副井→地面。2. 如發生水災,應迅速向調度匯報出水地點、水量等情況,災情較大時,快速組織人員撤離災區,撤離路線為:從7340S風巷→7340S風聯巷→中二回風上山→-315總回→風井→地面。如突水較大無法撤出,應保持人員鎮定,在巷道較高地點等待救援,并節省體力和礦燈,隨時采取電話、敲擊管子等方式與外界取得聯系。3. 如遇到各類人身傷害事故,我應嚴格遵循三先三后急救原則:1、對窒息傷員,先復蘇后搬運;方法主要有:口對口人工呼吸復蘇法和心臟按壓復蘇法。2、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方法主要有:壓迫止血、加壓包扎、加墊曲肢、止血帶止血。3、對骨折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方法是利用毛巾或衣服作襯墊,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笆片等材料臨時體固定后護送升井。嚴禁采用肩背、手抱、人抬等方法,避免防止因骨折移位,增加傷員的病情。
結合實際,我應從“4月22日金慎奠傷腳”中認真吸取教訓:
事故經過:4月22日早班,我隊在II7322機巷施工,迎頭正常進尺,按照班前工作布置,轉料人員負責人榮長偉帶領朱家榮,從后路向迎頭打運工字鋼,12時20分左右,二人在二部皮帶頭向叉車裝運時,由于沒有放穩,工字鋼滾落,積傷皮帶機司機金慎奠左腳。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是抬運工字鋼人員沒有穩拿穩放,互保意識差,傷者金慎奠清理皮帶機對現場作業環境排查不到位,自保能力不夠。間接原因是對后路作業環節班前分工安全注意事項強調不夠,由于戰線距離較長,對分散作業人員監督管理不夠。
防范措施:1、加強后路雜活安全隱患排查,及時制定和落實安全防范措施。2、細化工作布置,安排后路工作時重點強調安全注意事項。3、強化同茬作業人員責任考核,發現不安全行為,嚴厲追究同茬作業人員連帶責任,促進每位職工做好自我約束和相互監督。4、進一步強化安全學習,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煤礦井下作業條件復雜,安全上來不得半點馬虎大意,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認真吸取事故案例教訓,嚴格按章作業,保證安全完成崗位工作任務,保證讓領導放心,讓家人安心!
報告領導,我的崗位“雙述”內容匯報完畢,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