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修理工操作規程
作者:佚名
2009-04-12 22:19
來源:本站原創
儀器修理工操作規程
1.光學瓦斯檢定器是用來測定井下沼氣(CH4)、二氧化碳(CO2)有害氣體的一種光學儀器,必須經常檢查和維修,以保證其精確度。
2.每臺檢定器收回檢修時,必須用氣球擠壓5-6次進行換氣。
3.每臺檢定器,收回后必須作下列檢查:
(1)檢定器外部必須擦凈,各零部件要齊全,連接牢固可靠,松緊適度,轉動部分要平穩、柔和,不應有卡滯和急跳現象,并有足夠的調整范圍;
(2)檢查氣球:把氣球管折堵住,將氣球壓扁,1min內不應鼓起;
(3)檢查氣密性:用水柱對氣路系統(不包括蘇打石灰管)進行密封性試驗,將水柱升高到200mm,1min內不得有下降;蘇打石灰管換藥后,必須進行氣密性試驗;
(4)查電池:電壓不足、外皮變軟,應及時更換;
(5)通過目鏡觀察干涉條紋,要有足夠的視場,干涉條紋要明亮清晰,不得有彎曲和傾斜,干涉條紋在全量程范圍內調整時,不得有急跳現象,視場內不得有明顯的副象,干涉條紋的間距,應符合目力定度的要求,0---7%的范圍內應有5根條紋;
(6)藥品要定期更換,未到更換日期出現下列情況時也要及時更換:變色吸收劑,變色部分超過1/3;氯化鈣出現溶化現象或因吸收水分變成凝固狀時,都要及時更換;
藥管的裝藥量以裝滿管為宜,粒度不應過大或過小,最大不得超過5mm,最小不得低于3mm。
(7)檢查測微部分,將基準條紋對準1%,然后把刻度盤從0調到1,基礎準條紋應回到零位。
4.儀器出現故障時,應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檢修、修理直至大修,內部浸水的檢定器,必須及時進行大修。
5.建立檢修記錄,每次換電池、換藥及修理換件等都要進行登記。
6.儀器的拆裝
(1)工作地點:要有平整的工作臺。工作地點要空氣干凈,光線充足,備有常用的檢查工具、材料。
(2)檢定器需大修時的拆卸順序:皮套、氯化鈣管、后蓋、測蓋、盤形管、空氣室組、測微組、開關組、下光源組、平行平面鏡組、折光棱鏡組、聚光鏡組、反射鏡組、物鏡組、測微玻璃組、電池正極簧片、調微螺桿組、進排氣咀。裝配時按拆卸的逆順序進行。
7.儀器拆裝時的注意事項:
(1)拆裝螺絲時要用大小合適的螺絲刀,刀尖與螺絲頭垂直;
(2)在一個組合件上有幾個螺絲時,不可把其中的一個螺絲先擰緊或擰松,應該對稱的逐個螺絲均勻的擰松或擰緊;
(3)膠墊要平整,盤形毛細管不可壓住。
8.各組合件的檢修:
(1)氣球的檢修:
①氣球膠管,由于使用時間長,接頭處老化,可剪去一節,再接上使用,如果膠管過短,要更換新的;
②氣球本身破裂,應膠補或更換新的;
③活塞芯子老化,或進入臟物,可更換新品或清洗活塞芯子;
④排氣咀、吸氣咀與氣球接觸處有臟物應及時清除。
(2)干燥管組的檢修:把干燥管組一端膠管折住,從另一端用水柱計上加壓到700mmH2O,1min內不得下降,否則應檢查并排除下列故障:
①氯化鈣管皮塞老化應更換新品;
②小膠管老化、裂紋,應更換新品;
③干燥管本身裂紋,應更換新品;
④更換氯化鈣時,脫脂棉裝得不當或氯化鈣裝得太滿致使兩頭膠堵不嚴也會引起漏氣,兩端脫脂棉的厚度為:下端10mm,或墊以海棉,其厚度為:下端15mm,上端10mm。
(3)蘇打石灰組的檢修:氣密性檢查方法與干燥管相同,如出現漏氣,應檢查、排除下列部位的故障:
①膠質墊圈老化,應更換新品;
②帶氣嘴的金屬螺蓋開焊,應焊接;
③管的端面不平中馬蹄形,應用鋼銼砂紙磨平,直到密封良好;
④管本身老化、裂紋、螺絲滑扣,應更換新品。
(4)氣室組的檢修:先把瓦斯室的一端堵死,另一端用水柱計加壓至700Pa高度,1min內水柱不得有下降,否則應檢查,排除下列部位故障:
①金屬件開焊,應用電烙鐵焊好,焊接處應清潔干凈,并涂上無光黑漆;
②氣室膠管或小膠管老化,應更換新管;
③氣室玻璃開膠、玻璃損壞,應重新膠合或更換氣室玻璃。
(5)測微電路部分的檢修,燈不亮時應檢查修理:
①燈泡損壞,應換新燈泡;
②燈泡插座銹蝕,燈泡接觸片彈性減弱接觸不上或銹蝕,造成電路接觸不良。可用砂紙打磨銹蝕部份,調整接觸片的彈性角度,將插頭與殼體之間用絕緣鋼紙墊好。
(6)測微度盤部分的檢修:
①度盤內部容易進入煤塵,應用毛刷清除煤塵,并用棉球擦凈刻度盤、放大鏡,用汽油清洗各齒輪、齒輪軸和軸眼;
②刻度盤裂紋、掉塊時,在不影響讀數的情況下,可以用膠粘合,否則更換新品;
③測微手輪轉動不靈活,有卡滯現象,應調整相鄰兩齒輪之間的間隔,使其轉動靈活;
④裝配測微底板時,將測微螺桿順時針擰到底再反轉3圈,此時把活動定位螺釘置之于固定位螺絲的左側,擰緊即可;
⑤將測微手輪反時針擰到底,此時刻度盤的零位線應與標線對齊,否則擰松刻度盤上的3個螺絲進行調整。
(7)開關組的檢修:
①開關座裂紋或螺絲滑扣,應更換開關或重整絲扣;
②按鈕。電接觸片銹蝕,應用砂紙打磨;
③按鈕兩接觸片相碰造成燈泡常明,應調整接觸片的位置;
④按鈕彈簧減弱,使按鈕不能彈起,應調整或更換彈簧。
(8)下光源組檢修。常見故障有:
①燈泡損壞,更換新品,對燈泡的要求:玻璃泡頂部應扁平,稍向外鼓,不能有氣泡、雜質、劃痕等;
②電路接觸不良,其原因有:
a.燈泡接觸環上的小螺絲銹蝕或松動,應用砂紙打磨或擰緊,也可用焊錫將電線連接片直接焊在燈泡接觸環上;
b.燈座絕緣圈松動,造成壓緊圈擰到底還不能壓緊燈泡,應用501或502粘合劑,把燈泡絕緣圈粘牢;
c.電路短路,常見故障是燈泡接觸環與燈座連接筒中間有金屬屑,應將其清除干凈。
(9)目鏡組檢修:
①保護玻璃劃傷嚴重或破碎,應更換新品,新換上的玻璃要用膠粘牢,粘接時要注意涂膠不可過多,以免影響透光,粘合后待膠完全干燥后方可使用;
②當旋轉目鏡頭時,視場中有污點隨之轉動,說明接目鏡,場鏡上有臟物,應分解目鏡組,取出接目鏡、場鏡擦拭干凈,裝配時注意兩鏡片的凸面相對,并且鏡片平面與光軸垂直;
③分劃板常見故障:
a、分劃板上有臟物,當旋轉目鏡時污點不隨之轉動,若是實點,則臟物在有刻線的一面,若是虛點,則臟物在另一面。擦拭分劃板時不許用酒精、苯、乙醚等有機溶液,以免損壞劃線等。
b、分劃板與分劃板座脫落,應用蟲膠或指甲油重新粘合,粘合時注意有刻線的一面朝上,并與分劃板座同心。
9.各鏡組的檢修:
(1)各組鏡片都應擦拭干凈,不得有灰塵、指印等。擦拭光學鏡片的方法是:用小竹簽卷上脫脂棉,輕輕擦拭鏡片表面,擦拭時,要注意手指只能拿住鏡片毛面,不得用金屬等堅硬工具進行擦拭,以免劃傷鏡面。每次擦拭都必須用干凈的脫脂棉,如果用干脫脂棉沾上少許酒精、苯、乙醚等溶液(分劃板除外)進行擦拭,必須再用干脫脂棉擦干,也可以用不掉纖維的手帕、綢布等進行擦拭。
(2)各組鏡片不得有影響光譜的劃痕、掉塊。平面鏡、折光棱鏡、反射棱鏡的鍍膜部分不得脫落,物鏡不得開膠,否則一律更換新品。
(3)平面鏡組,裝配平面鏡時,應注意平面鏡的下部和后部都要與鏡座靠緊,固定壓板的兩螺絲,應壓相同,松緊適度,如果用彈片固定的,彈片位置應在鏡片中部,以免使鏡片受力不勻,影響光譜。
(4)折光棱鏡組,裝配時應注意兩支柱高度要相等,彈片位置在鏡片中部,壓板的兩個螺絲松緊適度并壓力相同。兩個扁心墊圈要求靠在鏡片,使鏡片前表面與鏡座上的擋片靠緊。
(5)反射棱鏡組。常見故障有:
①鏡座底部由于調零螺桿長期受壓,出現麻點、凹坑等,應用平板油石研磨平,使之平整。
②彈簧片彈性減弱或失效,可將其反過來再用或更換新品。
裝配時,要注意,鏡片后面與鏡座靠緊,以防松動。
③測微玻璃組。彈簧片彈性減弱或失效,可調整彈簧片形狀以增大彈性,或更換新品。
10.查找光譜方法:
(1)各組鏡片檢修合格后,按要求裝好;
(2)粗動手輪擰到底后再轉二周左右,使反射棱鏡底座與殼體平行;
(3)通電源電路,使光通過聚光鏡向平面鏡,通過調整小燈泡、聚光鏡光屏、平面鏡,使平面鏡射出的最亮的一束光與瓦斯室的上螺絲孔右測相切,其高度與上螺絲孔相平。經過折光棱鏡兩次90度轉向后再射向平面鏡,然后射向反射棱鏡。移動反射棱鏡,光譜即出現在目鏡里。
11.儀器的校正:
(1)空氣壓力校正法原理:根據空氣壓力不同而密度不同。空氣密度不同而折射率不同的原理來校正瓦斯檢定器。通過水柱給瓦斯檢定器的瓦斯室加壓,改變瓦斯室的空氣密度即折射率,就可以標出相應的瓦期濃度。
(2)校正方法:
①氣密性檢查:用水柱計給整個氣路系統加壓,將水柱升高到700mm或最高處,保持1min水柱不得下降;
②精確度檢查:用水柱計給瓦斯室加壓,根據下列公式
△ P=0.1802•X•(273+t)
式中△P---水柱高度
X---瓦斯濃度
t---校正室攝氏溫度
計算出的瓦斯濃度,所對應的水柱高度,逐點反復校正3次,各點示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允許誤差(%) ±0.05 ±0.1 ±0.2 ±0.3
③零位試驗:將基準條紋對準零位,把水柱計加壓至550mm高度后,再降到零位,基準條紋的零位偏移不得大于±0.1%;
④沖擊試驗:把基準條紋對準零位,然后將不帶外套的檢定器從10mm高處自由垂落在50mm厚的木板上,底面或側面朝下進行一次,基準條紋的零位偏移不得大于±0.1%。
凡經過大修的檢定器,都必須經過上述檢查,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12.檢修工對儀器的修理、保養工作一定要按照操作規程認真執行,按時將儀器送集團公司校驗,否則將會導致儀器數字失真,不能反映井下氣體的真實情況,有可能導致氣體事故。
13.不經過檢查的儀器和有問題的儀器嚴禁入井,否則會導致氣體檢查數字不準確,導致氣體事故。
1.光學瓦斯檢定器是用來測定井下沼氣(CH4)、二氧化碳(CO2)有害氣體的一種光學儀器,必須經常檢查和維修,以保證其精確度。
2.每臺檢定器收回檢修時,必須用氣球擠壓5-6次進行換氣。
3.每臺檢定器,收回后必須作下列檢查:
(1)檢定器外部必須擦凈,各零部件要齊全,連接牢固可靠,松緊適度,轉動部分要平穩、柔和,不應有卡滯和急跳現象,并有足夠的調整范圍;
(2)檢查氣球:把氣球管折堵住,將氣球壓扁,1min內不應鼓起;
(3)檢查氣密性:用水柱對氣路系統(不包括蘇打石灰管)進行密封性試驗,將水柱升高到200mm,1min內不得有下降;蘇打石灰管換藥后,必須進行氣密性試驗;
(4)查電池:電壓不足、外皮變軟,應及時更換;
(5)通過目鏡觀察干涉條紋,要有足夠的視場,干涉條紋要明亮清晰,不得有彎曲和傾斜,干涉條紋在全量程范圍內調整時,不得有急跳現象,視場內不得有明顯的副象,干涉條紋的間距,應符合目力定度的要求,0---7%的范圍內應有5根條紋;
(6)藥品要定期更換,未到更換日期出現下列情況時也要及時更換:變色吸收劑,變色部分超過1/3;氯化鈣出現溶化現象或因吸收水分變成凝固狀時,都要及時更換;
藥管的裝藥量以裝滿管為宜,粒度不應過大或過小,最大不得超過5mm,最小不得低于3mm。
(7)檢查測微部分,將基準條紋對準1%,然后把刻度盤從0調到1,基礎準條紋應回到零位。
4.儀器出現故障時,應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檢修、修理直至大修,內部浸水的檢定器,必須及時進行大修。
5.建立檢修記錄,每次換電池、換藥及修理換件等都要進行登記。
6.儀器的拆裝
(1)工作地點:要有平整的工作臺。工作地點要空氣干凈,光線充足,備有常用的檢查工具、材料。
(2)檢定器需大修時的拆卸順序:皮套、氯化鈣管、后蓋、測蓋、盤形管、空氣室組、測微組、開關組、下光源組、平行平面鏡組、折光棱鏡組、聚光鏡組、反射鏡組、物鏡組、測微玻璃組、電池正極簧片、調微螺桿組、進排氣咀。裝配時按拆卸的逆順序進行。
7.儀器拆裝時的注意事項:
(1)拆裝螺絲時要用大小合適的螺絲刀,刀尖與螺絲頭垂直;
(2)在一個組合件上有幾個螺絲時,不可把其中的一個螺絲先擰緊或擰松,應該對稱的逐個螺絲均勻的擰松或擰緊;
(3)膠墊要平整,盤形毛細管不可壓住。
8.各組合件的檢修:
(1)氣球的檢修:
①氣球膠管,由于使用時間長,接頭處老化,可剪去一節,再接上使用,如果膠管過短,要更換新的;
②氣球本身破裂,應膠補或更換新的;
③活塞芯子老化,或進入臟物,可更換新品或清洗活塞芯子;
④排氣咀、吸氣咀與氣球接觸處有臟物應及時清除。
(2)干燥管組的檢修:把干燥管組一端膠管折住,從另一端用水柱計上加壓到700mmH2O,1min內不得下降,否則應檢查并排除下列故障:
①氯化鈣管皮塞老化應更換新品;
②小膠管老化、裂紋,應更換新品;
③干燥管本身裂紋,應更換新品;
④更換氯化鈣時,脫脂棉裝得不當或氯化鈣裝得太滿致使兩頭膠堵不嚴也會引起漏氣,兩端脫脂棉的厚度為:下端10mm,或墊以海棉,其厚度為:下端15mm,上端10mm。
(3)蘇打石灰組的檢修:氣密性檢查方法與干燥管相同,如出現漏氣,應檢查、排除下列部位的故障:
①膠質墊圈老化,應更換新品;
②帶氣嘴的金屬螺蓋開焊,應焊接;
③管的端面不平中馬蹄形,應用鋼銼砂紙磨平,直到密封良好;
④管本身老化、裂紋、螺絲滑扣,應更換新品。
(4)氣室組的檢修:先把瓦斯室的一端堵死,另一端用水柱計加壓至700Pa高度,1min內水柱不得有下降,否則應檢查,排除下列部位故障:
①金屬件開焊,應用電烙鐵焊好,焊接處應清潔干凈,并涂上無光黑漆;
②氣室膠管或小膠管老化,應更換新管;
③氣室玻璃開膠、玻璃損壞,應重新膠合或更換氣室玻璃。
(5)測微電路部分的檢修,燈不亮時應檢查修理:
①燈泡損壞,應換新燈泡;
②燈泡插座銹蝕,燈泡接觸片彈性減弱接觸不上或銹蝕,造成電路接觸不良。可用砂紙打磨銹蝕部份,調整接觸片的彈性角度,將插頭與殼體之間用絕緣鋼紙墊好。
(6)測微度盤部分的檢修:
①度盤內部容易進入煤塵,應用毛刷清除煤塵,并用棉球擦凈刻度盤、放大鏡,用汽油清洗各齒輪、齒輪軸和軸眼;
②刻度盤裂紋、掉塊時,在不影響讀數的情況下,可以用膠粘合,否則更換新品;
③測微手輪轉動不靈活,有卡滯現象,應調整相鄰兩齒輪之間的間隔,使其轉動靈活;
④裝配測微底板時,將測微螺桿順時針擰到底再反轉3圈,此時把活動定位螺釘置之于固定位螺絲的左側,擰緊即可;
⑤將測微手輪反時針擰到底,此時刻度盤的零位線應與標線對齊,否則擰松刻度盤上的3個螺絲進行調整。
(7)開關組的檢修:
①開關座裂紋或螺絲滑扣,應更換開關或重整絲扣;
②按鈕。電接觸片銹蝕,應用砂紙打磨;
③按鈕兩接觸片相碰造成燈泡常明,應調整接觸片的位置;
④按鈕彈簧減弱,使按鈕不能彈起,應調整或更換彈簧。
(8)下光源組檢修。常見故障有:
①燈泡損壞,更換新品,對燈泡的要求:玻璃泡頂部應扁平,稍向外鼓,不能有氣泡、雜質、劃痕等;
②電路接觸不良,其原因有:
a.燈泡接觸環上的小螺絲銹蝕或松動,應用砂紙打磨或擰緊,也可用焊錫將電線連接片直接焊在燈泡接觸環上;
b.燈座絕緣圈松動,造成壓緊圈擰到底還不能壓緊燈泡,應用501或502粘合劑,把燈泡絕緣圈粘牢;
c.電路短路,常見故障是燈泡接觸環與燈座連接筒中間有金屬屑,應將其清除干凈。
(9)目鏡組檢修:
①保護玻璃劃傷嚴重或破碎,應更換新品,新換上的玻璃要用膠粘牢,粘接時要注意涂膠不可過多,以免影響透光,粘合后待膠完全干燥后方可使用;
②當旋轉目鏡頭時,視場中有污點隨之轉動,說明接目鏡,場鏡上有臟物,應分解目鏡組,取出接目鏡、場鏡擦拭干凈,裝配時注意兩鏡片的凸面相對,并且鏡片平面與光軸垂直;
③分劃板常見故障:
a、分劃板上有臟物,當旋轉目鏡時污點不隨之轉動,若是實點,則臟物在有刻線的一面,若是虛點,則臟物在另一面。擦拭分劃板時不許用酒精、苯、乙醚等有機溶液,以免損壞劃線等。
b、分劃板與分劃板座脫落,應用蟲膠或指甲油重新粘合,粘合時注意有刻線的一面朝上,并與分劃板座同心。
9.各鏡組的檢修:
(1)各組鏡片都應擦拭干凈,不得有灰塵、指印等。擦拭光學鏡片的方法是:用小竹簽卷上脫脂棉,輕輕擦拭鏡片表面,擦拭時,要注意手指只能拿住鏡片毛面,不得用金屬等堅硬工具進行擦拭,以免劃傷鏡面。每次擦拭都必須用干凈的脫脂棉,如果用干脫脂棉沾上少許酒精、苯、乙醚等溶液(分劃板除外)進行擦拭,必須再用干脫脂棉擦干,也可以用不掉纖維的手帕、綢布等進行擦拭。
(2)各組鏡片不得有影響光譜的劃痕、掉塊。平面鏡、折光棱鏡、反射棱鏡的鍍膜部分不得脫落,物鏡不得開膠,否則一律更換新品。
(3)平面鏡組,裝配平面鏡時,應注意平面鏡的下部和后部都要與鏡座靠緊,固定壓板的兩螺絲,應壓相同,松緊適度,如果用彈片固定的,彈片位置應在鏡片中部,以免使鏡片受力不勻,影響光譜。
(4)折光棱鏡組,裝配時應注意兩支柱高度要相等,彈片位置在鏡片中部,壓板的兩個螺絲松緊適度并壓力相同。兩個扁心墊圈要求靠在鏡片,使鏡片前表面與鏡座上的擋片靠緊。
(5)反射棱鏡組。常見故障有:
①鏡座底部由于調零螺桿長期受壓,出現麻點、凹坑等,應用平板油石研磨平,使之平整。
②彈簧片彈性減弱或失效,可將其反過來再用或更換新品。
裝配時,要注意,鏡片后面與鏡座靠緊,以防松動。
③測微玻璃組。彈簧片彈性減弱或失效,可調整彈簧片形狀以增大彈性,或更換新品。
10.查找光譜方法:
(1)各組鏡片檢修合格后,按要求裝好;
(2)粗動手輪擰到底后再轉二周左右,使反射棱鏡底座與殼體平行;
(3)通電源電路,使光通過聚光鏡向平面鏡,通過調整小燈泡、聚光鏡光屏、平面鏡,使平面鏡射出的最亮的一束光與瓦斯室的上螺絲孔右測相切,其高度與上螺絲孔相平。經過折光棱鏡兩次90度轉向后再射向平面鏡,然后射向反射棱鏡。移動反射棱鏡,光譜即出現在目鏡里。
11.儀器的校正:
(1)空氣壓力校正法原理:根據空氣壓力不同而密度不同。空氣密度不同而折射率不同的原理來校正瓦斯檢定器。通過水柱給瓦斯檢定器的瓦斯室加壓,改變瓦斯室的空氣密度即折射率,就可以標出相應的瓦期濃度。
(2)校正方法:
①氣密性檢查:用水柱計給整個氣路系統加壓,將水柱升高到700mm或最高處,保持1min水柱不得下降;
②精確度檢查:用水柱計給瓦斯室加壓,根據下列公式
△ P=0.1802•X•(273+t)
式中△P---水柱高度
X---瓦斯濃度
t---校正室攝氏溫度
計算出的瓦斯濃度,所對應的水柱高度,逐點反復校正3次,各點示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重量(%) |
0--1 |
>1-4 |
>4-7 |
>7-10 |
允許誤差(%) |
±0.05 |
±0.1 |
±0.2 |
±0.3 |
③零位試驗:將基準條紋對準零位,把水柱計加壓至550mm高度后,再降到零位,基準條紋的零位偏移不得大于±0.1%;
④沖擊試驗:把基準條紋對準零位,然后將不帶外套的檢定器從10mm高處自由垂落在50mm厚的木板上,底面或側面朝下進行一次,基準條紋的零位偏移不得大于±0.1%。
凡經過大修的檢定器,都必須經過上述檢查,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12.檢修工對儀器的修理、保養工作一定要按照操作規程認真執行,按時將儀器送集團公司校驗,否則將會導致儀器數字失真,不能反映井下氣體的真實情況,有可能導致氣體事故。
13.不經過檢查的儀器和有問題的儀器嚴禁入井,否則會導致氣體檢查數字不準確,導致氣體事故。
上一篇:硫化氫測定儀作業操作規程
下一篇:甲烷檢定器使用與維修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