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礦集團鄂莊煤礦持續推進安全生產穩定發展
作者:趙婧 尹雪峰
2011-03-04 09:54
來源:www.ychlsm.com
新礦集團鄂莊煤礦聚力實施礦井科技能力提升工程,通過持續不斷開展系統優化和裝備革新,以科技能力提升帶動安全生產提速,礦井生產能力保持了持續穩定,企業經濟效益連續十年保持了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
在礦井大的系統規劃中,該礦立足安全生產能力的本質提升,實施了“三化升級”計劃。推進采掘機械化升級。不斷推廣應用新裝備,力爭在今年實現三個采煤工作面全部使用綜采機,礦井綜采機械化水平達到100%。半煤巖巷道長度超過300米以上的全部使用綜掘機,綜掘機全部使用液壓臨時支護,提高礦井掘進水平。推進輔助運輸系統升級。繼續推廣使用單軌吊機車,將礦井207采區建設成為單軌吊網絡化采區,在此基礎上,調研使用大功率、高效能、低污染的新型內燃機車,撤除-530水平架線,進一步優化運輸系統。推進生產系統自動化升級。計劃投資300萬元,完成礦井主運皮帶運輸系統自動化控制改造;投資50萬元,進行主井底、二采集運巷皮帶自動化改造,實現主井底、二采集運巷皮帶遠程檢測、監控;投資80萬元,進行二采變電所自動化改造,實現變電所遠程檢測、監控;完善-300泵房、-530泵房自動化系統改造,實現泵房無人值守。
此外,該礦還按照要求,高標準實施了以礦井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礦井通信聯絡系統為主要內容的“六大系統”科技提升工程。投入資金53.01萬元,安設甲烷傳感器35個、溫度傳感器7個、煙霧傳感器7個、監測分站15個、監測線11500米、接線盒170個、瓦斯斷電儀12臺,在地面安裝了一臺5L-40/8型往復式空壓機,井下-300水平、-530水平安裝3處壓風機站,7臺螺桿式壓風機,保障了通防安全。投入資金14.05萬元,安設了人員定位系統。為入井人員全部配備了額定防護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自救器,還擬投入400萬元,在距離各采掘工作面1000米的范圍內建設4個避難硐室。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員較集中的地點設置了供水閥門,保證各采掘作業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實現提供應急供水的要求。為建設完善礦井通信聯絡系統,該礦立足在災變期間能夠及時通知人員撤離和實現與避險人員通話的需求,在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采區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區、水平最高點,安設了應急電話。井下避難硐室、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設立了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確保了應急通訊。
為進一步提升礦井機電保障能力,他們還積極與科技院校合作,開展科技攻關。去年,該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共同研制應用了礦井中壓電網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和低壓接地選線裝置,并在礦井中央變電所、-300、-500中央變電所安裝使用。該裝置具有可靠性高和速動性特點,能在100ms內準確地選出接地故障線路,縮短了配電工查找事故影響生產的時間,提高了供電安全可靠性,被山東省煤監局作為煤礦安全生產先進實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此文章是使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匿名投稿系統投稿
在礦井大的系統規劃中,該礦立足安全生產能力的本質提升,實施了“三化升級”計劃。推進采掘機械化升級。不斷推廣應用新裝備,力爭在今年實現三個采煤工作面全部使用綜采機,礦井綜采機械化水平達到100%。半煤巖巷道長度超過300米以上的全部使用綜掘機,綜掘機全部使用液壓臨時支護,提高礦井掘進水平。推進輔助運輸系統升級。繼續推廣使用單軌吊機車,將礦井207采區建設成為單軌吊網絡化采區,在此基礎上,調研使用大功率、高效能、低污染的新型內燃機車,撤除-530水平架線,進一步優化運輸系統。推進生產系統自動化升級。計劃投資300萬元,完成礦井主運皮帶運輸系統自動化控制改造;投資50萬元,進行主井底、二采集運巷皮帶自動化改造,實現主井底、二采集運巷皮帶遠程檢測、監控;投資80萬元,進行二采變電所自動化改造,實現變電所遠程檢測、監控;完善-300泵房、-530泵房自動化系統改造,實現泵房無人值守。
此外,該礦還按照要求,高標準實施了以礦井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礦井通信聯絡系統為主要內容的“六大系統”科技提升工程。投入資金53.01萬元,安設甲烷傳感器35個、溫度傳感器7個、煙霧傳感器7個、監測分站15個、監測線11500米、接線盒170個、瓦斯斷電儀12臺,在地面安裝了一臺5L-40/8型往復式空壓機,井下-300水平、-530水平安裝3處壓風機站,7臺螺桿式壓風機,保障了通防安全。投入資金14.05萬元,安設了人員定位系統。為入井人員全部配備了額定防護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自救器,還擬投入400萬元,在距離各采掘工作面1000米的范圍內建設4個避難硐室。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員較集中的地點設置了供水閥門,保證各采掘作業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實現提供應急供水的要求。為建設完善礦井通信聯絡系統,該礦立足在災變期間能夠及時通知人員撤離和實現與避險人員通話的需求,在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采區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區、水平最高點,安設了應急電話。井下避難硐室、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設立了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確保了應急通訊。
為進一步提升礦井機電保障能力,他們還積極與科技院校合作,開展科技攻關。去年,該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共同研制應用了礦井中壓電網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和低壓接地選線裝置,并在礦井中央變電所、-300、-500中央變電所安裝使用。該裝置具有可靠性高和速動性特點,能在100ms內準確地選出接地故障線路,縮短了配電工查找事故影響生產的時間,提高了供電安全可靠性,被山東省煤監局作為煤礦安全生產先進實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此文章是使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匿名投稿系統投稿
上一篇:陶二礦采二區安全生產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