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集團天擇公司趙永江:效率能手二三事
只要是急活難活,大家都會首先想到他,他也從不推辭;毫不保留傳授自己的技術和經驗,他帶出的徒弟個個都是生產骨干;工作效率在本單位月月都是名列前茅,7月份他更是以生產效率333.4%的優異成績奪得公司“效率狀元”,他就是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天擇公司機械加工一廠銑車工趙永江師傅。
干一行愛一行,效率能手源于他對技術的不懈追求。趙永江師傅1988年參加工作后,積極鉆研,勤問、勤學、勤動手,別人要一兩年才能獨立操作,而他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可以獨立操作機器了。根據車間生產實際,他先后學習并熟練掌握了元車、鏜床、臥式和立式銑車、龍門銑床等設備的操作技能。在不斷轉換工作的過程中,他毫無怨言,用他的話來說,“那時候年輕,只想多學些技術來充實和豐富自己,剩下的就沒多想。”一言一句透漏出來的都是這個一線工人最樸實的想法。正是由于在技術上的“多面手”,他才敢于啃硬骨頭,突破生產中的難題。在鍛造刮板機槽邦聯接頭中,由于批量大,經設計需要制作專用模具,既提高生產效率又可較好地保證產品質量;當他接到任務后,反復研究圖紙和技術要求,利用自己的技術制作出了合適的鍛造模具,并根據鍛造可能出現的毛邊設計了二次修整模具,受到大家的稱贊。正是由于這次的一顯身手,以后只要是工裝、模具等方面的難活自然而然就落在他的身上。
三分手藝七分工具,效率能手源于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趙永江師傅每次在拿到活件的加工圖紙后,都會仔細研究,反復比較,找出生產的最佳捷徑,將生產加工過程中要用到的刀具、工具準備齊全,并且積極制作符合生產工藝的工裝,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成了廠里出了名的效率先鋒。在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下,趙師傅不僅圖紙看的相當透徹,并且能夠通過看活件的材質、熱處理以及切削情況,準確地判斷選用的刀具、走刀量、轉速等,做到一刀成活,不出現返工活。同時,他積極做好車床的日常保養與維護,一般小毛病都能自己動手解決,減少了設備故障,提高了車床的開車率和生產效率。一次他接到了加工大模數齒條的任務,由于精度高,難度大,許多人都束手無策,在仔細研究圖紙后,他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工具樣板,利用適當的廢舊刀具,精心磨制成專用刀具,同時他還采用立銑模數掛輪的方法,保證了齒條尺寸的精度。
高標準嚴要求,效率能手源于他對企業的無私奉獻。趙永江師傅也是個勤奮好學的人,在他剛上班時,大多數學員僅僅是學習本車床的技能,而他卻不滿足于現狀,看到車間里哪里有復雜的活件,就在一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技能。他對自己的徒弟嚴格要求,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誤差,這嚴格出于他對徒弟盡快成才的愿望。他對徒弟又是愛護的,經常把加工難活的經驗做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使他們先后成為生產骨干和行家里手。面對急難任務,他總是沖鋒在前,無私奉獻。一次在20件長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