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式裝載機使用維護保養制度與操作規程
作者:佚名
2011-04-02 20:27
來源:本站原創
輪式裝載機使用維護保養制度與操作規程
一、使用注意事項:
(一)裝載機使用的柴油必須純凈并經過至少72小時的沉淀,柴油牌號符合規定要求。
(二)變速箱、變矩器使用的液力傳動油,液壓系統使
用的液壓油必須清潔。
-- --
(三)裝載機必須按規定進行定期保養和潤滑。
(四) 發動機起動后,空運轉待水溫達到55°C及汽壓表達到0.4MPa后再進行起步行駛。
(五) 一般氣溫在50°C以下時,發動機起動前應用熱水或蒸汽進行預熱,待預熱到30~40°C以上時再起動。
(六)行駛中換前進擋不必停車,也不必踩制動板,由低速變高速時先松一下油門同時操縱變速桿,然后再踩下油門;由高速換低速時,則先加大油門,使變速箱輸出軸與轉動軸轉速一致。
(七)腳制動時機器同時將自動切斷變速離合器油路,制動前不必將變速桿置于空檔;當腳制動松開后,機器自動恢復到制前使用的檔位。
(八)當操縱動臂與轉斗達到需要位置后,應將操縱桿推(拉)回中間位置。
(九)改變前進、后退的方向要求在車停后進行。
(十)柴油機出水溫度達到55°C,機油溫度達到45°C才充許進行全負荷運轉。作業時發電機水溫、機油溫度不超過95°C。 變矩器油溫不超過120°C,由于重載作業油溫超過允許值時應停車冷卻。
(十一)不得將鏟斗提升到最高位置時運輸物料,運載物料時應保持動臂下鉸點離地500mm,以保證穩定行駛。
(十二)裝載機所用的柴油機,其功率是隨著海撥高度、環
-- --
境溫度和相對溫度的增加而降低,為此,在使用該裝載機時,必須注意到當地的環境狀況,按《柴油機使用保養說明》中功率修正的要求,得出柴油在該地狀況下的實際功率。
二、出車前后的檢查與保養:
(一)出車前檢查:
1、發動機,電氣儀表部分:
(1)檢查水箱水位;
(2)檢查燃油箱油量;
(3)檢查發動機油底殼機油量;
(4)檢查各油管、水管、氣管及各部件的密封性;
(5)檢查蓄電池接線;
2、底盤,液壓部分:
(1)檢查液壓工作油油量。
(2)檢查液壓系統管路及附件密封性;
(3)檢查腳制動,緊急制動是否可靠;
(4)檢查各操作縱桿是否靈活并放在空位;
(5)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常。
3、起動發動機
(1)檢查各儀表指示是否正常。
(2) 檢查各照明、指示燈、喇叭、刮水器、制動燈的工作
-- --
情況。
(3)操縱工作裝置檢查其動作情況;
(4)低速運轉中傾聽發動機工作是否正常。
(5)接合各檔運行。
(二)每天作業結束后檢查:
(1)檢查燃油儲量。
(2) 檢查發動機油底殼油面及清潔情況,若發現油面過高并且變稀,應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3)檢查油管、水管、氣管及各附件有無滲漏現象。
(4) 檢查變速箱、變矩箱、液壓油泵、轉向器、前后橋的固定、密封以及有無過熱現象。
(5) 檢查輪輞螺栓、傳動軸螺栓以及各銷軸的固定是否松動。
(6)工作裝置是否正常。
(7)檢查輪胎外觀及氣壓是否正常。
(8)氣溫低于-5°C時,應將冷卻水放出,以防機體凍裂;若機子已加防凍液,而環境溫度不低于防凍液標簽上標明的溫度,不必將冷卻液放出。
(9)向工作裝置各注油點按規定壓注黃油。
(10)清理機器外觀以及鏟斗內泥土和雜物。
-- --
三、起動、停車:
(一)起動
1、進行出車前檢查,確認各部件均屬正常后,進行
起動發動機。
2、起動前應將孌速桿置于空檔位置,操作閥桿置于中位,掛上手制動或緊急制動,接通電源總開關,微踏下油門,轉動起動開關。
3、一次起動時間5~8秒鐘 (起動馬達的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5秒鐘),如不能起動,應立即釋放起動開關,一分鐘后,再作第二次啟動。如連續三次以上仍無法起動,則應檢查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起動。
4、 起動后應在600~750轉/分進行暖機,并密切注意發動機儀表的指示(特別是機油壓力表),同時應檢查柴油機及其它系統有無不正常現象。
5、當氣壓達0.4MPa以上按下緊急及停車制動按鈕,即可開車。
(二)停車
1、將車開到車庫或平坦地面,變速桿置空擋位,操縱鏟斗平放地面,拉起手制動操縱桿或緊急制動按鈕,發動機停車前,應先在800~1000轉/分運轉幾分鐘,以便各部件均勻冷卻。
-- --
2、冬季停車后應及時擰開發動機所有放水閥,放完冷卻系統中全部積水,防止機件凍裂,如水中已加防凍液,而環境溫度不低予防凍液標簽上標明的溫度,不必將冷卻液放出。
3、當氣溫達-18°C時,應將蓄電池取下,搬入暖室以免凍裂。
四、作業操縱
(一)作業準備
1、鏟裝物料時車速應降到4Km/h以下。
2、清理作業現場,填平凹坑,鏟除尖石等損壞輪胎和妨礙作業的障礙物。
(二)作業方式
1、裝卸作業
(1)載重汽車與裝載機相距10米,載重汽車停穩不動。
(2)對于車隊連續運輸,裝載機和載重汽車應聯合動作。
2、鏟裝作業
(1)以Ⅰ檔向料堆前進,動臂下鉸接點距地面313毫米,鏟斗與地面平行。
(2)距料堆前1米,下降動臂使鏟斗底接地,水平切入料堆。
(3) 踩下油門使鏟斗全力切入料堆,當阻力很大時,采用
-- --
聯合鏟裝法,即同時間斷地操縱鏟斗上轉及動臂上升,以達到裝滿斗為止。
(4) 當斗裝滿后把動臂升到需要高度,然后將動臂操縱桿拉回到中間位置。
3、搬運作業
在以下情況下可采用自行搬運:
(1)路面過軟,未經平整的場地,不能用載重汽車時;
(2)搬運距離在500米以內,用載重汽車運輸浪費時間。
(3) 搬運的車速根據搬運距離和路面條件決定,為使
搬運時安全穩定和良好的視線,應上轉鏟斗到極限位置和保持動臂下鉸接點在運輸位置(距地面500毫米左右)。
4、卸載作業
(1) 往載重汽車或貨場傾卸物料時,應將動臂提升到當鏟斗前傾碰不到車箱或貨堆為止,前推斗操縱桿使鏟斗前傾卸載,通過斗操縱桿的控制可全部卸載或卸去部分,卸載時要求動作緩和以減輕物料對載重汽車的沖擊。
(2) 當物料粘結鏟斗時,可來回扳動操作縱桿,使鏟斗彈振脫落物料。
(3) 卸載完畢后,可利用鏟斗放平機構,將轉斗桿后拉到后極限位置,動臂桿前推到下降位置,以準備下一次循環作業。
5、推運作業
(1)鏟斗平貼地面。
-- --
(2) 踩油門向前推進,推進中發現阻礙車前進時,可稍稍提升動臂繼續前進,操作動臂升降時,操縱桿應在下降和上升之間進行,不可扳到上升或下降任一位置,以保證推動作業的順利進行。
6、刮平作業
(1)鏟斗翻轉到底使刀板觸及地面;
(2) 對硬質路面,動臂操作桿應放在浮動位置,對軟質路面則應放在中間位置。
(3)接通后退檔用鏟刀板刮平地面。
五、定期保養
(一)每10小時或每天;
1、繞機目視檢查有無異常、漏油。
2、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
3、檢查液壓箱油位。
4、燈光及儀表。
5、檢查輪胎氣壓及損壞情況。
(二)每50小時或一周
1、緊固前后傳動軸聯接螺栓。
2、檢查變速箱油位。
3、檢查制動加力器油位。
-- --
4、檢查緊急及停車制動,如不合適則進行調整。
5、檢查輪胎氣壓及損壞情況。
6、向前后車架鉸接點、傳動軸、付車架銷、以及其它軸承壓注黃油。
(三)每125小時或半個月
1、清掃發動機缸頭及變矩器油冷卻器。
2、檢查蓄電池液位,在接頭處涂薄層凡士林。
3、檢查液壓油箱油位。
(四)每250小時或一個月
1、檢查輪輞固定螺栓的擰緊力距。
2、檢查前后橋油位。
3、檢查工作裝置、前后車架、副車架各受力焊縫及固定螺栓是否有裂紋及松動。
4、更換發動機機油(根據油的質量及發動機使用情況而定)。
5、檢查發動機風扇皮帶,壓縮機及發動機皮帶松緊及損壞情況。
6、檢查調整腳制動及緊急停車制動。
(五)每500小時或三個月
1、檢查變速箱油是否清潔,清洗濾油器必要時換新油,并清洗變速箱底殼。
2、緊固前后架與車架連接螺栓。
-- --
3、必須更換發動機機油,更換機油濾芯。
4、檢查發動機氣門間隙。
5、清洗柴油箱加油及吸油濾網。
6、清洗液壓油箱加油、回油及吸油濾網。
(六)每1000小時或半年
1、更換變速箱和油,清洗濾油器及油底殼,更換或清洗透氣蓋里的銅絲。
2、更換發動機的柴油濾清器。
3、檢測各種溫度表、壓力表。
4、檢查發動機進排氣管的緊固情況。
5、檢查發動機的運轉情況。
(七)每2000小時或一年
1、更換前后橋齒輪油。
2、更換液壓油、清洗油箱及濾網、檢查吸油管。
3、檢查腳制動及停車制動工作情況,必要時拆卸檢查摩擦片磨損情況。
4、清洗檢查制動加力器密封和彈簧,更換剎車油,檢查制動靈敏性。
5、通過測量油缸的自然沉降量,檢查分配閥及油缸的密封性。
6、檢查轉向系統的靈活性。
下一篇:起重機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