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鍋爐運行操作規程

      作者:佚名 2011-03-28 21:07 來源:本站原創

      鍋爐運行操作規程

      第一節 烘爐與煮爐

      一、烘爐

      (一)新裝、移裝、改裝或大修后的鍋爐,以及長期停用的鍋爐投入運行前必須進行烘爐。
      (二)烘爐準備工作
      1、鍋爐及其附屬設備全部組裝和冷態試運轉完畢,經過

      -- --
      水壓試驗合格。
      2、爐墻砌完和保溫結束后,應打開各處門、孔,自然干燥一段時間。
      3、與正在運行的其它鍋爐可靠隔絕,清理爐膛,煙道和風道。
      4、向鍋爐加入經過處理的軟化水至水位表中低水位,再將水位表沖洗干凈。
      5、向省煤器內充滿軟化水。對非沸騰式省煤器,應開啟旁路煙道擋板,關閉主煙道檔板。如無旁路煙道,必須接通省煤器的再循環管。
      6、做好烘爐的組織工作,并根據爐型結構制訂烘爐操作程序,在整個烘爐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
      (二)火焰烘爐方法及要求
      1、將木柴集中在爐排中間,約占爐排面積的二分之一,點燃后用小火烘烤。同時,將煙道擋板開啟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使煙氣緩慢流動,爐膛負壓要保持在0.5~1毫米水柱,爐水溫度保持70~80°C,3天以后,可以添加少量的煤,逐漸取代木柴烘烤。此時,煙道擋板開大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適當增加通風,爐水溫度可達到沸騰。
      在整個烘爐過程中,火焰不應時斷時續,溫度必須緩慢升高,盡量保持各部溫差較小,膨脹均勻,以免爐墻烘干后失去密封性。

      -- --
      2、鏈條爐排鍋爐烘爐時,應將燃料分布均勻,不得
      堆積在前、后拱處,并要定期轉動爐排和清除灰渣,以防
      燒壞爐排。
      3、烘爐過程中的溫度上升情況,應按過熱器(或相應位置)后的煙氣溫度測定。不同爐墻結構的溫升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重型爐墻:第一天溫升不宜超過50°C,以后每天溫升不宜超過20°C;后期煙道不應超過220°C。
      (2)磚砌輕型爐墻、溫升每天不應超過80°C,后期煙溫不應高于160°C。
      (3) 耐熱混凝土爐墻,在正常養護期滿后(混泥土水泥的約為三晝夜;硅酸鹽,礦渣硅酸鹽水泥的約為七晝夜),方可開始烘爐, 烘爐溫升每小時不應超過10°C,后期煙溫不應超過160°C;在最高溫度范圍內持續時間不應少于一晝夜。
      (4)如爐墻特別潮濕,應適當減慢溫升速度。
      <三>烘爐合格標準
      爐墻在烘爐時不應出現裂紋和變形,同時達到下列規
      定之一時為合格:
      1、在燃燒室兩側墻中部爐排上方1.5~2米 (或燃燒器上方1~1.5米) 處和過熱器(或相當位置)兩側墻中部,取耐火磚,紅磚的丁字交叉縫處的灰漿樣各約50克,其含水率低于2.5%。
      2、在燃燒室兩側墻中部爐排上方1.5~2米 (或燃燒器

      -- --
      上方1~1.5米)處,由紅磚墻外表面向內100毫米處溫度達到50°C,并繼續維持48小時;或者過熱器或(相當位置),兩側墻耐火磚與隔熱層結合處溫度達到100°C,并繼續維持48小時。
      <四>煙囪烘干
      新建、改建或修復后的磚煙囪和水泥煙囪,均需經烘干后才能使用。與鍋爐墻同時砌筑的煙囪,可以利用烘爐的熱源同時將其烘干。改建或修復后的煙囪,可在煙道內或煙囪下部灰坑底部單獨燃燒木柴進行烘干,但要防止基礎混凝土過熱。

      二、煮爐

      (一)煮爐是對新裝、移裝、改裝或大修后的鍋爐,在
      投入運行前清除制造、修理和安裝過程中帶入鍋爐內部的
      鐵銹、油脂的污垢,以防蒸汽品質惡化,避免受熱面過熱
      燒壞。煮爐最好在烘爐后期,即爐墻灰漿的含水率降到10%,或者紅磚墻的溫度達50°C時,與烘爐同時進行,以縮短時間和節約燃料。
      (二)煮爐時,先將堿性溶液加入鍋爐內,使鍋爐內的
      油脂和堿起皂化作用而沉淀,再通過排污方法將雜質排出。
      煮爐用的化學藥品及數量可參照下表:

      -- --
      煮爐加藥量(公斤/噸爐水)
      藥品名稱 鐵銹較多的鍋爐 鐵銹較少的鍋爐 有鐵銹和水垢的鍋爐
      氫氧化鈉 2~3 4~5 5~6
      磷酸鈉 2~3 3~4 5~6
      注:1、煮爐時,表內兩種藥品同時使用。
      2、表內每種藥品的用量都是按100%的純度計算。
      3、如無磷酸三鈉時,可用無水碳酸鈉代替,用量為磷酸鈉的1.5倍。
      (三)煮爐方法
      1、將兩種藥品用熱水熔解后,與鍋爐給水同時緩慢送入鍋爐,至水位表中低水位。不要將溶液一次投入鍋爐,否則溶液會在爐水中局部集中,則會降低煮爐效果。
      2、加熱升溫至空氣閥或安全閥冒出蒸汽時,即可開始升壓,同時沖洗水位表和壓力表存水管。
      3、工業鍋爐的煮爐時間,一般需要3天。第1天升壓到鍋爐設計壓力的15%,保壓8小時,然后將爐膛密封過夜。第2天升壓到設計壓力的30%時,試驗高低水位報警器和低水位表,保壓8小時后仍密閉過夜。第3天升壓到設計壓力的50%,再保壓8小時后,將爐膛密閉,直至鍋爐逐步冷卻降壓。
      小型鍋爐的煮爐時間, 可縮短到二天。第2天應升到設計壓力的50%。
      4、 待爐水冷卻到低于70°C即可排出,再用清水將鍋

      -- --
      爐內部沖洗干凈。
      5、在煮爐過程中,應隨時檢查鍋爐各部分是否有滲漏,受熱面是否能自由澎脹。煮爐后,應對鍋筒,集箱和所有爐管進行全面檢查,如不夠清潔,需作第二次煮爐。
      6、受熱面內部水垢清除后,應先涂鍋爐漆,再將鍋筒內的汽水分離器,給水分配槽(管)、表面排污等裝置全部裝妥,即可封閉入孔、檢查孔和手孔,以及為點火作好準備工作。
      <四>煮爐合格標準
      1、鍋筒和集箱內壁無油垢。
      2、擦去附著物后金屬表面無銹斑。

      第二節 點火與升壓

      一、點火前的檢查

      (一)檢查鍋爐內、外部、鍋筒、集箱內無遺留的工具
      或其它雜物;爐管內無焊瘤或雜物,主汽管、給水管、排污管等管道上裝置的臨時隔板,堵頭已經全部拆除;人孔,手孔等蓋板已經上好,并將螺絲擰緊;爐墻、拱碹無裂縫,變形,爐墻與鍋筒、集箱等接觸部位有足夠的膨脹間隙和石棉填料;爐門、灰門、防爆門已經關閉嚴密,擋風板和吹灰器良好。
      (二)檢查主要安全附件。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水位

      -- --
      報警器和超溫報警器等均符合有關要求。
      (三)檢查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送風和排煙系統,熱工和電器儀表等。并對旋轉部件進行試運轉。
      (四)檢查給水設備和汽水系統管道。主要閥門符合下表要求:
      閥門名稱 開關位置 閥門名稱 開關位置
      壓力表旋塞 開 主汽閥 關
      空氣閥(或安全閥) 開 排污閥 關
      水位表的汽水旋塞 開 給水閥 關
      水位表的放水旋塞 關
      (五)檢查燃燒設備。固定爐排完整無斷裂現象;手搖爐排扳動靈活;機械爐排轉動靈活,潤滑良好。
      (六) 檢查通風除塵設備,風機的軸承油位正常,冷卻水暢通,風門靈活,除塵設備完好,鎖氣器處于閉合位置。

      二、上水

      (一)檢查合格,即可緩慢向鍋爐上水,并稍提安全閥排出鍋爐內的空氣。
      (二)在上水的同時,檢查鍋爐的人孔蓋,手孔蓋和法蘭接合面及排污閥等,發現漏水時,擰緊螺絲。采取上述措施后,仍然漏水,應停止上水,并放水至適當水位,更換墊片,待杜

      -- --
      絕漏水后,再恢復上水。
      (三)當鍋爐水位上升至水位表的最低安全水位線時,應停止上水,試開排污閥放水,檢查是否堵塞,有省煤器的鍋爐。省煤器必須灌滿水。
      (四)停止上水和排污后,鍋爐水位應保持不變。如水位逐漸降低,應找出泄漏原因,設法消除,如水位仍繼續上升,則表明給水閥漏水,應立即修理或更換。
      (五)鍋爐首次(冷爐)上水的水位不應超過正常水線。因為當鍋爐點火后,爐水受熱膨脹,水位就會上升,甚至超過最高安全水位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通過排污來調整水位。

      三、點火與升火

      (一)點火前,必須先打開煙道擋板和灰門,引入新鮮空氣。對于自然通風的鍋爐,自然通風時間一般不少于10分鐘。對于機械通風的鍋爐,應先開引風后開送風,或者僅開引風機通風, 一般不少于5分鐘,以排除爐膛和煙道內殘存的可燃氣體,然后關閉煙道擋板和灰門。
      (二)嚴禁用揮發性強烈的油類或易爆物引火。
      (三)點火時,將灰門打開,煙道擋板開啟一半,然后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此時,如煙囪抽力不足或沒有抽力,可在煙囪底部燒一些木柴,以加強通風,長期停爐或比較潮濕的

      -- --
      煙道,點火時,容易向外噴火傷人,點火前也要用木柴在煙囪底部加熱,使煙囪內的空氣溫度升高,促進通風。
      (四) 當爐水溫度達到60°C,開始投入新煤,擴大燃燒面積,當蒸氣從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中冒出時,即可關閉空氣閥(或安全閥)。再關閉灰門,開大煙道擋板,適當加強通風和火力,進行升火。
      (五) 升火時間:火管鍋爐一般為5~6小時,水管鍋爐一般為3~4小時,快裝鍋爐一般為1~2小時,對于有幾個鍋筒的鍋爐,升火時應在下鍋筒適當放水,并相應補充給水,以促進上下鍋筒之間的水循環,減小溫度差。
      (六)升火后必須密切注視鍋爐水位。當爐水受熱膨脹,水位表中水位逐漸增高時,應適當放水,以維持正常水位。
      (七)應密切注視壓力表,如在升火一段時間后,壓力表指針尚未離開零位,可稍開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通過噴射出的蒸汽速度來判斷鍋筒內是否有壓力。如判斷有壓則應懷疑壓力表有問題,此時應將火力減弱或暫停,然后對壓力表及其管道進行沖洗和校驗。待確認壓力表正常后,方可繼續升溫升壓。

      四、升壓與暖管

      (一) 當壓力上升到0.5~1公斤/平方厘米時,應沖洗水位表。沖洗時要戴好防護手套,臉部不要正對水位表,動作要

      -- --
      緩慢,以免玻璃管由于忽冷忽熱而爆破傷人。
      (二) 當汽壓上升到1~1.5公斤/平方厘米時,應沖洗壓力表的存水彎管,防止污垢堵塞。
      (三) 當汽壓上升到接近2公斤/平方厘米時,應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滲漏現象。檢修時拆卸過的人孔蓋,手孔蓋和法蘭連接的螺栓,當溫度升高后會伸長變松,需要再擰緊一次。
      (四) 當汽壓上升到2~4公斤/平方厘米時,應試用給排水設備和排污裝置。在排污前先向鍋爐給水,排污時應注意觀察水位。不得低于水位表的最低安全水位。排污后將排污閥關閉嚴密,并檢查有無漏水的現象。
      (五)當汽壓上升到工作壓力的三分之二時,應進行暖管工作,以防止送汽時發生水擊事故。暖管操作順序是:
      1、開啟管道上的疏水閥,排除全部凝水,直至正式供汽時再關閉。
      2、緩慢開啟主汽閥或主汽閥上的旁通閥半圈,待管道充分預熱后再全開,若管道發生震動或水擊,應立即關閉主汽閥,同時加強疏水。待震動消除后,再慢慢開啟主汽閥,繼續進行暖管。
      3、慢慢開啟分汽缸(集氣罐)進汽閥,使管道汽壓與分汽缸汽壓相等,同時注意排出凝結水。
      4、各汽閥緩慢開啟至全開后,應回轉半圈,防止汽閥因受熱膨脹后卡住,不能靈活開關。

      -- --
      (六)在升壓過程中,應開啟非沸騰式省煤器的旁路煙道擋板,關閉主煙道擋板,不使省煤器受熱。
      (七)在升壓過程中,還應開啟過熱器出口疏水閥門,使過熱器由于蒸汽在其中流過而得到充分冷卻。

      第三節 鍋爐正常運行

      一、鍋爐正常運行

      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節水位、汽壓、汽溫、爐膛負壓,以及進行除灰和排污。

      二、水位調節

      (一)鍋爐在運行中應盡量做到均衡連續地給水,或勤給水,少給水,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線附近輕微波動。
      (二)鍋爐的正常水位一般在水位表的中間,在運行中應隨負荷的大小進行調整:在低負荷時,應稍高于正常水位,在高負荷時,應稍低于正常水位。但上下變動的范圍不宜超過40毫米。

      -- --
      三、汽壓調節

      (一)鍋爐運行時,必須保持汽壓穩定,并不得超過設計工作壓力。
      (二)當負荷增加時汽壓下降,應根據鍋爐實際水位高低情況進行調整。
      1、若水位高時,應先減少給水量或暫停給水,再增加給煤量和送風量,加強燃燒,提高蒸發量,滿足負荷需要,使汽壓和水位穩定在額定范圍。再按正常情況調節燃燒和給水量。
      2、若水位低時,應先增加給煤量和送風量,在強化燃燒的同時,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汽壓和水位正常。
      (三)當負荷減少時汽壓升高,如果鍋爐內的實際水位高時,應先減少給煤量和送風量,減弱燃燒,再適當減少給水量,或暫停給水,使汽壓和水位穩定在額定范圍。如果鍋爐內的實際水位低時,應先加大給水量,待水位恢復正常后,再根據汽壓變化和負荷需要,適當調整燃燒和給水量。
      四、爐膛負壓調節:鍋爐正常運行時,一般應維持2~3毫米水柱的爐膛負壓。

      五、正常燃燒指標

      (一)維持較高的爐膛溫度。層狀燃燒時,燃燒層上部

      -- --
      溫度以1100°C~1300°C為宜。懸浮燃燒時,燃燒中心溫度應保持在1300°C以上。
      (二)保持適當的二氧化碳含量。煙氣中的二氧化碳含
      量,對于手燒爐應為9%左右;機械爐為12%左右。
      (三)保持適量的過剩空氣系數,對于手燒爐一般應為1.3~1.5;機械爐為1.2~1.4。
      (四) 降低灰渣可燃物,手燒爐應在15%以下,機械爐應在10%以下。
      (五)降低鍋爐排煙溫度,蒸發量大于或等于1噸/時的鍋爐, 應在250°C以下,蒸發量大于或等于4噸/時的鍋爐,應在200°C以下。
      (六)提高鍋爐熱效率,蒸發量大于和等于4噸/時的鍋爐, 應在55%以上,蒸發量大于和等于4噸/時的鍋爐,應在60%以上。

      六、除灰:

      (一)為了保持受熱面清潔,提高鍋爐傳熱效率,必須對容易積灰的受熱面,如鍋爐管束,過熱器、省煤器等進行定期除灰。
      (二)蒸汽吹灰:
      1、 吹灰前應適當增大爐膛負壓,一般可達5~7毫米水

      -- --
      柱,防止吹灰的爐膛出現正壓。
      2、吹灰時人應站在側面操作,防止爐膛火焰由吹灰孔噴出傷人。
      3、吹灰次數和時間,通常每班吹灰二次,鍋爐停用之前一定要吹灰,燃燒不穩定時,不要吹灰。
      七、排污
      (一)排污前將鍋爐水位調至稍高于正常水位線,排污時要嚴密監視水位,防止因排污造成鍋爐缺水。
      (二)本著“勤排、少排、均勻排”的原則,每班至少排污一次。
      (三)排污要在鍋爐壓火后,或者負荷低時進行。
      (四)排污操作應短促間斷進行,即每次排污閥開后即關,關后再開,如此重復多次,依靠吸力使渣垢迅速向排污口匯合,然后集中排出。
      (五)排污中,先開啟的閥門后關閉,后開啟閥門先關閉。

      第四節 燃燒設備的運行

      一、手燒爐的運行:
      (一)投煤
      1、投煤要掌握火候,當爐膛內的煤層燃燒達到白熱化時,抓緊投入新煤。

      -- --
      2、投煤要勤,動作要快,每次投煤量要少,保持煤層平整均勻。煤層厚度一般保持100~150毫米。
      3、煤在燃燒之前適當摻點水,煤中含水量以8~10%為宜。
      4、在運煤、拌煤和投煤時,應注意檢查煤中是否有雷管等爆炸性危險品和螺栓、鐵塊混入,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二)撥火與捅火
      1、操作時要防止將爐灰渣攪到燃燒層上面來,如有大塊灰渣,要從爐門扒出來,不要強行搗碎。
      2、無論是撥火和捅火,動作都要快,以減少爐門敞開的時間,避免冷風過多地進入爐膛,降低爐溫,惡化燃燒。
      (三)清爐
      1、清爐前應將煙道擋板關小,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線與最高水位線之間。以免因清爐時間長而使水位下降,清爐時應留下足夠的底火,以利迅速恢復燃燒。
      2、清爐具體操作步驟是:減少送風,關小煙道擋板,先將左(或前)半部正在燃燒的煤全部推到右(或左)半部火床上面,再將左(或前)的灰渣扒出。然后將右(或后)半部的煤布滿整個爐排,并投入新煤,開大煙道擋板,恢復送風,待新煤燃燒正常后,再用同樣的方法清除右(或后)半部的灰渣。
      3、清爐的動作要迅速,防止冷風大量進入爐膛,很快降低爐溫。扒出來的灰渣,應隨時裝小車運出鍋爐房,不應將灰

      -- --
      渣扒在爐前用水澆或向灰坑里灌水,以免鍋爐下部受潮腐蝕。
      (四)停爐
      1、臨時停爐
      (1) 臨時停爐即壓火停爐。壓火前,要向鍋爐進水和排污,使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線。在鍋爐停止供汽后,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和省煤器的旁路煙道擋板,關閉省煤器主煙道擋板,進行壓火,壓火完畢,要沖洗水位表一次。
      (2) 壓火期間,應經常檢查鍋爐內汽壓,水位的變化情況,檢查風道擋板,灰門是否關閉嚴密,防止被壓火的煤熄滅或復燃。
      (3) 鍋爐需要挑火時,應先排污和給水,然后沖洗水位表,開啟風道檔板和灰門,將爐排上的余煤扒平,逐漸添上新煤,恢復正常燃燒。
      2、正常停爐
      (1) 逐漸降低負荷,減少供煤量和風量。當負荷停止后,隨即停止供煤、送風、減弱引風、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和省煤器的旁路煙道檔板,關閉省煤器主煙道檔板。
      (2)在完全停爐之前,水位應保持稍高于正常水位線,以防冷卻時水位下降造成缺水。然后停止引風,關閉煙道擋板,扒出爐膛內未燃盡的煤,清除灰渣,再關閉爐門和灰門,防止鍋爐急劇冷卻。當鍋爐壓力降至大氣壓時,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以免鍋筒內造成負壓。

      -- --
      (3)停爐6小時后,開啟煙道擋板,進行通風和換水,當爐水溫度降低到70°C以下,才可將爐水完全放出。
      (4) 鍋爐停爐后,應在蒸汽、給水、排污等管路中裝置隔板。隔板厚度應保證不致被蒸汽和給水管道內的壓力以及其它鍋爐的排污壓力頂開,保證與其它運行中的鍋爐可靠隔絕,在此之前,不得有人進入鍋爐內工作。
      (5) 停爐放水后,應及時清除水垢泥渣,以免水垢冷卻后變干發硬,停爐冷卻后,還應及時清除各受熱面上的積灰。
      3、緊急停爐鍋爐在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緊急停爐;
      (1) 鍋爐汽壓迅速上升,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雖經采取加強給水,減弱燃燒等降壓措施,安全閥已排汽,但汽壓仍繼續上升時;
      (2) 鍋爐嚴重缺水,水位降低到鍋爐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極限以下時;
      (3) 鍋爐水位迅速下降,雖經加大給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仍不能保持水位時;
      (4) 鍋爐水位迅速上升,超過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極限時;
      (5)給水設備全部失效,無法向鍋爐進水時;
      (6)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時;
      (7) 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者鍋爐構架被燒紅等,

      -- --
      嚴重威協鍋爐安全運行時;
      (8) 煙道中的汽體發生爆炸或復燃,嚴重危及鍋爐和司爐人員安全時;
      (9) 鍋爐受壓元件鋼材燒紅、裂紋、變形、接縫處嚴重泄漏,危及安全運行時;
      (10)鍋爐房發生火警,或附近場地發生火警,有可能蔓延到鍋爐房時。
      4、緊急停爐的操作步驟如下:
      (1)立即停止給煤和送風,減少引風;
      (2) 迅速扒出爐膛內的燃煤,或用砂土,溫爐灰壓在燃煤上,使火熄滅,但不得往爐膛里澆水。
      (3) 將鍋爐與蒸汽母管安全隔斷,開啟空氣閥,安全閥和過熱器疏水閥,迅速排放蒸汽,降低壓力。
      (4) 爐火熄滅后,開啟省煤器旁路煙道擋板,關閉主煙道擋板,打開灰門和爐門,促使空氣流通,加速冷卻。
      (5) 因缺水事故而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爐給水,并不得進行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等有關排汽的調整工作,以防止鍋爐受到突然的溫度或壓力變化而擴大事故。如無缺水現象,可采取排污和給水交替的降壓措施
      (6) 因滿水事故而緊急停爐時,應立即停止給水,關小煙道擋板,減弱燃燒,并開啟排污閥放水,使水位適當降低,同時開啟主汽管、分汽缸和蒸汽母管上的疏水閥,防止蒸汽大量

      -- --
      帶水和管道內發生水沖擊。

      二、鏈條爐的運行

      (一)點火前的檢查
      1、檢查全部爐排片是否完整無損,上下爐排之間和灰渣斗內無雜物,垃圾和碎磚塊,分段送風箱內無積灰。
      2、檢查所有傳動部分,包括渦輪組,變速箱和前后軸,潤滑情況應良好,變速箱的油位應正常。
      3、檢查變速箱離合器安全彈簧的松緊程度和保險銷的大小是否合適。
      4、檢查煤斗弧形閘板,煤層閘板和煤層厚度指示裝置等是否靈活完好。
      5、啟動爐由慢到快試運轉,檢查爐排片是否平穩移動,無卡住或急跳現象。
      (二)點火
      1、將煤閘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爐排前部鋪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鋪木柴,舊棉紗等引火物,在爐排中后部鋪較薄爐灰,防止冷空氣大量進入。
      2、點燃引火物,緩慢轉動爐排,將火送到爐膛前部約1~1.5米后,停止爐排轉動。
      3、當前拱溫度逐漸升高到能點燃新煤時,調整煤層閘板,

      -- --
      保持煤厚度為70~100毫米,緩慢轉動爐排,并調節引風機,使爐膛負壓接近零,以加快燃燒。
      4、當燃煤移動到第二風門處,適當開啟第二段風門,在繼續移動到第三、四風門處,依次開啟第三、四段風門。移動到最后風門處,因煤已基本燃盡,最后的風門視燃燒情況確定少開或不開。
      5、當底火鋪滿爐排后,適當增加煤層厚度,并且相應加大風量,提高爐排速度,維持爐膛負壓在2~3毫米水柱,盡量使煤層完全燃燒。
      (三)燃燒調整
      1、 調整煤層厚度: 對不粘結的煙煤層度約為80~140毫米,對粘結性強的煙煤厚度約為60~120毫米。煤層厚度適當時,應在距煤閘板后200~300毫米處開始燃燒,在距擋渣鐵前400~500毫米處燃盡。
      2、調整爐排速度,爐排速度應經過試驗確定,正常的爐排速度,應保持整個爐排面上都有燃燒的火床,而在擋渣鐵附近的爐排面上沒有紅炭。當鍋爐負荷增加時,爐排速度應適當加快,以增加供煤量,當鍋爐負荷減少時,爐排速度應適當降低,以減少供煤量。
      3、調整爐膛通風:在正常運行時,爐排各風室風門的開度,應根據燃燒情況及時調節,在爐排前后兩端沒有火焰處,風門可以關閉;在火焰小處可稍開;在爐排中部燃燒旺盛要大

      -- --
      開。但調整的幅度不宜太大,并要維持火床的長度占爐排有效長度的四分之三以上。
      (四)正常停爐
      1、關閉煤斗下部的弧形擋板,待余煤全部進入煤閘板后,放低煤閘板,使其與爐排面之間留有30~50毫米縫隙,保證空氣流通,避免燒壞閘板。
      2、降低爐排轉動速度,減少送風和引風,當煤全部轉到煤閘板后300~500毫米,停止爐排轉動,但需要保持爐膛適當負壓,以冷卻爐排。
      3、當爐排上沒有火焰后,先關閉送風機,打開各風室風門,再關閉引風機,使鍋爐自然通風,煙氣經省煤器的旁路煙道排出。
      4、當煤燃盡時,重新轉動爐排,將灰渣除凈。繼續空轉爐排,直至爐冷卻為止。
      (五)緊急停爐
      1、立即停止給煤,并將爐排前面剩余的煤扒出,關閉送風機,打開翻灰板和渣斗門。
      2、將爐排速度開至最大,使爐排上的燃煤全部落入渣斗。并用水澆滅。
      3、打開各風室風門,關閉引風機,使鍋爐自然通風。
      4、繼續轉動爐排,直至爐排冷卻為止。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