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難—切莫成為冷漠看客
作者:LiuGuochun
2009-11-21 21:08
來源:www.ychlsm.com
近閑來無事,無意間進入此網站,不由得深吸一口氣——“黑龍江鶴崗煤礦爆炸事故139人被困井下”粗體紅字,甚是顯眼。
其實不只是字很顯眼,這正是我們煤礦工人最不愿看到的,我們同樣從事著同種職業,所面對的安全問題亦是不計其數。這就是我們從一進礦所培訓學習的,礦上大力宣傳,我們又整天掛在嘴邊,時刻與我們相關的安全。
事故已經發生,他們的首要責任就是救援,而我們又要做些什么?難道還要像每天我們所習慣的那樣,吊兒郎當的混日子。當然大多數人不是,但事故往往會出現在一些小的細節上,許許多多的教訓已經使我們知道了如何去避免,我們差的不是經驗,而是每次礦難給我們帶來的警告,所以我們要打起精神,一絲不茍。讓安全的警鐘時刻的掛在耳邊。
我們最擔心的是:煤礦安全事故頻繁正在造就一批“礦難看客”。如果我們從事煤礦職業的同行繼續也以“看客”自處。那么在礦難面前,生命的尊嚴將蕩然無存。我們要的當然不只是對遇難者同情,對責任人的憤怒…
好像又是空話——
那么就從你、我、現在做起,彼此關心、互相提醒,讓警鐘長鳴…
此文章是使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匿名投稿系統投稿
其實不只是字很顯眼,這正是我們煤礦工人最不愿看到的,我們同樣從事著同種職業,所面對的安全問題亦是不計其數。這就是我們從一進礦所培訓學習的,礦上大力宣傳,我們又整天掛在嘴邊,時刻與我們相關的安全。
事故已經發生,他們的首要責任就是救援,而我們又要做些什么?難道還要像每天我們所習慣的那樣,吊兒郎當的混日子。當然大多數人不是,但事故往往會出現在一些小的細節上,許許多多的教訓已經使我們知道了如何去避免,我們差的不是經驗,而是每次礦難給我們帶來的警告,所以我們要打起精神,一絲不茍。讓安全的警鐘時刻的掛在耳邊。
我們最擔心的是:煤礦安全事故頻繁正在造就一批“礦難看客”。如果我們從事煤礦職業的同行繼續也以“看客”自處。那么在礦難面前,生命的尊嚴將蕩然無存。我們要的當然不只是對遇難者同情,對責任人的憤怒…
好像又是空話——
那么就從你、我、現在做起,彼此關心、互相提醒,讓警鐘長鳴…
此文章是使用(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匿名投稿系統投稿
上一篇:記者節隨感
下一篇:不要責怪你的朋友,人需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