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盤江煤電集團公司山腳樹礦煤塵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作者:佚名 2010-10-09 10:53 來源:本站原創
      盤江煤電集團公司山腳樹礦煤塵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保證在發生煤塵事故時,能夠迅速、有效的開展救援工作,保護企業和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煤礦安全規程》、《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等相關法律法規,編織本應急救援預案
      一、山腳樹礦的基本概況
      山腳樹礦隸屬貴州省六盤水市、屬國有制企業,在職職工人數為3224人,山腳樹礦井位于盤縣斷江鎮中部。本礦井處于盤縣煤田盤關向斜西翼南段,由南采區和北采區兩個生產采區組成。貴昆鐵路盤西鐵路支線,公路(國道)320線均從此通過。礦區南鄰紅果約38公里,距干溝橋34公里,北距六盤水市138公里,此外,礦井交通便利,水柏鐵路已與盤西鐵路支線相連,盤關火車站緊靠礦區煤場。
      二、危險目標周圍應急資源概況
      本礦上級機關集團公司建有盤江煤電集團公司救護大隊,有一個專職直屬救護中隊長期在本礦駐勤,配備救護車輛兩輛,專職救護隊員30多人。
      本礦設有應急救援的專門機構,配備車輛10輛,兼職救援隊員為全體職工,司機10人,器材維修5人,一旦發生事故所有人員可立即召集齊全。
      三、礦井煤塵檢測
      1.懸浮煤塵的測定:采用快速直讀測塵儀測塵。
      2.煤塵積聚的檢測:按照礦井通風質量標準化檢查標準進行檢測,只要出現積塵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m的要求必須及時清除。
      四、礦井煤塵評估
      1.煤礦生產過程中隨著煤被破碎,將會產生大量的煤塵,由于煤被破碎成細小的煤塵后,其表面積大大增大,系統的自由表面能也相應增加,從而提高了煤塵的化學活性,特別是提高了氧化發熱的能力,懸浮在空氣中的煤塵在一定的條件下,遇高溫熱源而發生劇烈氧化反應,并伴有高溫和壓力上升、對周圍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即煤塵爆炸。
      2.煤塵爆炸的條件是煤塵自身具有爆炸性、著火源、空氣中氧氣濃度三個條件,我礦煤塵經重慶煤炭科學研究院試驗鑒定后定性為具有爆炸性,井下任何產生場所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均達到爆炸所需的下限,三個條件中已具備了兩個條件,也就是說如生產場所的浮游煤塵濃度達到爆炸下限以上,只要有著火源就會發生爆炸。
      3.煤塵爆炸后在其沖擊波的沖擊下,沉積的煤塵重新飛揚起來,只要煤塵濃度達到爆炸下限就會被爆炸火焰引爆造成聯鎖爆炸,其破壞性將更大。
      五、防止煤塵爆炸及爆炸傳播措施
      根據評估,山腳樹礦采取以下防止煤塵爆炸及爆炸傳播的措施
      1.防止煤塵積聚措施
      1)、回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和各運輸機巷道的各轉載點、裝車點都必須設噴霧、灑水裝置,并保證經常有水。
      2)、健全防塵機構配齊專職測塵工、洗(刷)塵工,嚴格測塵制度和噴霧灑水制度,做到定期測塵及時清洗粉塵。
      3)、炮采、炮掘工作必須使用水炮泥,掘進工作面全部推廣使用濕式鉆眼。放炮前、后、放炮地點前后20米范圍內都必須灑水滅塵。炮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進工作面沒有滅塵裝置不準進行生產。
      4)、對所有采面進行煤體動壓注水,減少煤塵量。
      5)、按質量標準化要求各采區上、下山、采區進回風石門,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進工作面等,全面安設凈化水幕,逐步推廣自動水幕的使用。
      6)、完善防塵管路系統,主要運輸大巷、運輸石門、回風石門、上、下山必須安設有防塵管道,并按規定每隔50m設置三通閥門,掘進工作面開口前必須先安設防塵水管并按區分片落實到人。確保管路安裝合理,完好齊全。
      7)、機采工作面必須設置加壓噴霧泵,高檔普采、綜掘機機組內外噴霧必須完好、齊全,無內噴霧的機組,外噴霧水壓達不到4.0MPa,不準進行割煤。
      2.杜絕著火源
      1)嚴格執行機電設備檢修制度,杜絕電器設備失爆;
      2)井下放炮必須使用水炮泥,所有雷管腳線、連接線及放炮母線的接頭都必須使用絕緣膠布包好,杜絕爆燃現象;
      3)加強瓦斯管理,杜絕瓦斯爆炸事故
      4)使用阻燃性皮帶、風筒、電纜;盡量選用非著火性輕合金材料避免摩擦火花。
      3.隔爆措施:在每個掘進頭、每個采面、每條石門及每條運輸或通風大巷內均按規范安設上隔爆水槽并按量加足水,定期對隔爆水槽的水進行更換。
      六、監控措施
      1.對全礦綜合防塵系統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與排查,對查出的問題采取強制措施督促整改,未整改達到要求不得生產。
      2.采取獎罰激勵機制,制定隱患責任追究制度、質量標準化檢查辦法及考核制度等,以此強制各單位一把手親自過問,保證綜合防塵措施都得以落實。
      3.定期檢測各生產場所的煤塵情況,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處理。
      七、煤塵事故應急預案
      1.迅速組織撤退災區和威脅區域人員。
      2.立即切斷災區電源。
      3.礦山救護隊員要迅速接近遇難人員,全力以赴積極搶救。在搶救人員的同時,救護隊員必須掌握現場情況,并及時向指揮部匯報:
      ①、查明事故地點、巷道破壞程度。
      ②、查明局扇、通風裝置、電氣設備、水管、壓風管路等被壞情況。
      ③、采取空氣試樣,分析有毒有害氣體的成份和濃度。
      ④、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動方向及其影響范圍。
      4.在搶救遇難人員的同時,如果確認爆炸沒有引起火災,必須對巷道進行通風,盡量增加送入爆炸區的風量,如果爆炸生成的的害氣體可能危及其它人員的安全時,應采取有效辦法,盡快將有害氣體引入回風巷,恢復盲巷通風必須有排放措施。
      5.在采掘工作面發生瓦斯或煤塵爆炸,如果引起殘火源時(衣服和煤塵的陰燃等),必須在加強通風的條件下,撲滅全部火源,以免發生連續爆炸。
      6.遇到爆炸發生在井底車場、主要大巷中,應首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風措施或調整通風系統,避免災區范圍擴大。
      7.要迅速恢復被破壞的通風構筑物,確保礦井通風。
      八、煤塵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應急救援系統組成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原則。為了避免和減少事故的損失,應付緊急情況,礦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系統。
      事故發生時,事故救援預案的實施由應急救援系統來執行完成,應急救援系統分指揮部及專業隊兩大部分組成;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應急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
      1、指揮部組成
      指揮部總指揮:行政礦長 劉碧雁,負責指揮全礦的應急救援工作。
      指揮部副總指揮:礦總工程師 余兆星,負責協助總指揮進行全礦的救援工作。
      指揮部副總指揮:生長副礦長 徐 杰,負責協助總指揮進行全礦的救援工作。
      指揮部副總指揮:安全副礦長 楊興專,負責協助總指揮進行全礦的救援工作。
      指揮部組成:
      成 員:劉碧雁、李柄文、徐 杰、余兆星、楊興專、王國海、沈成林、孔敢年、高守明、戴 泉、楊永祥、祖自銀、朱興華、李 海、高 見、李開澤、楊德金、高明專、云國雄、胡東臣、周實成、董代安、孫應新、于兆全、陳湘慶、魯文禮、于 勇、白 紅
      指揮部全體成員名單及其電話具體如下:
      礦 長: 劉碧雁 3712888(辦) 3712666(宅)
      礦總工程師: 余兆星 3712652(辦) 13885823991(手機)
      礦黨委書記: 李柄文 371996 (辦) 3712696(宅)
      安全副礦長: 楊興專 3712657(辦) 3712401(宅)
      生產副礦長: 徐 杰 3712656(辦) 3712607(宅)
      機電副礦長: 王國海 3712685(辦) 3712268(宅)
      經營副礦長: 沈成林 3712651(辦) 3712889(宅)
      采煤副礦長: 孔敢年 3712657(辦) 13885884693(手機)
      黨委副書記: 高守明 3712657(辦) 3712981(宅)
      礦工會主席: 戴 泉 3712654(辦) 3700856(宅)
      救護大隊隊長: 楊永祥 3712061(辦) 13885848802(手機)
      采掘 副 總: 祖自銀 3712733(辦) 3712293(宅)
      機電 副 總: 朱興華 3712951(辦) 3712823(宅)
      安全 副 總: 馮光其 3712951(辦) 13985373379(手機)
      經營 副 總: 王孝鑫 3712716(辦) 3712908(宅)
      北采區區長: 祖自銀 3712951(辦) 3712293(宅)
      南采區區長: 楊德金 3712711(辦) 3612290(宅)
      技術科科長: 高明專 3712775(辦) 3712426(宅)
      安檢科科長: 高 見 3712746(辦) 3712016(宅)
      工資科科長: 王道勇 3712731(辦) 3712807(宅)
      機電科科長: 云國雄 3712716(辦) 3712680(宅)
      運輸區區長: 胡東臣 3712715(辦) 3712877(宅)
      抽放區區長: 董代安 3712372(辦) 3712911(宅)
      機修廠廠長: 于兆全 3712713(辦) 3712833(宅)
      辦公室主任: 李開澤 3712729(辦) 3712404(宅)
      供應科科長: 孫應新 3712726(辦) 3712986(宅)
      調度室主任: 李 海 3712728(辦) 3712991(宅)
      汽車隊隊長: 余 勇 3712723(辦) 3712028(宅)
      醫院 院 長: 白 紅 3712722(辦) 3712956(宅)
      沿塘派出所所長:魯文禮 3712550(辦) 3712091(宅)
      指揮部設在礦調度,電話:0858-3712588
      2、專業對組成
      事故一旦發生,各專業隊經組織火速趕往現場,在現場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①、通訊隊:確保各專業隊與總調度和指揮部之間通訊和廣播的暢通;
      人數: 6人 隊長:機電科長云國雄 3712716 (辦) 3712680(宅)
      (宅)
      成員:機電科通訊組全體成員。
      器材配備:作業工具。
      ②、搶險隊:公司救護大隊
      在具有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搜尋、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的受傷的人員,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
      人數 :61 隊長:楊永祥 3712061 (辦) (宅)
      成員:公司救護大隊全體人員。
      配備器材:救護車、救護防護服及空氣呼吸器
      ③、運輸隊:負責急救行動中人員、器材的運輸。
      人數:10人 隊長:余 勇 3712723 (辦) 3712862(宅)
      成員:車隊全體成員。
      器材配備:機動車輛
      ④、搶修隊:具有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及時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
      人數: 120 人 隊長: 胡東臣 3712715 (辦) 3712877(宅) 云國雄 3712716 (辦)3712680(宅)、于兆全 3712713(辦) 3712833(宅)
      成員:運輸區全體人員、機電科全體成員、機修廠全體成員。
      器材配備:防護用品、各種檢修工具、搶修配件。
      ⑤、醫療救護隊:負責急救行動中人員的救治。
      人數: 10人 隊長:白 紅 3712722 (辦) 3712956(宅)
      成員:由礦醫院院長負責抽調組成。
      器材配備:擔架、救護藥品
      ⑥、物資供應站:為救援行動提供物資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救援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搶修用配件。
      人數:6人 隊長:孫應新 3712726 (辦) 3712986(宅)
      成員:供應科全體成員。
      器材配備:各種搶險、搶修所需器材。
      (二)、報警和通訊
      ⑴、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
      本礦井下設置報警電話70部,分布在全礦井井下范圍內,以便隨時可與生產調度室聯系。
      ⑵、24小時有效的內部通訊聯絡手段
      礦井在調度室設立統一的報警電話,3712588、3712683,一旦發現頂板災害事故,可通過礦內的所有通訊方式報警。
      ⑶、4小時有效的外部通訊聯絡手段
      急救:120;集團公司安全調度:3703100;集團公司安監局:3700367,3700377;公司直屬救護中隊:3712500
      ⑷、報警和通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①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和相關設施;
      ②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現場人員情況等
      ③事故類型:煤塵;
      ④必要的補充: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三)、現場搶險
      發生煤塵事故各專業隊的任務有:
      1)救護隊搶救遇險人員,對充滿爆炸煙氣的巷道恢復通風,搶救人員時清理堵塞物,撲滅因爆炸而產生的火災。
      2)醫療隊到井口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受傷人員。
      3)治安隊迅速到各個井口設置警戒,防止其他人員進入井下,維持礦區治安,疏通運輸路線。
      4)安全、技術部門進行現場調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5)密切注視事故發展和蔓延情況,如繼續擴大,立即向公司救護大隊請求支援。
      (四)、應急方案
      發生煤塵爆炸事故時
      1)首先確定事故發生位置,通過監測察看事故點鄰近區域瓦斯及通風情況,若事故造成風流逆轉則必須立即啟動全礦的反風系統實行壓入式通風。
      2)在現場受傷人員較多,受傷者病情不能完全確診的情況下,應該在總指揮部的統一協調下,盡量多安排運輸隊和醫療救護隊人員進入現場,同時在現場積極開展現場自救。當現場發現有死亡事故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⑴死亡事故發生時應立即向公司勞動、安全監察、公安、工會等部門進行匯報。如有必要,建議治安隊采取必要行動控制現場秩序。
      ⑵在知道有人失蹤,其他人與他聯系不到時應進行搜救。
      ⑶當死亡人數不能確定時,由治安隊在現場負責清點人數。沒有到達集合區人員的名單應及時上報給應急救援指揮部。
      3)一旦事故情況得到控制,應急救援指揮部可降低事故級別,指示重新進入和恢復行動。
      (五)、條件保障
      1.器材:井下煤塵事故應急救援中的器材準備由供應科具體進行采購,應以滿足救援中的現場實際需要為標準。救援器材平時的保管、存儲和保養由供應科具體負責,救護隊協助并做保養中的技術指導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⑴通訊器材,如對講機、救援現場廣播等。⑵救援防護器材,包括救援人員的防護衣、防毒面具、防腐手套、鞋子、搶修工具、頭盔,救援人員專用服裝等。⑶救援器材,指救援現場應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設備。
      2.救援經費:
      救援經費應由平時救援訓練金費和救援行動金費組成。在制定資金使用計劃時必須確保應急救援金費的來源、額度。
      3.人員:
      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救援隊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進行組織。領導機構人員應有一定權威并熟悉本企業系統情況,有一定災害治理經驗,以確保迅速、正確做出判斷和決策。
      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人員負責救災情況的聯絡及指令的傳達,保證領導機構同各小組之間,本企業與上級和兄弟單位之間信息的及時準確溝通,完成調度、匯報、通告、求援工作。
      專業救災隊伍是處理緊急事故的快速反應突擊隊,負責事故中心地帶的搶救和滅災工作,應有完善的裝備和嚴密的組織。
      根據緊急事故組成人員的工作需要和特點,應急計劃中應對其人選作出具體安排。
      4、建立相關制度:
      ⑴、值班制度:應急救援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實行24小時值班。
      ⑵、檢查制度:結合生產情況,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檢查活動。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
      ⑶、例會制度:每周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主題例會。由指揮部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參加,匯報上階段的安全生產和救援工作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⑷、總結評比制度:在每月、季度、年開展救援評比工作。在評比工作中注意總結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在每次應急救援工作完成后,進行工作經驗總結
      (六)培訓和演練
      1.培訓
      根據接受培訓人員的不同,選擇不同重點,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的確定可參照以下內容:
      1)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內容
      ⑴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
      ⑵對待各種事故如何處理;
      ⑶自救與互相救護的能力。
      2)對各種應急救援專業隊的培訓
      ⑴各種器材、工具的技能與知識;
      ⑵任務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務;
      ⑶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
      3)對群眾的培訓
      ⑴具有哪些危險隱患;
      ⑵各種信號的含義;
      ⑶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
      ⑷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
      2.訓練和演習
      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訓練成果匯報演習。平時注意嚴格組織管理、加強業務訓練。深入可能發生事故的區域,熟悉情況;在訓練中檢查應急救援預案的落實情況。
      (七)預案管理
      1、預案的更新及修正
      1)本預案應依據各次演習結果加以評估,以確定本預案的有效性,并作相應修改。
      2)事故發生后,應立即評估預案的有效性,并作相應修改。
      3)當關鍵應急人員發生變化時應立即修訂。
      4)原則上本預案每三個月核查一次,以改進和完善其應急功能完整性和實用性,注意核查易隨時間而改變的內容,若應急機構、電話號碼、聯絡人、應急器材及放置地點等。
      5)本預案的更新與修訂由安監科負責。
      6)本預案內容若有修改,須經分管副礦長批準。
      7)預案修改后,需發布并告知與本預案相關的機構和人員。
      2、預案存放
      下列場所及人員應備有本文件
      1)總指揮;2)副總指揮;3)副總;4)應急小組成員;5)炸藥庫;6)南北采區:7)礦調度室;8)保衛科;9)供應科;10)技術科;11)運輸區;12)機電科;13)車隊:14)公司有關領導;15)救護大隊。
      (八)附件
      1、礦區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圖。
      2、本年度救災計劃。
      3、安全、救護、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分布圖。
      5、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
      6、報警電話分布圖。
      7、緊急疏散與避災路線示意圖。
      8、外部救援單位聯系電話。
      9、集團公司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10、政府機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