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人民日報》主任編輯、“中國十大杰出青年”趙亞輝作客中國礦大

      作者:佚名 2010-05-26 09:57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本網訊 5月16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書香校園悅讀人生” 第九屆大學生讀書節第四場名師名家專題報告會如期在礦大南湖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報告廳舉行。《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主任編輯、第17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趙亞輝作客礦大,以《沒有比心更遠的路——我的記者生涯:行走與親歷》為題,用自己豐富的記者經歷,用一顆真誠之心,為礦大師生奉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整個報告廳座無虛席,數百名學子來到報告會現場,一睹名家風范。

        報告會上,趙亞輝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人生價值的尋找之路:小理想——做一個好記者;小小理想——這一次做一個好記者;再小理想——每年做好一件事。他說,大理想是什么,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也許在自己人生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刻,會在電光火石般的瞬間明白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他告訴同學們,作為一名記者無論在沙漠腹地、雪山深處、海島礁盤,也不論條件如何艱苦,環境如何惡劣,困難如何巨大,要總是滿懷激情,想盡辦法,出色地完成報道任務。他記錄了自己的感受:“在深入現場和一線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困難、艱苦、意外,也會遇到感動、震撼、驚奇,甚至生命危險。當這一切都成為你生命印記的時候,記者增加的不僅是閱歷,而是對心靈的凈化和對生命的感悟,這種東西可以穿越名利,穿越金錢,穿越生死,變成新聞作品背后的靈魂,終身受用。”

        最后,趙亞輝記者為在座大學生送上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從感性出發,然后用理性實施,有理想是成功的前提;不畏各種艱難險阻,能堅持是基礎;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懂方法是成功的鑰匙;細節決定成敗,重細節是關鍵。

        據了解,趙亞輝現為《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主任編輯,曾獲第17屆“中國十大杰出青”之一,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全國抗震救災報道先進個人等。多年以來,他勇挑重擔,不畏艱險,主動深入災區、險區,屢次經歷生死考驗,圓滿完成對多項重大和突發事件的現場采訪報道。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