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窗效應”談煤礦安全管理
作者:佚名
2010-09-01 17:29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一些不良風氣、違規行為就會滋生、蔓延。
在煤礦安全生產中,這種“破窗效應”屢見不鮮、俯拾即是。井下風筒爛了一個小洞,許多人都會看見,如果不及時修補,洞會爛地更快更大。嚴重者會有人在另外的地方弄出更多的洞。綜采工作面上的防護網是為了防護矸石傷人安設的,如果一處破了不及時修補,破洞將會更大,更有可能發生事故。筆者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路上有一塊石頭,第一個騎自行車人看見了,小心翼翼地繞了過去,第二個、第三個……都同樣繞過去了。這就跟我們井下的安全設施、生產設備等遭到損壞后,一些職工看到后不聞不問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筆者以為,煤礦要想防止“破窗效應”,首先應該培養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這一點至關重要。窗戶破得大小暫且放到一邊,如果是自己的,他們會怎樣做?肯定不會不聞不問,更不會再去破壞。除非是憨子或精神病患者,要么是耍酒瘋。我們煤礦要想避免“破窗效應”,第一要務絕對不能放在對違章違紀者的處罰上。處罰只能是一時,而不能治根。如果職工們都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主人,他們發現“破窗”時還會無動于衷嗎?我想不會的。反之,處罰的越重,他們對企業的對立越大。其次,應當提前對“破窗”和好窗劃好詳細的責任區。這一點也很簡單,只要劃分好責任區,誰的責任區里有“破窗”,誰負責修補,哪還會有“破窗”,如果責任不清,相關單位或個人互相在“破窗”后互相踢皮球,“破窗”修補好的時間將會拖得更長。一旦發現“破窗”,無論是誰弄破的,承包責任者應該及時修補好,絕對不能以種種借口不去修補或延長修補時間。
作者單位:安徽淮北礦業集團桃園煤礦綜采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