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2008年水害預案及礦井、采區涌水量預報

      作者:佚名 2010-05-15 20:27 來源:本站原創

      第一部分

      2008年礦井計劃產量650萬噸,掘進進尺36543m。根據2008年礦井采掘銜接計劃安排,2008年我礦將在10個工作面進行回采、27個工作面進行掘進,采空區積水及奧灰水仍是威脅采掘工程的主要突水水源。為預防和減少礦井突水引起的重大災難事故,提高對煤礦水災事故的快速搶險救災反應能力,保護集體財產和職工的人身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結合本礦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 指導思想:

      水害防治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安全發展;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煤礦水害防治“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原則,落實“防、堵、疏、排、截”五項措施,狠抓預測預報、科技攻關、治理整改“三個環節”,有效遏制水害事故,促進我礦安全

      生產的良性循環。

      二、 工作內容:

      1.落實礦井水害防治責任制。常村煤礦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也是防治水工作的責任主體。因此作為我礦行政負責人的礦長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對我礦的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組織落實重大水害防治安全技術措施;總工程師是礦井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責任人,負責對水害防治相關技術工作的日常管理;地測科作為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負責單位,科長負責防治水工作的布置和具體規劃:(1)收集礦井開采區域及其影響范圍內的水文地質資料;(2)勘察井田內大的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基本情況,包括灰巖和富含水層的地層、大于5米的斷層、陷落柱等;(3)了解地面防洪設施等方面的情況;(4)綜合分析地質構造、周邊環境、地面水體等與礦井水的關系,對水災隱患進行評估評價,制定和落實技術措施;專職水害防治人員負責收集、整理水文地質資料,按規定開展水情分析和水害預報等防治水工作,開展好各項基礎技術工作。

      2.完善水害防治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有關措施。建立健全各級水害防治技術管理責任、部門業務保安、措施審批、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設施管理和探放水等制度。每月進行一次水患綜合排查,查明開采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開展對礦井范圍內采空區、含水層和廢棄巷道積水等普查工作。制定礦區水害防治標準和防治水實施細則,并抓好落實。進一步加強礦井地測防治水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完善、細化、量化有關標準和措施;認真開展質量達標活動,夯實礦井地測防治水基礎工作。要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落實保障防治水安全的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探放水措施,提高礦井防范重特大水害的綜合能力。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水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機構、人員、設備、設施、資金“五到位”。

      3、加強科技攻關,提高我礦水害防治技術水平。要積極開展水害防治技術攻關和科學研究。重點研究奧灰水突水機理與防治技術,礦井水害控制--供水--環保三位一體優化技術等。通過研究和攻關,初步構建煤礦水害防治基本理論框架,積極運用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要不斷加大防治水科技投入,按照標準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證煤礦水害防治的必要投入。

      4.開展以水患為重點的隱患排查活動,嚴密防范水害事故。我礦要組織開展水患排查活動,排查的主要內容是:防治水機構是否健全,專業技術力量是否到位;防排水系統是否完善;雨季"三防"工作計劃、物資、隊伍和措施是否落實;是否嚴格執行煤礦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則;探放水設備是否齊全;水患是否按期治理;采掘工作面附近的積水情況是否清楚;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制定和落實。同時,要加強職工

      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礦井避災演習,提高職工的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

      三、預防措施

      1、對在未進行三維地震勘探區域內進行掘進施工的巷道,用物探儀器進行超前探測,避免巷道盲目揭露不明地質異常體。

      2、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在所以掘進巷道進行鉆探工作,并保證留有大于20m的安全煤柱距離。

      3、對S3-6、S5-5、N3-2三個回采工作面在開始回采前,進行無線電波透視工作,查明工作面內部地質構造發育情況。

      4、采掘工程需穿越落差20m以上的斷層和陷落柱時,需制定專門的防治水措施,避免因受采動影響而引起滯后突水。

      5、對采掘工程有水患威脅的積水區,提前井下探放水工作探放水工作必須編制設計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由總工程師批準并經安監、生產等部門進行會審;探放水時必須嚴格按照礦總工程師批準的設計安全技術措施進行。

      6、做好每月的水文地質預報、水患排查和采掘工程的地質條件

      分析工作,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真正實現地質工作的超前性、準確性,指導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

      7、水文地質人員經常深入井下現場,隨時掌握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并及時充實水情、水害預報的原始數據。

      8、按規定計算并留設礦井的防隔水煤柱、采區防隔水煤柱和斷層、陷落柱等防隔水煤柱,防水煤柱不得小于20m。以上各類煤柱一經批準,任何人不得在批準的煤柱中布置采掘工程。

      9、采、掘、開工作面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底板明顯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等突水預兆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向調度室匯報,待地測科排查有無奧灰水突水危險或采取措施后,方可恢復作業。

      10、加強井下中央泵房排水系統檢查和日常維護工作,保證排水設施和供電系統正常運轉。

      11、加強中央水泵房防水閘門的日常維護和維修工作,保證防水閘門完好并能及時關閉,萬一井下發生突水事故,泵房工作人員在沒有接到撤離命令前,一定要堅守工作崗位,開啟所有水泵進行排水,只有當中央水泵房有被淹沒危險的情況下,方可從管子道順梯子間撤離。

      12、加強付井雙罐、單罐及梯子間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保證付井雙罐、單罐能正常運行和雙層提人,梯子間暢通能行人。

      13、加強職工的防水意識教育,人人熟知突水征兆和避災路線。

      四、主要應急措施

      1、礦井發生重大水災事故后,應立即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啟動《常村煤礦水害事故應急預案》,搶險救災指揮部要立即下達搶險救災命令,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2、在水災應急期,各工作組按各自職責,積極行動,盡職盡責做好搶險救災工作,并將工作情況及時向礦救災指揮部匯報。

      3、迅速判定水災的性質,了解突水地點、突水形式、影響范圍、靜止水位,估計突出水量、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

      4、掌握災區范圍、搞清事故前人員分布,分析被困人員可能躲避的地點,以便迅速組織搶救。

      5、根據透水量的大小和礦井排水能力,積極采取排、堵水的技術措施

      6、加強通風,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的積聚和發生熏人事故。

      7、排水后進行偵察、搶險時,要防止冒頂、掉底和二次突水。

      8、搶救和運送長期被困井下的人員時,要防止突然改變他們已適應的環境和生存條件,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9、對于被水、沙截堵的災區人員,除應積極組織搶救外,如一時難以疏通,則應利用管道或其它方式向遇難人員供風;一方面積極組織力量,千方百計搶險救人,另一方面狠抓搶險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五、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靠前指揮。把煤礦水害防治工作作為當前煤礦安全工作的重點,納入重要工作日程,認真進行安排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超前預防,嚴防各類水害事故的發生。

      2、加強值班值宿工作,尤其是汛期,要保證24小時有領導和專業人員上崗值班工作。

      3、認真做好礦井水害分析預報、地面防汛和井下探放水工作。發現作業區域有險情,要立即通知調度室,及時組織人員升井,防止傷亡事故發生。

      4、要建立以煤礦企業負責人為首的雨季“三防”和井下防治水組織機構,認真組織自檢自查,對排水設備、管路和供電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及時清除水倉、沉淀池和水溝中的淤泥,并保證井上下通訊暢通。

      第二部分 礦井、采區涌水量預測

      2007年常村礦1~12月最小涌水量為162.6m3/h,最大涌水量為199.2m3/h,平均為179.7m3/h。預測2008年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80m3/h,最大涌水量為200 m3/h。

      2008各采區正常涌水量預計如下:N1采區10 m3/h;N2采區20 m3/h;N3采區20 m3/h;S1采區60 m3/h;S2采區30 m3/h;S3采區30 m3/h;S4采區20 m3/h;S5采區20 m3/h。

      2007年常村礦各月涌水量統計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涌水量(m3/h)

      173

      189

      191

      175

      199

      194

      163

      182

      174

      165

      172

      179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