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蓮花煤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預案

      作者:6006 2011-09-04 17:33 來源:本站原創

      峨眉山市川主鄉蓮花煤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預案

       

      二○一一年五月宋鎮倫

      峨眉山市川主鄉蓮花煤礦

      地質、防汛應急預案

       為在我礦發生地質災害、防汛安全事故后,在最短時間內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盡可能把災害、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低最小程度,根據上級相關規定,結合我礦安全生產的實際,制定本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預案

      指導思想:

          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集中領導、統一指揮、結構完整、功能全面、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體系為目標,全面提升蓮花煤礦的地質災害、防汛應急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洪澇災害損失。

      編制目的:

          為確保蓮花煤礦礦區地質災害、防汛安全,提高對地質災害、暴雨、洪水、防汛突發事件應急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減輕災害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編制原則:

          按照"安全第一、全體動員、全力搶險、減少損失"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礦部主導、部門管理、專業處置"與全員動員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實行在礦委領導下的各級行政一把手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地質災害、暴雨、洪水產生的災害及其次生災害。

          本預案實施的重點地區和部位: 川主鄉蓮花煤礦礦區范圍。

       煤礦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主要表現為:

          (1)地質、暴雨災害引發的礦井進水、井巷堵塞、地面工業廣場、礦用設施、交通癱瘓、危舊房屋倒塌、地下設施進水以及引發的斷電、斷水等生命線工程事故

          (2)山區暴雨災害,主要包括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大面積塌陷等,以及由此引發的次生災害等。

           一、基本情況及災害概述

      交通位置:

      峨眉山市城區305°方向,平距約13.2Km的楊河邊,地處峨眉山、洪雅、夾江三市縣交界部位,主要隸屬峨眉山市川主鄉楊河村六組管轄。礦區中心點地理座標:東經103°22′14″,北緯29°40′15″。主平硐井口座標:X:3284180;Y:34632647;Z:677.9。

      礦區有礦山公路與峨眉山市~川主鄉~楊河村的簡易公路在侯坡相連。礦山至荷葉灣煤礦約13Km,荷葉灣煤礦至川主鄉8Km,川主鄉~峨眉山市約7Km。礦山至峨眉山市約28Km,交通較方便。

      主采煤層:

      本礦主采煤層為K7、K6煤層,傾角平均31~43°,為緩傾斜煤層。

      K7煤層俗稱正炭,位于(T3xj2)近頂部,距頂界約11米,該煤層層位和厚度都比較穩定,全區可采,煤層總厚在1.20~1.80米之間。蓮花煤礦K7煤層三分層在礦區內比較普遍,向深部變為四層,純煤厚度在0.76~1.12米之間,平均為0.84米,是本礦山的主采煤層。K7煤層頂板為厚層至塊狀細~中粒長石石英砂巖、粉砂巖、砂質粘土巖,偽頂為厚0.15米的炭質泥巖;底板一般為粉砂巖、砂巖。

      K6煤層位于(T3xj2)上部,俗稱“獨層子”,上距K7煤層10~15米,為單層結構。K6可采煤層總厚0.32~0.45米。頂底板為頁巖,粉砂巖,偶見砂巖或粘土巖。沿走向時厚時薄,沿傾向變薄。

      3、煤層自燃傾自性、煤塵爆炸危險性

      據2004年3月25日和2009年2月13日煤炭科學總院重慶分院煤炭自燃傾向等級鑒定報告表明,礦井內K7、K6煤層煤的自燃傾向等級均為Ⅲ級,屬不易自燃煤層,據2004年3月29日和2009年2月13日煤炭科學總院重慶分院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表明,該礦井K7煤層無煤塵爆炸性危險,K6煤層有煤塵爆炸性危險。

      在開采過程中,本礦仍應加強外因火災的防治,及采取綜合防塵和防爆措施

      4、礦井瓦斯等級

      本礦井突出礦井。樂市經[2008]390號《樂山市經濟委員會關于峨眉山市2008年度煤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批復》,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44.82m3/t ,絕對瓦斯涌出量為4.98m3/min,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10.98m3/t ,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1.22m3/min。

      5、含水層:本礦區內呈層狀產出的砂巖,組成多個不同層位的裂隙含水巖組。主要有:三疊系上統須家河組第二段、第三段的中厚層狀細~中粒砂巖裂隙含水巖組,為開采K6、K7煤層礦坑的主要充水巖組。局部的小斷層破碎帶,會使局部地段富水性增強,并使不同裂隙含水巖組間產生水力聯系。砂巖組成的裂隙含水巖組,地表泉水量一般小于0.5升/秒,按巖層富水性分級,屬弱富水性巖層。

      隔水層:區內呈層狀產出的砂質粘土巖、粘土巖及煤層(線),組成多個不同層位的隔水巖組,使上下部砂巖裂隙含水巖組相互隔離,并具承壓性質。

      斷層水:礦區深部的采礦巷道內見有多條破碎帶,總體走向北北西~南南東,破碎帶內巖石破碎,主要由斷層泥及碎裂巖組成,寬20~60米,長短不一致,據初步調查斷層錯距10米以上,導水性不強。局部的小斷層破碎帶,會使局部地段富水性增強,并使不同裂隙含水巖組間產生水力聯系。

      雖然礦區地形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自然排泄,井口高于歷史最高洪水位,含煤巖系的富水性差。礦區西翼上部無小煤窯,但東翼存在兩個小煤窯,其煤窯與礦井上部采空區邊界相通的,其涌水,通過采空區涌入東翼運輸巷,匯入+475m水平水倉。但還是應加強地面大氣降水的疏干和排放工作,同時還應加強對老窯水,涌入本礦井東翼的水量觀察和統計,發現涌水減小或增大均必須立即向礦長,總工程師匯報,并立即安排撤出相關區域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探、排水及綜合調查出現異常原因,確認隱患處理好后,方可恢復作業。

      二、應急救援范圍

      本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預案適用于我礦發生的地質災害、防汛事故,。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管理機構:

       業主任組長。礦長、總工、地面、安全、生產副礦長任副組長。瓦檢員、安全員、放炮員、頂扳工、通風工、抽水操作工、機電工、井口值班、地面管理等為成員組成。

      主要職責:

       明確職責,合理分工、配合,積極主動,在地質災害救災中要力爭做到:決策科學、安全第一,信息準確、險情明白,措施有效,速度快捷,防止瞎指揮和盲目行動,以防地質災害事故擴大。

      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有關人員職責一覽表

      職 務
       姓   名
       聯系電話
       職 責 范 圍
       
      業    主
       李學平
       
       組長:負責防災救援和器材、材料、用具的資金落實.
       
       地面礦長
       茍登舉
       
       地質災害監測組組長:負責災害預測預報工作
       
      礦    長
       茍金齊
       
       副組長:負責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全面工作
       
      生產礦長
       袁  躍
       
       副組長:負責信息匯總、搶險救災的組織工作
       
      安全礦長
       雷亞軍
       
       副組長:負責地質災害監督指揮及搶救工作
       
      機電礦長
       黃林富
       
       副組長:負責地質災害搶險救災設備調配工作
       
      工程師
       龍天祥
       
       副組長:負責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方案、措施制定
       
      成    員
        特種作業人員
       
       直接負責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安 全 科
       茍登洪
       
       負責地質災害救災現場安全檢查工作及傷員善后工作
       
      機 電 科
       張志忠
       
       負責災區停送電及排水設備的安裝、管理.
       
       物 資 部
       楊玉華
       
       負責地質災害后勤物資供應
       

      (1)礦設立蓮花煤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預案救援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或根據其指示,指揮、調度、處置礦井內地質災害、防汛的應急救援工作,同時向業主及有關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2)地質災害防、汛規劃排查包括以下內容:
        1)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地質災害的威脅對象、范圍.
        2)災害的防治原則和目標;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
        3)地質災害易發區、人口集中居住區、抽放站附近、煤炭工業廣場的河邊為重點防治區;
        4)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重點防范期及經費與項目的落實與到位
        5)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等。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 及時劃定為地質災害危險區,予以公告,并在地質災害危險區的邊界設置明顯警示標志。
        6)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禁止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

      (3)地質災害、防汛搶險、救災決策及聯系

      對于發生重惡性地質災害、防汛事故的搶救與處理,以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為決策團,組織救護隊、安全、生產、機電、調度、各區隊干部迅速決策搶救方式;視事故嚴重程度,立即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并視事故重大與否情況,決定是否召請有資質的外部救護隊支援;在外部救護隊未到達之前,本礦輔助救護隊必須采取最有效的一切手段以最快的速度使遇難人員脫離險區,關鍵時刻領導要親現場指揮救災。

           (4)地質災害、防汛應急領導值班

            1、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地質災害、汛期領導值班,一有地質災害、防汛預警立即組織防汛領導小組,成員各科、隊、輔助救護隊員,在防汛期間輪流值班,負責防汛組織工作。

      地質災害、汛期領導值班人員名單

      茍金齊
       龍天祥
       黃林富
       袁  躍
       雷亞軍
       茍登舉
       宋正倫
       
      5.1-5.10
       5.11-5.20
       5.21-30
       5.31-6.9
       6.10-6.9
       6.10-6.19
       6.20-6.29
       
      6.30-7.9
       7.10-7.19
       7.20-7.29
       7.30-8.8
       8.9-8.18
       8.19-8.28
       8.29-9.7
       
      9.8-9.17
       9.18-9.27
       9.28-10.7
       10.8-10.17
       10.18-10.27
       
       
       

      2、地質、防汛領導小組設在礦井值班室,汛期日常值班和通訊聯絡以及汛情報告等由礦辦公室茍登舉負責。

      3、礦輔助救護隊全體隊員負責汛期搶險救援工作。

      4、礦臨時保衛小組成員負責地質災害、汛期安全巡視。

      5、各班人員和地面辦公室工作人員為機動人員,負責地質災害、汛情期間所轄員工的組織、搶險、避災、撤離以及維持秩序等工作。

      6、地面、井下運輸工及機電人員負責汛期地面工作廣場的隱患排查和險情報告以及臨機處置等工作。

      7、礦辦財會室負責后勤保障工作,供應科負責物資供應工作。

       四、汛情報告程序及處理原則

      1、礦井、地面作業人員應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的直觀感覺和可能利用的手段,仔細觀察汛期(特別是雷雨天氣)所處作業區域內各種異常變化和跡象,認真分析、判斷地質災害、汛情的危險程度和有無誘發突發性事故的可能性,并及時查明險情的發生地點,對汛情(險情)可能波及的范圍和危險程序作出正確的判斷。

      2、地質災害、汛情(險情)出現后,在危險地段以及附近作業的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利用電話或派出人員等方法,迅速將地質災害、汛情(險情)的性質、發生地點、原因和危害程度等向礦調度室匯報,并根據汛情(險情)的性質和蔓延趨勢,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到威脅區域的人員發出警報通知。礦調度室應按汛情報告程序和應急通知順序通知相關人員和科隊。

      3、地質災害、汛情波及井下,汛情發現人及值班室必須以快捷方式告知井下作業人員,井下各作業區域人員應在班組長及現場負責人指揮下嚴格按照年度“災變”計劃的要求和災變的具體情況,正確選擇避災路線,積極組織撤離。

      4、地質災害、汛情發生后,汛情發現人及所在班組員工應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設備和材料,全力以赴進行搶險救災工作。行動中必須保持統一的指揮和嚴密的組織,嚴禁各行其是或單獨行動。如險情嚴重或條件不足,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險情時,則應盡最大努力將險情控制在最小程度,阻止險情擴大,以等待組長的指令或應急救援隊伍。搶險救災過程中,必須切實注意安全,做好自身防護,并隨時向礦調度室匯報汛情狀況和搶險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如現有搶救力量、人員的情緒及身體狀況,救災的現有條件、險情發展趨勢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也可以對下一步搶險救災工作的開展提出意見和建議,請求組長指示和支援等。

      5、當險情事故發展迅猛,無法進行現場搶救,或險情條件急劇變化,可能危及人員安全以及接到上級領導指示撤退的命令時,應有組織地撤離現場或暫時避難,等候救援。

      6、指揮部要及時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現場搶救。

      地質災害、汛情災變應急救援流程圖


       五、防地災、洪汛安全措施

      1、加強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要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抗大險的思想,以對自己、他人和礦井高度負責的態度,提高警惕,作好防備,做到有備無患。

      2、嚴格責任值班制度,落實責任值班人員,確保防汛期間24小時有人值班。

      3、建立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強化日常管理,做到聞警即動,速度戰能決,防止汛情擴大。

      4、嚴格地質災害、汛情報告程度,保持通訊暢通,所有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待命。

      5、徹底清除隱患,保持溝渠暢通,設施牢靠,設備正常。

      6、作好救災所需物資的準備和保管工作,以便應急之用。

      7、加強地質災害、汛期安全檢查和夜間巡視,及時排查處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8、全員參與,群防群抗,弘揚抗洪精神,確保礦井安全。

      9、注意天氣變化,隨便掌握了解天氣預報。

      六 、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救援及分工

      接到汛情報告后,各級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應立即趕到調度室。在組長未到之前,一切安排由礦值班干部負責指揮,當正副組長(其中一名)到后,礦值班干部及時向組長匯報全面情況,由組長負責指揮搶險救災過程中的一切行動,其應急救援職責分工如下:

      (一)組長(業主)的職責與分工

      1、掌握全部災情,決策救災措施方案,指揮救災的關鍵行動。

      2、調動救護隊及全礦有關管理人員、員工前往災區搶救和調動材料設備支援災區。

      3、檢查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救援隊伍和有關部門、人員執行任務的情況。

      4、聽取災區人員的匯報和副組長意見,根據災情變化,補充新的措施,制定新的作戰方案或請求上級支援。

      5、在重大事故的搶救處理過程中,各有關人員職責如下:

          (1) 礦長:是處理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礦總工程師和礦山救護隊隊長的協助下,負責蓮花煤礦防汛工作的總體指揮,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

          (2) 礦總工程師:是礦長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

          (3) 礦總工辦:在不妨礙礦長有效工作的原則下,參加搶救事故的指揮工作。

          (4) 各有關副礦長: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組織為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須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礦長嚴格控制相關人員,簽發搶救事故用的特別許可證。

          (5) 礦山救護隊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援救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礦山救護聯合作戰部,由本礦救護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戰斗行動;

          (6) 安管科科長:根據批準的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以及按照《規程》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的監督;

          (7) 通風科科長:按照礦長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制度,注視主要通風機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其它措施;

          (8) 生技科科長:按照礦長的命令負責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協助礦長進行搶救和處理災害,并負責準備好有關的圖紙資料,根據礦長的命令完成相應工作;

          (9) 有關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單位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帶領撤到安全地點。將在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地報告給礦調度室,并隨時接受礦長命令完成有關搶險和災害處理任務;

          (10)  礦值班調度主任:負責并協助礦調度室值班調度員做好事故記錄。負責檢查事故通報情況,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有關人員及礦務局調度室;及時傳達礦長的命令;通知值班調度員召集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區域的人數。

          (11)  礦調度室值班調度員:礦調度室接到事故匯報后,立即切斷與事故沒有直接關系的一切電話,開放事故信號,并及時按照本預案中所列各單位的人員名單順序,通知其到礦調度室報到待命。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值班調度領導、值班礦長、礦山救護隊長、礦長、礦總工程師、以及其它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傳達礦長的命令。

          (12)  礦燈房負責人:應根據入井人員的燈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對沒持有經指定的副礦長簽發入井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不得發給礦燈、自救器;

          (13)  供應科長:及時準備好必需的救災器材,并根據礦長的命令,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

          (14)  機電科長:負責防汛指揮機構、各級重點防汛部位及應急搶險的電力供應和保障。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改變主要通風機的工作制度,并保證其正常運轉,掌握礦井內的停、送電工作,及時搶救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它有關任務;

          (15)  醫護人員:負責組織對受傷人員的急救治療,組織護理和藥物供應;

          (16)  后勤科長:保證對遇難人員的妥善安置和救災人員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17)  保衛科長: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持礦區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并在災變地點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

          6、如災情重大,經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決定,必須及時請附近救護大隊及鄰近煤礦給予必要援助。

          7、礦地質災害、防汛搶險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組織落實礦防汛應急指揮部決定,協調和調動成員部門應對防汛突發事件相關工作;

          (2)組織制訂、修訂與礦地質災害、防汛抗旱應急指揮部職能相關的專項應急預案;

          (3)負責本礦應對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的宣傳教育與培訓;

          (4)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時上報重要信息;

          (5)負責本礦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應急演習、演練;

          (6)負責組織本礦地質災害、防汛隱患排查和應急資源的管理工作;

          (7)負責本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技術系統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8)承擔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七、預報預警

      1、降水預報

          地質災害、防汛雨季三防辦公室負責降水預報工作及災害性天氣預警,及時報礦辦應急指揮部門。

      2、預警響應

          地質災害、防汛指揮部接災害預警后,立即安排領導帶班、人員到崗,24小時值班,確保通信暢通;

          重點地質災害、防汛部位搶險人員做好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置、及時報告;各類有線、無線通信設備處于開通狀態;

       八、應急響應

         (1) 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帶班領導在礦防汛指揮中心負責指揮。

         (2) 啟動應急預案響應,向各單位部門下發通知。

         (3) 密切關注各區域的地質災害、汛情變化,及時掌握工作動態。

         (4) 出現各類地質災害、防汛突發公共事件,及時進行報告。

         (5) 搶險隊及地質災害、防汛物資管理部門要24小時值班、確保通信暢通。

         (6) 重點地質災害、防汛部位要提前調集防汛搶險人員到位,同時要派出巡查組,隨時掌握現場情況。

         (7) 指揮部及時召開緊急會議,進行災情會商,研究部署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8) 礦應急指揮部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工作組,高效有序的組織搶險救災工作。主要任務:

          1>  組織緊急搶險和急救隊伍,搶救被壓人員和傷員;對已經發生或可能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進行搶險,消除隱患。

          2>查明災害類型、規模、潛在的威脅和影響范圍及成因和誘發因素,組織災情監測和評估、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提出應急對策措施。

          3>根據專家組建議,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安排巡邏值勤人員;組織危險區內人員和重要財產撤離,禁止與搶險救災行動無關的人員、車輛進入危險區和特別管制區。

          4>維護災區社會治安,落實應急資金和物品,妥善安排災民生活,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協同做好相關的善后和保險理賠等工作。

          5>搶修受損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氣、供電、水利等工程設施,指導、幫助災區盡快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

          6> 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取得指導和支援。

          7>做好新聞報道、受災群眾慰問等工作。

          8>發生地質災害后,組織發動基層群眾組織先行組織自救、互救工作,并采取緊急避讓和搶險救災措施。

       九、擴大應急

          需要宣布本礦或有關區域進入緊急防汛期時,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建議,經礦應急辦報請上級應急主要領導批準后,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

           井下發生水災事故時的應急措施

      截斷井下到水災區域的供電,確保設備安全。有流砂涌出時,要筑濾水墻。撤除災區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涌水地點----回風上山開地眼、井底車場、輪子道上山-----上一級平巷------主運輸平巷、總回風巷道-----出地面

       地面地質災事故時的應急措施

      當地質災害、險情發展迅猛,無法進行現場搶救,或險情條件急劇變化,可能危及人員安全,應有組織地撤離現場或暫時避難,等候救援。根據我企業地理位置,撤離到礦井處基巖向公路上、或主井上方往干海方向的山頂上等候救援。

        十、響應結束

          一般和較大地質災害、防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結束后,由礦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確定應急響應結束。重大和特別重大防汛突發事件應急結束后,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請礦長批準后宣布應急響應結束。

       十一、善后處置

          在礦地質災害、應急辦公室統一領導下,由礦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善后處置工作。礦相關部門要組織力量全面開展災情核定工作,及時收集、清理和處理污染物,對受災情況、人員補償、征用物資補償、重建能力、可利用資源等做出評估,制定補償標準和災后恢復計劃,并迅速實施。

          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對在防汛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中表現突出或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因工作失誤造成損失,或因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延誤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處置,造成重大影響的,要會同相關部門,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信息管理

          1、信息監測與報告

          對于各類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以及可能導致其發生的各種隱患,本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向礦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相關職能部門報告,并有權對相關部門的工作過失和不當處置行為進行舉報。

          任何單位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防汛突發事件信息。

          2、信息共享與處理

          3、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負責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為各單位提供必要的基礎數據。

          4、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工作,應嚴格按照礦相關規定,在礦應急辦的管理與協調下,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指派專人負責相關信息發布工作。

       十三、保障措施

          1、后勤保障

          重大和特別重大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發生時,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統一組織協調,由礦供應科、行政科、運輸科、倉庫負責組織、協調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存、調撥和緊急供應;礦醫務室負責應急藥品的儲存供應、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機電科保障水、電、氣供應;行政科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應;財務科提供抗洪搶險資金保障。

          2、應急隊伍保障

          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發生時,防汛應急指揮部按照預案調動礦所屬各單位人員進行處置;根據需要,調動礦救護隊做好搶險救災工作。重大和特別重大防汛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發出應急救援請求訊息。

      十四、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練

          1、宣傳教育

          由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應對防汛突發事件的教育培訓計劃,編制相關應對防汛突發事件的材料。充分利用廣播、會議、學習等多種手段,開展防汛、避險、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教育,重點對泥石流易發區、采空區等周邊的居民加強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群眾防汛意識及應急基本知識和技能。

          2、培訓和演練

          面向礦全體人員開展地質災害、防汛突發事件相關知識培訓,增強全體人員應對防汛突發事件的知識和能力。

          礦地質災害、防汛應急指揮部應根據預案,定期組織專業性和綜合性的應急演練。相關科室、部門組織相應的應對防汛突發事件的專項演練,切實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十五、附則

          1、名詞術語、縮略語的說明

          汛期:根據洪水發生的規律,規定每年防汛的起止日期。 蓮花煤礦所處地區的汛期是每年5月至10月底。

          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特大暴雨:一般指24小時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降雨。

          強降雨:一般指1小時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

          山洪:指山區小流域由降雨引發的突發性、暴漲暴落的地表徑流。

          山洪災害:指山洪暴發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危害,包括溝河洪水泛濫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損壞以及環境資源破壞。

          防洪標準:指防洪設施應具備的防洪能力,一般用可防御洪水相應的重現期或出現頻率表示,如百年一遇、50年一遇等,反映了洪水出現的幾率和防護對象的安全度。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2、預案管理

          (1)預案制定

          本預案由礦雨季三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制定、解釋。

          (2)預案審查

          本預案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審查。

          (3)預案修訂

          礦地質災害、防汛、雨季三防工作辦公室隨著相關機構調整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應急處置過程中和各類應急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要適時對本預案進行修訂,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4)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峨眉山市川主鄉蓮花煤礦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