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鉆機安全操作規程
作者:mkaq
2010-10-18 18:18
來源:本站原創
深孔鉆機安全操作規程
1,鉆機定位,必須安設計方位、坡度定位。連接氣路、水路。
2,將鉆桿用風吹干凈(預防鉆桿孔被堵塞),接頭清理干凈,并涂黃油脂。
3,將沖擊器(鉆頭),鉆桿裝在滑架上。
4,開孔:先以較小的沖擊功或推進力鉆進,以便于鉆頭的定位。給予適當的水量以減少粉塵。
5,鉆孔:當釬頭鉆進10公分時,全風門沖擊,加大推進力,進入正常鉆孔。
6,換鉆桿:當一根鉆桿打完后,將渣吹出,停止轉動和沖擊,扳動卡行手柄至卡緊端,馬達倒轉,將接頭拆開,上另一根鉆桿如此循環。連續工作。
7,卸桿:鉆孔完成后,用卡釬器卡緊鉆桿,倒轉,拆下接頭,用叉子叉進鉆桿固定在回轉機上,松開卡釬器,后退至終點,卡緊鉆桿,倒轉,將一根鉆桿取下,如此循環,將全部鉆桿卸下。
8,卸完鉆桿、鉆頭,再卸橫軸、立柱,最后移位
注意事項
1,隨時注意檢查油路,氣水路各部分螺釘,螺帽,接頭的連接情況。立柱,橫軸的牢固情況。
2,鉆孔時不允許反轉,以免鉆桿脫扣。
3,機器在短時間內停止工作時,要給于少量壓力,避免泥沙侵入沖擊器內部,若在較長時間內停止工作時,需將沖擊器退到距孔底1—2米處固定。
4,工作中應該注意沖擊器的聲音和機器運轉情況是否正常, 發現不正常現象。立即停機檢查。
5,接新鉆桿時,注意桿內清潔,以免沙土進入沖擊器損壞機件。
6,在液壓油加入油箱時,一定要保證油及油箱的清潔和干凈。
7,每個工作班結束時,都必須把機器表面污染清除干凈。
8,嚴禁在工作表面大拆大御(拆成組件便于搬運的情況例外)以免丟失零件和損壞零件的關鍵部位。
9,回轉機用黃油潤滑。
10,繩輪處用黃油潤滑,每周加油一次,滑倒每天加油一次。
11,在換鉆桿或卸鉆桿時,必須將卡釬器卡好,以防飛出傷人。
常見故障處理。
1沖擊器不響 : 常見的有四種:
伐片打壞
釬頭尾部打壞碎楂進入剛缸體卡住錘體。
排氣孔被巖粉堵住
(4)向下鑿巖時孔內積水多,排氣阻力大沖擊器不易啟動。
處理方法:發現沖擊器不響時,先按第四種原因檢查,檢查的方法是將沖擊器提升一段,減少排氣阻力,將水吹出一部分,再慢慢推向孔底,若此法不靈時,則很可能屬于前三種原因,需將沖擊器提出孔外卸下清洗或更換零件。
2卡鉆: 除復雜地形卡鉆外,常有以下情況。
(1),釬頭斷翼。
(2),新換鉆頭直徑比原來的大。
(3),機器固定不好而發生位移或礦壓大造成鉆孔變型。
(4),鑿巖時孔口或孔壁掉落石快,或遇到大裂隙和溶洞。
(5),遇見破碎帶,巖粉排不出來。
(6),操作失誤或長時間停鉆,沒有吹凈巖粉或沒有提出鉆頭
到一定位置。
處理方法:就目前釬頭的強度,斷翼已基本杜絕,一旦遇有特殊情況,可用一段直徑與孔徑差不多的無縫管,里面裝滿黃泥或瀝青,與鉆桿連接送入孔底,將底孔的斷翼沾出來,打撈前先將孔底的巖粉吹凈。
遇到后五種卡鉆情況時,比較嚴重的是鉆具提升不起,放不下去,回轉機不轉,沖擊器不響,此時只有外加扭矩幫助提升,使鉆機回轉。后邊給氣邊提升。
3,斷鉆桿:
多數是由于用的時間長,鉆桿壁與孔壁摩察變薄而造成斷桿。故經常檢查鉆桿狀態(變形或變薄)。已經斷在孔內的鉆桿,可用公錐打撈。
錨桿機操作規程
1,熟悉錨桿機性能、熟悉施工環境和施工要求。
2,連接好氣路、水路(連接前先將氣管、水管沖洗30秒)。
3,水壓、氣壓符合要求,機油要20號或30號。
4,鉆孔前先不裝鉆桿,升起降下支腿三次。
5,檢查鉆桿是否直 ,是否會使機振動;鉆桿是否堵塞, 鉆頭是否鋒利,鉆頭不鋒利將影響鉆孔速度。
6雙腳吃住力,防止鉆機扭矩載荷增大時失去平衡。
7插好鉆桿,慢慢升起鉆機,直到即將接近頂板。注意氣腿的供氣不要太大,如果氣腿升高過快,將不僅頂彎鉆桿,還會造成事故。
8鉆機鉆進后打開水路控制把,按巖石硬度調整轉速和推進速度
9完成鉆孔后關閉供水開關,氣腿縮回 時慢轉馬達,使鉆桿隨鉆機降下。
注意:
1在鉆軟巖時,錨桿機需要最大的速度,較小的推力。
2在鉆硬巖石時,錨桿機需要較小的速度,并增加推力獲得最佳的鉆機速度。
3在泥性巖石中鉆孔時,要注意水壓,若出水少,則應停馬達,沖洗一會再鉆。
4若鉆孔阻力過大,將要卡鉆時,可左右晃動“T”形手把 ,可避免卡鉆。
5鉆角錨桿的斜孔時,鉆機容易振動,定位時要扶穩。
6鉆機作業完成時,靠煤避放好,防止摔碰。
維護與常規檢查:
1鉆桿尾部使用的密封圈型號為φ14×2.65,不裝密封將嚴重漏水。
2檢查漏水現象,必要時更換密封圈。
3將支腿伸到最長,檢查各級連接處有無漏氣。
4排放凈化器中的污染物。
5聽鉆機運行的燥聲,如出現研磨的聲音,應升井更換軸承。
6運行10天應清洗消聲器,如發現消聲海綿中有金屬磨損物,應升井維修,避免更大的損失。
7不能使用熱蒸汽、溶劑、液壓油、乳化油清洗馬達、氣腿。
1,鉆機定位,必須安設計方位、坡度定位。連接氣路、水路。
2,將鉆桿用風吹干凈(預防鉆桿孔被堵塞),接頭清理干凈,并涂黃油脂。
3,將沖擊器(鉆頭),鉆桿裝在滑架上。
4,開孔:先以較小的沖擊功或推進力鉆進,以便于鉆頭的定位。給予適當的水量以減少粉塵。
5,鉆孔:當釬頭鉆進10公分時,全風門沖擊,加大推進力,進入正常鉆孔。
6,換鉆桿:當一根鉆桿打完后,將渣吹出,停止轉動和沖擊,扳動卡行手柄至卡緊端,馬達倒轉,將接頭拆開,上另一根鉆桿如此循環。連續工作。
7,卸桿:鉆孔完成后,用卡釬器卡緊鉆桿,倒轉,拆下接頭,用叉子叉進鉆桿固定在回轉機上,松開卡釬器,后退至終點,卡緊鉆桿,倒轉,將一根鉆桿取下,如此循環,將全部鉆桿卸下。
8,卸完鉆桿、鉆頭,再卸橫軸、立柱,最后移位
注意事項
1,隨時注意檢查油路,氣水路各部分螺釘,螺帽,接頭的連接情況。立柱,橫軸的牢固情況。
2,鉆孔時不允許反轉,以免鉆桿脫扣。
3,機器在短時間內停止工作時,要給于少量壓力,避免泥沙侵入沖擊器內部,若在較長時間內停止工作時,需將沖擊器退到距孔底1—2米處固定。
4,工作中應該注意沖擊器的聲音和機器運轉情況是否正常, 發現不正常現象。立即停機檢查。
5,接新鉆桿時,注意桿內清潔,以免沙土進入沖擊器損壞機件。
6,在液壓油加入油箱時,一定要保證油及油箱的清潔和干凈。
7,每個工作班結束時,都必須把機器表面污染清除干凈。
8,嚴禁在工作表面大拆大御(拆成組件便于搬運的情況例外)以免丟失零件和損壞零件的關鍵部位。
9,回轉機用黃油潤滑。
10,繩輪處用黃油潤滑,每周加油一次,滑倒每天加油一次。
11,在換鉆桿或卸鉆桿時,必須將卡釬器卡好,以防飛出傷人。
常見故障處理。
1沖擊器不響 : 常見的有四種:
伐片打壞
釬頭尾部打壞碎楂進入剛缸體卡住錘體。
排氣孔被巖粉堵住
(4)向下鑿巖時孔內積水多,排氣阻力大沖擊器不易啟動。
處理方法:發現沖擊器不響時,先按第四種原因檢查,檢查的方法是將沖擊器提升一段,減少排氣阻力,將水吹出一部分,再慢慢推向孔底,若此法不靈時,則很可能屬于前三種原因,需將沖擊器提出孔外卸下清洗或更換零件。
2卡鉆: 除復雜地形卡鉆外,常有以下情況。
(1),釬頭斷翼。
(2),新換鉆頭直徑比原來的大。
(3),機器固定不好而發生位移或礦壓大造成鉆孔變型。
(4),鑿巖時孔口或孔壁掉落石快,或遇到大裂隙和溶洞。
(5),遇見破碎帶,巖粉排不出來。
(6),操作失誤或長時間停鉆,沒有吹凈巖粉或沒有提出鉆頭
到一定位置。
處理方法:就目前釬頭的強度,斷翼已基本杜絕,一旦遇有特殊情況,可用一段直徑與孔徑差不多的無縫管,里面裝滿黃泥或瀝青,與鉆桿連接送入孔底,將底孔的斷翼沾出來,打撈前先將孔底的巖粉吹凈。
遇到后五種卡鉆情況時,比較嚴重的是鉆具提升不起,放不下去,回轉機不轉,沖擊器不響,此時只有外加扭矩幫助提升,使鉆機回轉。后邊給氣邊提升。
3,斷鉆桿:
多數是由于用的時間長,鉆桿壁與孔壁摩察變薄而造成斷桿。故經常檢查鉆桿狀態(變形或變薄)。已經斷在孔內的鉆桿,可用公錐打撈。
錨桿機操作規程
1,熟悉錨桿機性能、熟悉施工環境和施工要求。
2,連接好氣路、水路(連接前先將氣管、水管沖洗30秒)。
3,水壓、氣壓符合要求,機油要20號或30號。
4,鉆孔前先不裝鉆桿,升起降下支腿三次。
5,檢查鉆桿是否直 ,是否會使機振動;鉆桿是否堵塞, 鉆頭是否鋒利,鉆頭不鋒利將影響鉆孔速度。
6雙腳吃住力,防止鉆機扭矩載荷增大時失去平衡。
7插好鉆桿,慢慢升起鉆機,直到即將接近頂板。注意氣腿的供氣不要太大,如果氣腿升高過快,將不僅頂彎鉆桿,還會造成事故。
8鉆機鉆進后打開水路控制把,按巖石硬度調整轉速和推進速度
9完成鉆孔后關閉供水開關,氣腿縮回 時慢轉馬達,使鉆桿隨鉆機降下。
注意:
1在鉆軟巖時,錨桿機需要最大的速度,較小的推力。
2在鉆硬巖石時,錨桿機需要較小的速度,并增加推力獲得最佳的鉆機速度。
3在泥性巖石中鉆孔時,要注意水壓,若出水少,則應停馬達,沖洗一會再鉆。
4若鉆孔阻力過大,將要卡鉆時,可左右晃動“T”形手把 ,可避免卡鉆。
5鉆角錨桿的斜孔時,鉆機容易振動,定位時要扶穩。
6鉆機作業完成時,靠煤避放好,防止摔碰。
維護與常規檢查:
1鉆桿尾部使用的密封圈型號為φ14×2.65,不裝密封將嚴重漏水。
2檢查漏水現象,必要時更換密封圈。
3將支腿伸到最長,檢查各級連接處有無漏氣。
4排放凈化器中的污染物。
5聽鉆機運行的燥聲,如出現研磨的聲音,應升井更換軸承。
6運行10天應清洗消聲器,如發現消聲海綿中有金屬磨損物,應升井維修,避免更大的損失。
7不能使用熱蒸汽、溶劑、液壓油、乳化油清洗馬達、氣腿。
上一篇:大黃山煤礦一號井操作規程
下一篇:封孔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