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機械CAD軟件簡介
作者:佚名
2010-06-02 08:49
來源:不詳
國際上有影響的CAD系統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發展較早,系統龐大,稱它們為傳統型CAD系統;另一類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功能新穎,雖然目前規模較小,但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的,稱它們為改進型CAD系統。當然這二者并無嚴格界限,而且它們之間技術上也正在相互滲透,處于共同發展之中。
傳統型CAD系統,一般已有之十余年的歷史。它們起源于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期。如CADDS是CV公司1969年推出,UGII是1975年起家,SDRC公司于1967年成立,CADAM系統是洛克希德飛機公司1965年著手研制,CATIA起源于1975年,還有像Applicon、Inter-graph、CDC的ICEM、Calma的DDM、Auto-Trol的S7000等也是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這些現代有名的CAD/CAM軟件都是規模巨大、功能復雜的系統,它們開發的工作量已達數千人年.而且又有很多用戶在這些支撐軟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二次開發工作。因此,這些系統既要從技術上繼續發展,又要照顧到現有用戶工作的繼承性,它們包袱沉重,處境困難。有些系統支撐不住,就被別的公司吞并,如CADAM。有的公司幾經周折,改寫或部分改寫原有系統,有了新的發展,如Intergraph從1987年開始徹底改寫原有的機械CAD/CAM系統成為I/EMS,CV公司全部重寫了CADDS4系統等。有的公司購買或移植其他公司的優秀軟件,以求改進自己系統的功能。如UG巨子1988年將Shape Data公司的Parasolid納入UGI,集成效果好。Euclid移植了雷諾汽車公司的Unisurf和SurfAPT。CDC購買了Pro/Engineer的核心軟件,AutoDesk公司計劃買下Acts等。這些系統性能有很大改進,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生存中繼續發展,使它們的業務繼續上升。傳統型CAD系統大多數未在數據模式、系統結構、設計思想和用戶界面等方面作根本性的改進。有文獻指出:近一二十年來,雖然CAD/CAM事業終究在成長著,但缺乏技術上的突破。不像汽車制造技術那樣,對汽車的安全可靠、車型式樣、舒適方便及廢氣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如此大的進步,達到了來預料的水平。而現今的CAD系統對許多用戶來說使用太麻煩,三維CAD系統是如此復雜和不可靠,僅有極少數具有天賦的專家才能使用好它們。
從總體上看,現有CAD系統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從產品模型定義看。大部分系統不提供產品統一的完整的模型,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材料特性、表面狀況、技術條件和工藝參數等要由不同系統提供,難以與后續環節CAM(CAPP、NC編程和加工)、質量保證和組織管理等方便集成,往往需要設計專門接口或進行復雜的數據交換。從工程設計方法看。大多數傳統型CAD系統是幾何驅動型,即它只能構造產品的最終幾何模型。沒有概念設計,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的統一環境,設計工作要順序進行,難以實現平行工程,新產品設計中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從用戶使用方便程度看。目前的系統菜單布滿屏幕,有的深度達九層,過于繁雜,交互步驟太頻繁。要有較高深幾何造型理論概念的高級技術人員才能應用,難以為一般工程技術人員所掌握。 關鍵詞:常見簡介機械
傳統型CAD系統,一般已有之十余年的歷史。它們起源于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期。如CADDS是CV公司1969年推出,UGII是1975年起家,SDRC公司于1967年成立,CADAM系統是洛克希德飛機公司1965年著手研制,CATIA起源于1975年,還有像Applicon、Inter-graph、CDC的ICEM、Calma的DDM、Auto-Trol的S7000等也是在同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這些現代有名的CAD/CAM軟件都是規模巨大、功能復雜的系統,它們開發的工作量已達數千人年.而且又有很多用戶在這些支撐軟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二次開發工作。因此,這些系統既要從技術上繼續發展,又要照顧到現有用戶工作的繼承性,它們包袱沉重,處境困難。有些系統支撐不住,就被別的公司吞并,如CADAM。有的公司幾經周折,改寫或部分改寫原有系統,有了新的發展,如Intergraph從1987年開始徹底改寫原有的機械CAD/CAM系統成為I/EMS,CV公司全部重寫了CADDS4系統等。有的公司購買或移植其他公司的優秀軟件,以求改進自己系統的功能。如UG巨子1988年將Shape Data公司的Parasolid納入UGI,集成效果好。Euclid移植了雷諾汽車公司的Unisurf和SurfAPT。CDC購買了Pro/Engineer的核心軟件,AutoDesk公司計劃買下Acts等。這些系統性能有很大改進,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生存中繼續發展,使它們的業務繼續上升。傳統型CAD系統大多數未在數據模式、系統結構、設計思想和用戶界面等方面作根本性的改進。有文獻指出:近一二十年來,雖然CAD/CAM事業終究在成長著,但缺乏技術上的突破。不像汽車制造技術那樣,對汽車的安全可靠、車型式樣、舒適方便及廢氣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如此大的進步,達到了來預料的水平。而現今的CAD系統對許多用戶來說使用太麻煩,三維CAD系統是如此復雜和不可靠,僅有極少數具有天賦的專家才能使用好它們。
從總體上看,現有CAD系統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從產品模型定義看。大部分系統不提供產品統一的完整的模型,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材料特性、表面狀況、技術條件和工藝參數等要由不同系統提供,難以與后續環節CAM(CAPP、NC編程和加工)、質量保證和組織管理等方便集成,往往需要設計專門接口或進行復雜的數據交換。從工程設計方法看。大多數傳統型CAD系統是幾何驅動型,即它只能構造產品的最終幾何模型。沒有概念設計,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的統一環境,設計工作要順序進行,難以實現平行工程,新產品設計中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從用戶使用方便程度看。目前的系統菜單布滿屏幕,有的深度達九層,過于繁雜,交互步驟太頻繁。要有較高深幾何造型理論概念的高級技術人員才能應用,難以為一般工程技術人員所掌握。 關鍵詞:常見簡介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