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提升設備》習題庫
《礦井提升設備》習題庫
(一)填空題
1、對于鋼絲繩在滾筒上的纏繞層數,《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立井中升降人員或升降人
員、材料的,只準纏繞層,專門升降物料的,準許纏繞層;斜井中升降人員的準許纏繞層,升降物料的準許纏繞層。(一、兩、兩、三)
2、提升設備按用途分為主井提升設備和副井提升設備。主井提升設備主要用于提升;副井提升設備主要用于提升。(煤和矸石、人和送料)
3、鋼絲繩捻向標記代號中,第一個字母表示的捻向,第二個字母表示的捻向。(鋼絲繩、股)
4、新繩懸掛前必須對每根鋼絲繩做、、三種試驗。(拉斷、彎曲、扭轉)
5、深度指示器是礦井提升機不可缺少的一種起到和作用設施。(檢測、保護)
6、盤型制動器是靠產生制動力,靠松閘。(疊型彈簧、油壓)
7、試樣長度:單絲實驗時應不小于,整繩拉力實驗時應不小于。(1.5米、2米)
8、鋼絲繩按捻法分為捻、捻、捻、捻四種。(右交互捻、左交互捻、右同向捻、左同向捻)
9、提升機是礦井生產的最主要設備,用于和。(物料、升降人員)
10、目前國產提升機繩槽均為,因此,提升鋼絲繩應選用。(右車槽、右捻向鋼絲繩)
11、斜井串車提升時,宜采用。(交互捻鋼絲繩)
12、驗繩時應以的速度運行鋼絲繩。(0.3m/s)
13、礦井提升設備按提升容器分,可分為和。(箕斗提升設備、罐籠提升設備)
14、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提升機可分為兩大類:和。(單繩纏繞式、多繩摩擦式)
15、單繩纏繞式提升機按滾筒的數目不同,分為和提升機兩種。(單滾筒、雙滾筒)
16、目前礦井使用的深度指示器有、和三種。(機械牌坊式、圓盤式、數字式)
17、制動系統是提升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和組成。(制動器、傳動機構)
18、液壓站的作用是在工作制動時,產生不同的,以控制盤式制動器獲得不同的。(工作油壓、制動力矩)
19、專為提人的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小于,當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小于時必須更換。(9、7)
20、專為提物時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小于,當小于時必須更換等。(6.5、5)
21、緩沖機構:用于調節防墜器的,吸收下墜罐籠的,限制制動減速度。(制動力、動能)
22、標準罐籠按固定車箱式礦車載重質量確定為、和三種形式。(1t、1.5t、3t)
23、罐籠內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不小于。(0.18m2)
24、制動鋼絲繩必須定期用潤滑油潤滑,防止和。(生銹、磨損)
25、當制動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為鋼絲總面積的時,或者制動鋼絲繩的
直徑減小量達到時,必須更換。(10%、10%)
26、制動手把的作用是操縱制動系統進行抱閘和松閘,向前推為,向后拉為。(松閘、抱閘)
27、電動機操縱手把(通常稱為主令控制手把)。作用是控制主電動機的、和。(啟動、停止、正反轉)
28、盤式制動閘的閘瓦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應不大于。(2mm)
29、盤閘制動系統包括和兩部分。(盤閘制動器、液壓站)
30、盤閘制動器的制動力矩是靠沿軸向從兩側壓向產生的。(閘瓦、制動盤)
31、液壓站制動油壓最大不得超過,其工作油壓應根據實際提升載荷來確定最大
工作油壓。(6.5Mpa)
32、在松閘時,閘瓦與制動輪之間隙,在閘瓦中心處不大于,兩側閘瓦間隙不大于。(2.5mm、0.5mm)
33、在選擇或摻配潤滑油時,是最重要的質量指標之一。(粘度)
34、提升機運轉前,必須先開,否則不得開車。(潤滑油泵)
35、潤滑“五定”是指對設備潤滑要做到、、、、。(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
36、實行“三級過濾”制度,即、、。(入庫過濾、發放過濾、加油過濾)
37、滑動軸承頂間隙的測量方法,常用、方法。(厚薄規即塞盡、壓鉛絲測量)
38、JK型雙滾筒提升機主軸裝置結構是提升機工作和承載部分,包括、、
以及調繩離合器等。(滾筒、主軸、主軸承)
39、調繩離合器主要有三種類型:齒輪離合器、蝸輪蝸桿離合器、摩擦離合器,應用最多的是離合器。(齒輪)
(二)判斷正誤題
1、斜井串車提升應選用同向捻鋼絲繩。(x)
2、多繩摩擦提升用的鋼絲繩捻向都相同。(x)
3、單繩纏繞提升機使用的鋼絲繩一般為右同向捻。()
4、礦井提升機一般用6×19鋼絲繩。(x)
5、起重作業中常選用交互捻鋼絲繩。()
6、6×37鋼絲繩比6×19鋼絲繩柔軟。()
7、單繩纏繞式提升機,涉及升降人員所用的鋼絲繩安全系數至少等于8。(x)
8、井筒開鑿期間,懸掛水管、壓氣管、輸料管、安全梯和電纜的鋼絲繩,過了使用期限
即使經鑒定可用也必須更換。()
9、鋼絲的表面可以鍍鋅,稱為鍍鋅鋼絲,未鍍鋅的稱為光面鋼絲。()
10、鋼絲繩的韌性標志分為Ⅰ號和Ⅱ號Ⅲ號三種。(x)
11、提升礦物用的鋼絲繩可使用特號或Ⅰ號韌性的鋼絲。()
12、提升人員用的鋼絲繩必須使用特號韌性的鋼絲。()
13、斜井提升物料用的鋼絲繩必須使用Ⅰ號特號韌性的鋼絲。(x)
14、同一鋼絲繩的各股中,相同直徑鋼絲的公稱抗拉強度不相同。(x)
15、同一鋼絲繩的各股中,不同直徑的鋼絲允許采用相鄰的公稱抗拉強度,但韌性號都
應相同。()
16、鋼絲繩捻向標記中,無論是繩中股還是股中絲,“Z”都是表示右捻向,“S”都是表示左捻向。()
17、繩芯可支持繩股,減少股間鋼絲的接觸應力,從而減少鋼絲的擠壓和變形。()
18、鋼絲繩繩芯可緩和繩的彎曲應力,并起彈性墊層作用,使鋼絲繩富有彈性。()
19、鋼絲繩繩芯可以儲存潤滑油,防止繩內鋼絲銹蝕,并減少鋼絲間的摩擦。()
20、當α=180時,圍包角增大了,可以改變兩提升鋼絲繩中心距。(x)
21、如果出現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該鋼絲繩必須
更換。()
22、試車:先以慢速提升1次,無問題后,方可全速提升2~3次,仍無問題,則再重罐
試驗8~10次左右,以備新繩伸長后調繩。()
23、防墜器動作的空行程時間,即從提升鋼絲繩斷裂使罐籠自由墜落動作后開始產生制
動阻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O.25s。()
24、提升速度小于3m/s的罐籠,過卷高度小于4m;超過3m/s的罐籠過卷高度小于6m。(x)
25、箕斗提升過卷高度不小于4m。()
26、盤閘制動器是靠碟形彈簧產生制動力,靠油壓松閘。()
27、液壓站的作用是為盤閘制動器提供壓力油源,控制油路以實現制動器的各項制動功
能。()
28、提升機各部件常用的潤滑劑可分為潤滑油和潤滑脂。()
(三)選擇題
1、提升機各部經調整合適后,即可進行空負荷試運轉,為(C)4小時。
A、連續正轉B、斷續正反轉各C、連續全速正轉、反轉各D、斷續全速運轉正、反轉
2、礦井提升機主軸軸承通常采用(B)潤滑。
A、油繩B、強制給油C、油環D、油池潤滑
3、JK提升機空負荷運轉時,盤形閘與閘盤的接觸面積必須大于(C)。
A、10%B、30%C、60%D、90%
4、調繩離合器用1MPa、2MPa、3MPa的油壓試驗之后,再用4MPa試驗(A)次,均能順利脫開、合上。脫開和合上時間應在10S內完成,行程為60mm。
A、3B、5C、7D、9
5、下面(B)鋼絲繩可以用于礦井提升機。
A、6×19右同向捻B、6×37右同向捻C、6×37左同向捻D、6×19左同向
捻
6、提升鋼絲繩必須(B)檢查一次。
A、每班B、每天C、兩天D、三天
7、罐道鋼絲繩直徑減小(D)時必須更換。
A、5%B、8%C、10%D、15%
8、鋼絲繩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長度伸長(D)以上時,應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全繩。
A、5%B、8%C、10%D、0.5%
9、下列(B)需要尾繩。
A、單繩纏繞式提升機B、多繩摩擦式提升機C、井下軌道運輸絞車D、調度絞車
10、對摩擦式提升機使用的鋼絲繩,應定期涂(B)
A、防凍液B、戈培油和增摩脂C、潤滑脂D、潤滑油
11、無論多繩摩擦式或單繩纏繞提升機的鋼絲繩,繩芯里注油必須注(D)
A、潤滑油B、戈培油和增摩脂C、潤滑脂D、麻芯脂
12、提升機在減速階段及下放重物時,制動系統參與絞車控制的制動為(A)。
A、工作制動B、緊急停車C、安全制動D、停車
13、提升機發生緊急事故時,制動系統能迅速而合乎要求地閘住提升機的制動為(C)。
A、工作制動B、緊急停車C、安全制動D、停車
14、《煤礦安全規程》對提升機制動有規定:必須設置司機不離開座位即能操縱的(A)。
A、常用閘和保險閘B、操作手把C、燈開關D、換向閥
15、《煤礦安全規程》對提升機制動有規定:常用閘和保險閘共同使用一套閘瓦制動時,
操縱和控制機構(A)。
A、必須分開B、應合二為一C、必須隨時可用D、必須裝手把
16、《煤礦安全規程》對提升機制動有規定:雙滾筒提升機的兩套閘瓦的傳動裝置(A)。
A、必須分開B、應能同時動作C、應潤滑D、應保持干燥
17、防止過速裝置必須在提升速度超過最大速度15%時,能自動斷電,并能(D)。
A、自動減速B、發出聲音信號C、發出光電信號D、使保險閘發生作用
(四)名詞解釋:
1、二級安全制動:為保證既能以足夠大的制動力矩迅速停車,又不產生過大的制動減速度而給設備帶來過大的動負荷要求采用二級安全制動。二級安全制動就是將提升機的全部制動力矩分成兩級進行。
2、咬繩:由于鋼絲繩的直徑不是無限小,如果內偏角過大,弦長的脫離段與鄰圈鋼絲繩不是相離而是相交。
(五)問答
1、分析提升機制動力距不足的原因。
(1)制動重錘量不夠或盤形彈簧彈力不夠;
(2)閘瓦與閘輪或制動盤接觸面積小,光潔度低,使摩擦系數降低;
(3)制動油缸嚴重磨損。
2、指出閘瓦偏磨和磨損較快的原因
(1)閘瓦與閘輪中心偏差過大;
(2)閘瓦間隙不均勻,偏斜;
(3)閘瓦與閘輪接觸表面不平整;
(4)閘瓦材質不符合要求。
3、制動或松閘不靈活,分析其原因。
(1)各傳動桿件不靈活;
(2)銷軸缺油或燒住;
(3)制動缸卡缸;
(4)油壓不夠,或氣壓過低。
4、分析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打滑的原因。
(1)鋼絲繩在懸吊前未清洗干凈,存有防銹油;
(2)操作時減速度過大;
(3)摩擦襯墊的摩擦系數小;
(4)超負荷。
5、說出深度指示器的作用。
(1)指示提升容器的運行位置;
(2)容器接近井口卸載位置和井底停車場時,發出減速信號;
(3)當提升機超速和過卷時,進行限速和過速保護;
(4)對于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深度指示器還能自動調零以消除由于鋼絲繩在主導輪摩擦襯
墊上的滑動、蠕動和自然伸長等造成的指示誤差。
6、闡述增大防滑安全系數的措施。
(1)增大圍包角;
(2)提高摩擦系數;
(3)提高下放端鋼絲繩的張力;
(4)控制最大加、減速度,減小動載荷。
7、分析提升機滾筒產生的異響的故障原因。
(1)連接件松動或斷裂,造成連接部位相對位移和震動;
(2)焊縫開裂,發出聲響;
(3)筒殼強度不夠,產生開裂、變形;
(4)襯套與軸磨損間隙過大;
(5)離合器松動。
8、分析提升機軸承過熱的原因。
(1)缺油或油質不良;
(2)油圈轉動不靈或卡住;
(3)接觸不好或與軸線不同心;
(4)間隙過小。
9、指出提升機的軸向齒輪式調繩離合器離、合困難的原因。
(1)齒輪與齒圈相對位置未對好;
(2)外齒輪與內齒圈上有毛刺;
(3)內齒圈與輪轂間的尼龍瓦磨損超限,滾筒下沉。
10、分析提升機制動器抱閘或松閘速度緩慢的原因。
(1)傳動拉桿長短不符合要求,調整機構調整的不合適;
(2)銷軸與孔松曠,磨損過大,或銹蝕嚴重;
(3)制動器操縱手把給不到位置或移動角度不合適;
(4)制動力矩不夠或彈簧彈力小。
11、說出提升機過卷相關的規定。
①過卷:容器超過正常卸載位置。
②過卷高度:容器過卷時所允許的緩沖高度。
③規程397條對過卷高度的規定:
提升速度小于3m/s的罐籠,不得小于4m;超過3m/s的罐籠不小于6m;
箕斗提升不小于4m;
摩擦提升不小于6m等等。
④過卷保護:分別裝在井口和提升機的深度指示器上,并接入安全回路。
12、指出罐道和罐耳的磨損更換標準。
據規程386條的規定罐道和罐耳的磨損達到下列程度必須更換:
(1)木罐道任一側磨損量超過15mm或其總間隙超過40mm。
(2)鋼軌罐道軌頭任一側磨損量超過8mm,或軌腰磨損量超過原有厚度的25%;罐耳的任
一側磨損量超過8mm,或在同一側罐耳和罐道的總磨損量超過l0mm,或者罐耳與罐道的
總間隙超過20mm。
(3)組合鋼罐道任~側的磨損量超過原有厚度的50%。
(4)鋼絲繩罐道與滑套的總間隙超過15mm。
13、闡述制動手把的作用。
制動手把的作用是操縱制動系統進行抱閘和松閘,向前推為松閘,向后拉為抱閘。
制動手把通過轉軸與下面的自整角機連接,自整角機輸出電壓的變化,來控制液壓站電
液調壓裝置動線圈的電流,從而改變油液的壓力,進而改變制動器的制動力矩。當制動
手把推到最前位置時,自整角機發出最大電壓,提升機處于全松閘狀態;當制動手把拉
回到最后位置時,自整角機發出最小電壓,零電壓,提升機處于全抱閘狀態。手把由全
松閘位置到全抱閘位置的回轉角度為700,手把在這個角度范圍內扳動時,自整角機的輸
出電壓相應變化,從而改變液壓系統油壓,使制動系統獲得不同的制動力矩。
14、說出進行提升機調繩操作的步驟。
1)兩提升容器必須空載,并將游動滾筒上的容器置于井下裝載位置,落下該側保險
閘;
2)拉動調繩手柄,打開離合器;
3)對游動滾筒軸套加油后再進行調繩;
4)離合器合上之前,應進行對齒,并在齒上加油后,拉回調繩手柄使離合器閉合;
5)當離合器嚙合過緊,打不出或打不進時,可以送電使滾筒少許轉動,如仍進、出困難,
應檢查原因,將故障排除,再進行離或合的工作;
6)調繩期間,嚴禁作為單滾筒提升機進行單鉤提升;
7)調繩結束后,要進行空載運行,無問題后方可恢復正常的提升;
8)調繩過程中不允許提升人員或重物。
15、說出提升機過卷后應采取的措施。
當提升過卷時,應立即與井下口信號工取得聯系,認為懸掛裝置無問題后,方可撥
動轉換開關,使提升機向相反的方向轉動。若懸掛裝置有問題時,必須由檢修工檢查后,
決定能否開車。
16、分析區別工作制動和安全制動。
工作制動是正常工作時的制動;
安全制動是事故狀態時的緊急制動。
17、指出《煤礦安全規程》對立井提升安全制動減速度的要求。
《煤礦安全規程》第433條對立井提升安全制動減速度的要求,對大型提升機的安全
制動都要求具有二級制動特性。二級制動既能快速、平穩的閘住提升機,又不致使提升
機減速過大,可避免減速時產生過大的動載荷.所以對機械、電氣設備均有好處。盤式
制動器一般由多副閘組成,實現二級制動很方便,可將閘分為A、B兩組,A組先投入制
動,產生第一級制動力矩,其數值應保證提升重物時,安全制動減速度不大于5m/s。,
下放重物時減速度不小于1.5m/s。,提升機在此制動力矩作用下速度下降。B組在滯后
一定時間(提升速度接近零時)再投入,產生二級制動力矩,以保證在提升終了時可靠地
將提升機閘住。
18、說出制動器調節順序。
①將制動梁與制動輪處于抱緊狀態。
②擰動頂絲9使其與制動梁相接觸(閘瓦與制動輪必須處在制動的情況下),同時將輔助
立柱5的拉桿調整好。這樣才能保證制動輪與閘瓦間具有均勻的間隙。
③在提升機抱閘的時候,一必須保證頂絲9與制動梁間的間隙為2mm。所以在松閘時,制動梁也就離開制動輪2mm。
④閘瓦與制動輪間的間隙應保持最小的間隙,最大不得超過2mm.司機必須每班檢查。當
氣缸的活塞達到了最大的行程120mm時,閘瓦與閘輪間不得有任何間隙的存在。
⑤拉緊上下水平橫拉桿11,使杠桿8位于水平位置,同時,連接螺帽應適當地旋在一對
垂直拉桿12上,旋在位仟上的螺紋長度不小于拉桿的直徑,但也不大于直徑的1.5。
在調整上下拉桿時應在松閘的情況下進行,必須保證工作氣缸的活塞降到氣缸的底部,
其活塞與缸底的間隙應保持5~10mm。
19、指出潤滑油的更換標準。
潤滑油的更換,是針對油箱式潤滑系統而言,對于流出式或壓出式潤滑,因潤滑油在潤滑部位停留時間短且不是循環潤滑使用,就不存在換油標準問題。確定是否要換新油,應化驗檢查。化驗之前必須正確取樣:在設備運轉油溫正常,油被攪拌均勻時,在油箱上、中、下部均勻取樣化驗;采集油樣的器具必須是清潔的、中性的。潤滑油在試樣透明瓶中做澄清試驗時,靜止后若從下部開始澄清,說明是由于混入空氣后造成的,空氣排出后可繼續使用;若是由上部開始澄清,則說明是混入水分、雜質造成的,要更換新油。潤滑油經過化驗后,如果發現某些標準超過換油標準,就必須更換新油。
20、說出摩擦襯墊具有的性能。
①與鋼絲繩對偶摩擦時有較高的摩擦系數,且摩擦系數受水、油的影響較小;
②具有較高的比壓和抗疲勞性能;
③具有較高的耐磨性能,磨損時粉塵對人和設備無害;
④在正常溫度范圍內,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能;
⑤材料來源容易,價格便宜,加工和安裝方便;
⑥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能起到調整一定的張力偏差的作用,并減少鋼絲繩之間蠕動量的
偏差;襯墊的上述性能中最主要的是摩擦系數,提高摩擦系數將會提高提升設備的經濟效果和安全性。
21、分析滾筒產生裂縫的原因。
1)連接件松動或斷裂,造成連接部位相對位移和振動;
2)焊縫開裂,發出聲響;
3)筒殼強度不夠,產生開裂、變形;
4)襯套與軸磨損間隙過大;
5)離合器松動。
22、說出軸承燒瓦的預防措施。
預防處理的辦法是:
1)經常檢查油圈工作情況,發現松扣,及時緊固;發現脫扣,應將其連接,發現油圈不
轉,應處理內表面,使其粗糙一些;
2)油圈入油面深度,應在0.1~0.14D(D為油圈直徑)。油池油量應保持在規定深度;
3)油圈最好用黃銅制作,在油圈內表面車幾個窄圓槽,可以增加其帶油能力;
4)直接更換橢圓的油圈。
23、分析運轉中突然降壓,松不開閘的原因。
1)溢流閥的節流孔堵塞或滑閥被卡住;
2)電液調壓裝置控制閥和噴嘴接觸不嚴;
3)溢流閥的控制室密封不嚴,或與電液調壓裝置間的連接管漏油;
4)電液調壓裝置的動線圈引出線焊接不牢固。
我國礦井提升事故率一直較高,按照事故發生的性質大致可分為:斷繩事故、卡罐事故、
過卷蹲罐事故、溜罐跑車事故、井筒事故、斷軸事故、建井提升事故、維修操作事故、電氣
事故等九大類。發生提升事故的原因大多與提升機司機的操作、維護不當有關。了解和分析
造成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訓,從中找出預防措施,對于強化提升機司機的安全意識,提高操
作技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案例一2000年“12.20”副井違章提升事故
1、案例經過某礦2000年12月20日四點班19時5分,副井西罐在二水平,把鉤工劉某用推車器把礦車推進罐籠,在回推車器時把按鈕按錯,致使推車器把礦車部分推出罐籠。
二水平信號工朱彥輝在信號房內未出來觀察情況,就打點提升,一直提到一水平北邊搖臺,
把搖臺撞壞,礦車從罐上翻到一水平北邊搖臺上,卡壞6根罐道。
2、事故原因分析
①二水平信號工朱某未出絞車房觀察情況,就違章打點提升,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
因。
②二水平南頭把鉤工劉某工作不負責任,違章作業,按錯按鈕把礦車部分頂出罐籠后,
不到信號房制止提升反而上罐拉車,結果連人帶車被提到一水平,二水平北頭把鉤工賈某發
現違章提升后未及時發出停止提升信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防范措施制定
①認真落實把鉤工責任,提罐前要認真檢查罐籠南北裝車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提升。
②信號工要集中精力操作,嚴禁盲目打信號。
4、事故處理意見
①對二水平信號工朱某、二水平南頭把鉤工劉某分別給予開除礦籍留礦使用一年之處分。
②對二水平北頭把鉤工賈明臣給予行政降一級工資半年之處分。
③上井口信號工吳,在公司、礦組織追查事故時不實事求是,干擾追查,對其給予行政
降一級工資半年之處分。
④對機二隊隊長、支部書記、當班跟班副隊長分別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案例二2001年“2.26'’主井墜箕斗提升事故
1、案例經過某礦2001年2月26日零點班,機一隊老主井當班班長祁某,老主井絞車
房絞車司機梁某、黃某開車,5時45分,主司機梁開車,副司機黃監護,當時副鉤在卸載位置卸煤后下放,當箕斗下放約4.5m時,卓爾電腦保護動作自動抱閘停車并發出警示,停車后監護司機黃隨手拖了一下點,又到出繩孔處檢查,見繩未搭到松繩保護上,沒有往外看大繩情況,就又折了回來,主司機梁在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又二次加電提升,在尚未加到全速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看到滾筒后邊冒火星,停車后檢查發現副鉤鋼絲繩斷開,箕斗墜入井筒。現場勘察發現,箕斗帶20m左右鋼絲繩墜入井底清煤倉內,地面井架下斷有10余m鋼絲繩,剩余約250m鋼絲繩在滾筒上纏繞,絞車運行距離約14m左右。箕斗墜井后,底部嚴重變形損壞,同時使井筒裝備、井底裝載設備、清煤煤倉設備等不同程度損壞。影響生產19.5個小班共計156小時,直接經濟損失35萬元。后經搶修,于3月4日21時恢復生產。
2、事故原因分析
①監護司機黃在異物卡住箕斗、絞車松繩、卓爾電腦動作自動抱閘停車并發出警示時,
沒有弄清情況隨手拖點,對副鉤箕斗松繩又不仔細檢查,誤導主司機二次加電開車,是造成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主司機梁在異物卡住箕斗、絞車松繩、卓爾電腦動作自動抱閘停車并發出警示時,不
認真檢查,在情況不明時二次加電開車,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老主井絞車電工維護專責趙某日常檢修工作不負責任,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絞車松繩
保護裝置動作不靈敏的隱患,致使松繩保護未動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當班班長
祁某在異物卡箕斗松繩后現場處理不到位,沒有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司機二次加電開車,也是
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④機一隊及業務保安部門領導對職工安全教育不夠,安全管理不到位,規章執行不嚴。
3、防范措施制定
①完善大型機電運輸提升運輸設備各種安全保護裝置,確保靈敏可靠,對老主井松繩保
護由一道改為兩道,一道為壓接式,一道為接觸式。
②加強檢修,提高檢修質量,落實班組長和檢修人員責任,掛牌管理。
③抓好職工安全技術培訓,使廣大職工熟悉崗位操作技能,增強安全意識,養成按章操
作的良好習慣。
4、事故處理意見
①對機一隊監護司機黃某開除礦籍處分。
②對機一隊主司機梁某開除礦籍留礦使用一年之處分,并調離原崗位。
③對老主井絞車電工維護專責趙某行政降一級工資不再恢復之處分。
④對當班班長祁某行政降一級工資不再恢復之處分,并調離原崗位。
⑤對機一隊隊長、支部書記分別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并同時免去原職務。
⑥對機一隊主管技術員行政警告處分。
⑦對機電科主管四大件副科長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⑧對機電副總、機電科長分別給予罰款處理。
案例三2002年“9.22”副井過卷事故
1、案例經過某礦2002年9月22日八點班12時30分,副井井口信號工打點提升,當時西罐在上井口,副井絞車司機趙某誤認為是上車,即加電提升,等反應過后立即采取制動措施,此時井架過卷保護開關動作安全制動,但已造成過卷350mm的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①當班主司機趙某開車時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誤加電提升,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監護司機李某班中脫崗,沒有履行監護職責。
3、防范措施制定
①嚴格執行“一人開車,一人監護”制度,按章操作。
②加強勞動紀律,嚴禁空崗、脫崗現象。
4、事故處理意見
①對機一隊主司機趙某、監護司機李某分別給予行政降一級工資一年之處分。
②免去機一隊分管副隊長嚴某
案例四副井提升未遂事故
1、案例經過2003年9月17日上午8時30分,某礦副井西罐籠在上井口上多人后,
機二隊把鉤工劉某關上安全門,沒有吹哨。機二隊上井口信號工張某見安全門已關閉,就打
點下車。此時,又有工人準備上罐,機二隊把鉤工劉某就再次打開安全門讓乘罐人員上罐。
承罐人員正在上罐時,罐籠啟動,信號工及時打點停車,但罐籠已下落70Omm,險些釀成傷亡事故。
2、事故原因分析
①機二隊信號工張某工作不負責任,未聽到把鉤工吹哨就違章發出開車信號,嚴重違章
操作。
②機一隊上井口安全門閉鎖裝置不完善,在發出開車信號后,安全門仍能打開,給事故
埋下了隱患。
3、防范措施制定
①嚴格落實井口信號工、把鉤工等特殊工種人員的責任,按章操作。
②加強對主、副井重大提升運輸系統各類安全保護的檢修檢查,做好每班交接班前的試
驗和檢查。
4、案例處理意見
①對機二隊信號工張某給予行政降一級工資一年之處分。
②對機一隊隊長、技術員分別給予行政降一級工資半年之處分,并罰款200元。
案例五副井提升過卷事故
1、案例經過2003年12月8日零點班,機電一隊副井絞車房絞車司機李某、趙某開車,
約0時50分,主司機李某開車,趙某監護,當時,副井主罐在二水平上人后,下井口打點,上井口副罐沒有人,信號工李某打了上車點,主司機李某開車上提運行,當主罐運行到上井口約7m左右時,主司機李某看到絞車滾筒上停車記號時即施閘停車(誤把下車停車記號看成是上車停車記號),罐籠停住后工作閘并未帶到位,此時等待信號工打停點,約半分鐘后,井口北側把鉤工劉某向絞車房問:“為啥不動車,罐還未到位”,主司機李某接到電話后誤認為是開始提下一罐,在未發現罐籠停車位置異常的情況下,就加電敞閘接上一車點提升,隨即發生過卷事故。過卷高度2.2m,過卷后罐籠將緩沖梁別入罐內,影響正常提升1個多小時。
2、事故原因分析
①副井絞車司機李某在工作精力不集中,停車后未及時發現停車異常,且工作閘在停車
后未帶到位,為二次加電提供了條件,接電話后未明白事實就加電提升,是造成事故的直接
原因。
②副井監護司機趙某未履行監護職責,在第一次停車時未能及時發現異常,提醒主司機,
在第二次動車時未能及時制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機電一隊對副井提升安全管理不到位,職工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思想樹立不牢固。
3、防范措施制定
①舉一反三,對所有大型機電運輸提升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各類安全保護,確
保靈敏可靠。
②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提高絞車司機的安全意識,工作時間必須集中精力,精心操作。
③全面開展安全技術培訓和崗位練兵,提高操作技能。
④加強對特殊部位上崗檢查力度,整頓勞動紀律。
4、案例處理意見:
①對機電一隊主司機李某給予開除礦籍留礦使用一年之處分。
②對機電一隊監護司機趙某給予行政降一級工資一年之處分,罰款200元。
③對機電一隊分管副井提升副隊長畢某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罰款300元。
④對機電一隊隊長嚴某、支部書記路某給予安全誡勉談話,分別罰款200元。
⑤對機電一隊施行黃牌警告,罰款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