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46家景區、21家星級飯店由煤炭企業投資
作者:佚名
2010-09-01 08:43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山西省晉城市人民政府日前出臺《晉城市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項目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鼓勵各企業加大向旅游產業的投資開發力度,支持相關旅游業做強做大。
這一《辦法》是晉城市政府近年來出臺的眾多扶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之一。晉城發揮因煤而聚的特有資本優勢,積極引導以煤礦產業為主的礦山產業向地面轉移,加快產業轉型,推動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強市轉型,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
據了解,2009年,晉城共接待游客880.1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3.71億元,占全市GDP的10.5%。
“旅游業已成晉城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興產業,通過培育,未來有望成為晉城城市轉型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晉城市副市長李章宏說。
28.14億元投向旅游業
上世紀末,晉城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發展旅游業作為全市主導產業之一大力發展,并明確提出從2003年到2005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的貸款貼息,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和重點景區的開發建設,極大地拉動了社會各界投資開發旅游的熱情。2005年,晉城市又出臺“地下轉地上、一礦帶一業”的政策,鼓勵煤礦企業投資開發旅游、農業等領域,實現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澤州國營三八煤礦響應號召投資1.2億元開發建設玨山景區,2008年玨山的門票收入相當于上一年的7倍;蘭花集團投資5億元開發的王莽嶺景區,如今已成為晉城市旅游業的新王牌。
截至目前,晉城市各界投入旅游行業的資金已達28.14億元,晉城市獨辟蹊徑,走出了一條“煤企興旅”的旅游發展之路。
“以煤炭促旅游的模式,晉城在全省應該是做得最好的。”李章宏說,“晉城旅游業已成為山西的亮點,成為山西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新興產業,基本可以構筑成產業體系的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晉城人的共識。
晉城煤炭資源豐富,無煙煤儲量占全國的1/4以上,年產量占全國的近1/2。在初期的經濟建設中,人們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紛紛把煤炭從綠水青山中挖出來,實現了晉城連續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
但隨著資源的枯竭、生存環境的破壞,大家都在思考煤挖完了怎么辦?企業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晉城的旅游資源同煤炭資源一樣豐富。愚公移山、神農躬耕等眾多神話傳說都發生在晉城,底蘊深厚的文化遺存和峻險奇秀的自然風光幾乎遍布全市。晉城有“早期古建博物館”美譽,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是全國重要的文物大市,周邊鄭州、洛陽、運城等城市有人口近4000萬,旅游市場潛力巨大。
“晉城除煤炭外,最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就是地面豐富的旅游文物資源。只有擴大旅游經濟總量,才能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李章宏說。
蘭花集團投資開發王莽嶺,就是在煤炭形勢一片大好的2003年。山西蘭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王莽嶺董事長焦定國說:“對山西來說,現在正經歷一場轉型,經濟重心漸漸從黑色的煤炭轉向綠色的旅游。”
近年來,皇城村也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煤炭和旅游資源優勢,通過三次轉型,現已建設成為集煤炭、煤化工、醫藥、旅游、高新技術、物流、觀光生態農業為一體,總資產達9億余元的皇城相府集團,成為全國聞名的小康村。
促進晉城旅游大發展
晉城市各級政府非常注重新興產業的培育,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鼓勵產業轉型發展。在不破壞生態資源和文物保護的前提下,鼓勵各企業依法參與旅游開發建設,鼓勵以資本和旅游資源經營權為連接紐帶,培育旅游企業集團,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政策的鼓勵下,許多資金雄厚的煤炭企業紛紛投資旅游產業,目前,全市有46家景區、21家星級飯店,其中大部分是以煤炭企業為主的社會各類企業投資開發的。大量資金的投入大大加快了全市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極大地促進了晉城旅游業的發展。2009年,擁有3000余床位的21家星級飯店平均客房出租率達68.4%%,營業收入達4億多元。
“企業轉型進入旅游產業,實現了資源的擴張。擴張了產業,擴張了就業,也擴張了對社會的貢獻。這使得旅游業在跨越發展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能成為晉城的一個靠得住的可持續的新興產業。”李章宏說。(來源:中國旅游報)
這一《辦法》是晉城市政府近年來出臺的眾多扶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之一。晉城發揮因煤而聚的特有資本優勢,積極引導以煤礦產業為主的礦山產業向地面轉移,加快產業轉型,推動煤炭大市向旅游大市、旅游強市轉型,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
據了解,2009年,晉城共接待游客880.1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3.71億元,占全市GDP的10.5%。
“旅游業已成晉城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興產業,通過培育,未來有望成為晉城城市轉型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晉城市副市長李章宏說。
28.14億元投向旅游業
上世紀末,晉城市委、市政府提出把發展旅游業作為全市主導產業之一大力發展,并明確提出從2003年到2005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的貸款貼息,用于旅游基礎設施和重點景區的開發建設,極大地拉動了社會各界投資開發旅游的熱情。2005年,晉城市又出臺“地下轉地上、一礦帶一業”的政策,鼓勵煤礦企業投資開發旅游、農業等領域,實現煤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澤州國營三八煤礦響應號召投資1.2億元開發建設玨山景區,2008年玨山的門票收入相當于上一年的7倍;蘭花集團投資5億元開發的王莽嶺景區,如今已成為晉城市旅游業的新王牌。
截至目前,晉城市各界投入旅游行業的資金已達28.14億元,晉城市獨辟蹊徑,走出了一條“煤企興旅”的旅游發展之路。
“以煤炭促旅游的模式,晉城在全省應該是做得最好的。”李章宏說,“晉城旅游業已成為山西的亮點,成為山西產業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新興產業,基本可以構筑成產業體系的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晉城人的共識。
晉城煤炭資源豐富,無煙煤儲量占全國的1/4以上,年產量占全國的近1/2。在初期的經濟建設中,人們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紛紛把煤炭從綠水青山中挖出來,實現了晉城連續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
但隨著資源的枯竭、生存環境的破壞,大家都在思考煤挖完了怎么辦?企業如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晉城的旅游資源同煤炭資源一樣豐富。愚公移山、神農躬耕等眾多神話傳說都發生在晉城,底蘊深厚的文化遺存和峻險奇秀的自然風光幾乎遍布全市。晉城有“早期古建博物館”美譽,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是全國重要的文物大市,周邊鄭州、洛陽、運城等城市有人口近4000萬,旅游市場潛力巨大。
“晉城除煤炭外,最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就是地面豐富的旅游文物資源。只有擴大旅游經濟總量,才能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李章宏說。
蘭花集團投資開發王莽嶺,就是在煤炭形勢一片大好的2003年。山西蘭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王莽嶺董事長焦定國說:“對山西來說,現在正經歷一場轉型,經濟重心漸漸從黑色的煤炭轉向綠色的旅游。”
近年來,皇城村也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煤炭和旅游資源優勢,通過三次轉型,現已建設成為集煤炭、煤化工、醫藥、旅游、高新技術、物流、觀光生態農業為一體,總資產達9億余元的皇城相府集團,成為全國聞名的小康村。
促進晉城旅游大發展
晉城市各級政府非常注重新興產業的培育,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鼓勵產業轉型發展。在不破壞生態資源和文物保護的前提下,鼓勵各企業依法參與旅游開發建設,鼓勵以資本和旅游資源經營權為連接紐帶,培育旅游企業集團,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政策的鼓勵下,許多資金雄厚的煤炭企業紛紛投資旅游產業,目前,全市有46家景區、21家星級飯店,其中大部分是以煤炭企業為主的社會各類企業投資開發的。大量資金的投入大大加快了全市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極大地促進了晉城旅游業的發展。2009年,擁有3000余床位的21家星級飯店平均客房出租率達68.4%%,營業收入達4億多元。
“企業轉型進入旅游產業,實現了資源的擴張。擴張了產業,擴張了就業,也擴張了對社會的貢獻。這使得旅游業在跨越發展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能成為晉城的一個靠得住的可持續的新興產業。”李章宏說。(來源:中國旅游報)
下一篇:中國煤礦20億元入黔開發煤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