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大范圍停風事故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作者:佚名 2011-03-10 19:24 來源:本站原創
      大范圍停風事故應急避險演練方案

      礦井主要通風機擔負為礦井井下輸送新鮮空氣、排除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創造良好作業環境等任務,礦井主要通風機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是停風,礦井停風事故原因主要有機械故障、供電故障和操作故障;礦井停風后,井下容易發生人員窒息、瓦斯聚集及火災等傷害。

      1 事故特征

      1.1機械故障

      礦用主要通風機屬于大型設備,由于主要通風機運行過程自身機械設備原因導致停車事故,一般有過流、超溫、軸承老化,扇葉變形,及風機吸入異物,物體脫落等等;或者主要通風機保護起作用,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由于維護不當、機械老化等。一般主要通風機發生機械故障時出現聲音異常、軸承溫度及油溫升高、主要通風機負壓發生波動,冒煙、有異味等特征。

      1.2供電故障

      礦用主要通風機采用兩趟6000V高壓供電,供電故障一般有降壓站跳閘或主線路原因造成的停電、電壓波動或者配電盤故障等造成,由于供電原因造成的停車事故占主要通風機停車事故中的絕大多數。供電故障一般多發生在夏季用電高峰、雷雨天氣及冬季風雪天氣。發生供電故障時,主要通風機會出現電壓、電流波動、忽大忽小等。

      1.3人為操作故障

      人為操作故障指由于人的誤操作導致主要通風機停車的事故。誤操作包括人員對于主要通風機起車、倒臺、停車操作程序不熟練或者檢修過程中出現的其它人為故障。

      1.4通風系統堵塞

      由于主要回風或進風巷道 發生冒落,造成巷道斷面堵塞,風流斷流。

      2.應急避險組織與職責

      2.1應急避險組織

      礦成立大范圍停風事故應急避險自救領導小組,作為單位應急避險的最高決策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有關副總工程師、業務部室負責人,安全通風部有關人員,救護隊隊長、衛生所所長、供銷質檢站站長等。

      2.2應急避險領導小組職責:

      (1)、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制定、批準礦井大范圍停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避險演練措施

      (2)、告知從業人員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避險演練措施,督促各單位對干部職工進行應急避險演練措施貫徹學習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3)、發生事故后,立即組織自救,防止事故擴大,將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4)、根據事故情況及應急自救程度,對搶險救災方案進行決策指揮,確定相應報警級別和應急救援級別,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問題進行裁決和緊急處理。

      (5)、指揮、調度礦井大范圍停風事故救護,醫療工傷搶救,后勤支援等工作,調度解決搶險救災所需資金和救災物資。

      (6)、督察應急避險演練人員的行動,保護現場搶救和現場以外其他人員的安全

      (7)、對事故善后、單位秩序維護、事故的調查處理、恢復生產等工作進行檢查和督促落實

      (8)、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

      3應急避險演練

      3.1事故應急避險演練程序

      3.1.1事故報告

      (1)發生事故后,現場工作人員要根據發生的事故類別及現場情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2)調度員接到事故匯報后,電話通知應急自救領導小組和有關單位,立即組織現場自救。

      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組長在組織現場自救的同時,應向上級應急救援組織匯報,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3.1.2應急響應

      應急自救領導小組接到匯報后,立即組織現場自救,并參照有關標準,迅速作出判斷,確定報警和相應應急救援級別。如果事故較小,不足以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則發出“預警”報警,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變化;如果事故較大,預計事故單位難以控制,則立即發出“現場應急”報警,向上級應急救援組織匯報,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命令。

      3.1.3現場指揮

      發生事故后,由應急避險演練自救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人員進行恢復生產工作。當采取應急自救避險演練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態的發展或出現事故蔓延時,應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

      3.1.4應急結束

      (1)應急避險演練結束后,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應急避險演練.自救領導小組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

      (2)應急避險演練結束后,由應急避險演練自救領導小組組織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并實施。

      (3)應急避險演練結束后,應急人員撤回本單位,應急避險演練自救領導小組組織專業人員對應急進行總結評審。

      3.1.5后期處置

      (1)生產技術部門負責事故后期的損失評估和生產秩序恢復。

      (2)善后處理部門負責事故后期的善后賠償、影響消除。

      (3)安監部門負責事故后期對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的評估及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3.2.1事故發生后的應急避險演練措施

      (1)主扇司機發現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立即啟動備用主扇,若備用主扇也啟動不了,立即向調度匯報,向隊里匯報,并在崗位上待命。

      (2)調度室接到主要通風機停運消息后,執行以下程序。

      1.指揮部通知撤人順序:采煤隊己16-17-24381采面人員→己三煤柱采面人員→己16-17-21012探巷作業人員→己一東保邊人員→其它地點人員。

      2.井下工作人員接到指揮部《礦井大范圍停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開始命令后,立即向當班負責人匯報,當班負責人立即安排停止工作,清點并帶領本工作面人員迅速沿避災路線撤到“二調”附近的己一軌道大巷中。

      采掘工作面人員在撤離以前,當班負責人要安排局扇司機留下看管風機,并安排機電工切斷采掘工作面除局扇以外的所有電源,開關手把打至零位。

      采掘工作面當班負責人在組織人員撤離時,將沿途為本工作面服務的皮帶司機、溜子司機、維修人員、瓦檢員等一同撤出。

      3.己三、己四主皮帶巷皮帶司機由指揮部電話通知撤離。

      4.救護隊員負責,按照指揮部的指令,人工搜索和通知己四總回、己四東、西翼專回、己三里段及己三軌道巷、己一保邊地區等處的單崗作業人員撤離。救護隊員搜索線路如下:

      第一組:己16-17-己三煤柱三采面→己四總回風巷→己四西翼專回→己三專回→己三軌道巷→“二調”匯報

      第二組:己三煤柱二采面→己三軌道巷→己三皮帶巷→“二調”匯報

      第三組:己一保邊軌道巷、皮帶巷→二聯巷→己一保邊皮帶巷→“二調”匯報

      救護隊員返回“二調”向指揮部匯報搜索結果時,要匯報清搜索人員的位置、人員單位和人數。

      救護隊員每2人一組,提前到達“二調”,并向指揮部匯報到崗情況。接到指揮部命令后,前往上述地點搜尋人員。

      5.各單位人員撤到指定地點后,由當班負責人負責向指揮部匯報撤人情況(出勤人數,撤離人數,含沿途帶出人員)。瓦檢員撤到“二調”后,要親自向指揮部匯報。匯報后,采掘隊當班負責人、機電工和瓦檢員在“二調”待命,其它人員可根據指揮部的命令撤離升井。

      6.演習期間,局扇司機、變電所配電工、大泵工、井底信號工、火藥庫看庫工、暗斜井和己四軌道下山絞車司機堅守崗位,不準撤離。

      7.從當日規定時間開始,副井口停止人員入井。待演練結束,得到指揮部“同意入井”的命令后,方準恢復人員入井。特殊人員入井,需持調度室簽發的“特別入井證”。安全通風部派人到副井口督查。督查人員必須提前到崗,并向指揮部匯報。

      (3)模擬開(關)斜井口、副井口風門措施

      機電運輸隊負責模擬開(關)斜井口、副井口風門,以模擬實現自然通風和恢復全風壓通風。具體要求:

      1.接到指揮部“演練開始,模擬操作自然通風”的命令后,立即安排人員分別到斜井口、副井口,模擬打開斜井口、副井口的風門(注意:不實際操作),然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

      2.接到指揮部“模擬關閉斜井口、副井口風門,恢復全風壓通風”的命令后,立即安排人員到斜井口、副井口,模擬關閉風門,然后立即向指揮部匯報。

      (4)模擬關閉擋水墻閥門措施

      演練期間,由救護隊員負責,按照指揮部的指令模擬關閉戊一軌道巷、戊三軌道巷、己一軌道巷、己一皮帶巷、己二配風巷等處擋水墻的閥門。救護隊員每2人一組,共分2組。

      第1組:戊一軌道巷、戊三軌道巷。

      第2組:己二配風巷、己一軌道巷、己一皮帶巷。

      救護隊員要提前到達“二調”匯報待命。接到指揮部“模擬關閉擋水墻閥門”的指令后,立即前往指定地點。到達指定地點模擬操作后,再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待演習結束后,模擬恢復擋水墻閥門開啟。

      (5)模擬礦井送電措施

      模擬送電操作:即配電工在接到指揮部命令后,檢查一遍相關設備,在大腦里默想一遍送電操作程序,然后向指揮部匯報“模擬送電操作完畢”。注意:模擬演練,嚴禁實際進行停送電操作。

      1.模擬恢復送風、送電操作程序

      (1)地面變電所模擬進行送電操作,使全礦處于合閘狀態;

      (2)模擬恢復中央主扇電源。主扇司機模擬開啟主扇,恢復礦井通風;

      (3)由上級往下級,逐級模擬恢復井下各變電所、采掘工作面供電:

      ①模擬恢復一水平中央變電所供電;

      ②模擬恢復二水平中央變電所供電;

      ③模擬恢復己三水泵變電所→己三1#變電所→己三移動變電站供電;

      ④模擬恢復己一1#變電所供電;

      ⑤檢查瓦斯后,瓦斯不超限時,模擬恢復各掘進工作面局扇供電;

      ⑥恢復各采掘工作面供電。

      (6)瓦斯檢查及模擬恢復掘進工作面送風措施

      1.接到指揮部命令后,瓦斯檢查員、各采掘隊跟班干部及機電工一同到采掘工作面檢查有害氣體情況。先檢查掘進工作面,后檢查采煤工作面。每個工作面檢查完畢后,瓦檢員要及時用本工作面的電話向指揮部匯報,然后與機電工一起到相應變電所匯報,有害氣體不超限時,辦理簽字手續,模擬恢復掘進工作面供風,然后恢復采掘工作面供電。

      (7)模擬排放瓦斯措施

      安全通風部根據瓦斯涌出情況,制定瓦斯排放措施,組織救護隊員進行模擬排放。模擬排放人員要到達排放現場,然后,由現場排放指揮用現場電話向指揮部匯報“模擬排放結束”。

      (8)井下人員清點、統計措施

      1.接到指揮部命令后,礦燈房和井口信息中心立即清點演練開始時井下人數,清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

      2.井下各單位當班負責人撤離時要清點人數,撤到指定地點后,及時向指揮部匯報撤出人數。指揮部負責統計、核對。

      3.各隊值班干部負責統計核實本單位的入井、升井人數,并向指揮部匯報。

      (9)其它安全措施及要求

      1.演練指揮人員要熟悉演練方案,做到指揮沉著,指令清晰、明確。

      2.各單位要對演練工作高度重視,認真組織,保證演練工作順利進行。

      3.各采掘單位要合理安排演練當班工作量。演練當班必須有隊干部跟班負責演練工作,保證演練工作按時有序進行。

      4.為使更多的職工參加演練,采掘工作面人員不準提前撤離或升井。此項工作由各單位當班負責人負責。

      5.演練前,各單位要組織職工認真學習本演練方案、礦井災害預防計劃和作業規程,熟悉避災線路。

      6.演練期間,安全通風部派人分別在己四軌道中片盤、己三皮帶巷1#進風上山口、“二調”等處督查人員撤離情況,監督各單位是否組織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并記錄各單位撤出人數、帶班人員姓名等。督查人員必須提前到崗,并向指揮部匯報。

      8. 救護隊提前,將參加演練的人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報指揮部。

      9.供電隊負責將所有掘進工作面的電話前移到放炮警戒位置,并向指揮部匯報。

      3.2.2、避災路線

      (一)己四采區

      1. 己16-17-己三煤柱三采面人員→己16-17-己三煤柱中機巷→24002聯巷→己四總回巷→己四軌道上山→“二調”

      2.其它人員通過聯巷、上山等,就近進入己四總回巷→己四軌道上山(或己四皮帶上山)→“二調”

      (二)己三采區

      1.己三煤柱二采面人員→煤柱機巷→己三1#進風上山→己三皮帶巷→“二調”

      2.己三采區其它人員通過聯巷、上山等,就近進入己三皮帶巷→己三皮帶巷→“二調”

      (三)己一保邊采區所有人員→己一保邊皮帶巷→己一軌道大巷→“二調”

      4 注意事項

      4.1應急搶險人員應按規定佩帶符合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

      4.2應采購國家指定的專業廠家生產的搶險救援器材,要嚴格采購、入庫、存放過程及使用前的檢驗驗收關,并按規定使用。

      4.3制定的應急救援對策或措施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事前要經過演練。

      4.4現場自救互救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損失。

      4.5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避險演練方案的宣傳、貫徹、學習和演練,演練結束后,領導小組對方案的適用性和搶險人員的能力進行評審。

      4.6應急救援結束后,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對本次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