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會與“和”
“和”字單從字面上來解釋,大致可以理解為溫和、協調、和諧、和美、講和、和解等。如果用“和”字來組詞,可組成近30個。如和諧、和平、和約、和風細雨、和顏悅色、和平主義、和平共處等。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創建和諧社會。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諧社會的構建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十分崇尚“和”的理念。“和”具體是天、地、人關系的協調與統一,是揭示人、社會、自然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和諧可以從大的方面歸結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要實現以上三個方面的和諧,就必須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溝通可以化解矛盾,緩解沖突,達到相對的統一,化干戈為玉帛。
據醫學專家介紹,人的健康也離不開“和”字。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首先要與社會和,這就要求人們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社會公德。否則,警車一叫,心驚膽戰,一有風吹草動,就日不安食,夜不能眠,整天處于緊張、悔恨煩惱之中,此種狀態怎能健康。二是體內要“和”,就是要保持五臟六腑和。按中醫的說法,即氣血和、陰陽和、五行和。七情六欲失調,是破壞體內和的重要因素。據古代傳說,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白了頭發。林黛玉多愁善感,整天處于憂郁悲痛之中,故而短命。一個身心調和、氣血調和、臟腑調和的人,一定是情緒高漲,喜樂常在,抵抗力強而永葆青春。三是與自然和。自然環境對人的健康十分重要,風景優美,使人心曠神怡,環境齷齪,使人煩惱不安,從而百病叢生。四是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律、勞逸結合。五是切勿暴飲暴食、當食不食、狂歡通宵達旦、貪睡懶覺、過度勞累、好逸惡勞都會破壞和。由此可見,“和”與人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聯系。
善良的人們,為了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人類的健康,讓我們共同創建和諧社會,人類美好生活環境,奔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