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礦山企業尾礦庫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09-02-12 14:46 來源:不詳

      一、尾礦設施

        礦山企業尾礦設施是指礦山企業選礦廠(車間)及其他生產過程中所產生尾礦的貯存設施、漿體輸送系統、澄清水回收系統、滲透水回收系統及排洪系統等設施。由于礦山尾礦設施下游大都有稠密的居民區,且多與交通要道和大江湖泊相鄰,部分還位于地震區,如果管理不善,一旦潰壩,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對于有尾礦設施的礦山必須高度重視,加強管理,確保尾礦設施的安全運行。

        二、尾礦庫的選址

        正確選擇尾礦庫址關系到一個礦山的經濟效益、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因此,選擇尾礦庫區地址必須考慮如下綜合因素:

        (1)應選擇匯水面積小,而蓄水面積大的庫址,盡量減少洪水對尾礦庫安全的威脅。

        (2)應避開巖溶、滑坡、流沙、膨脹土及松軟弱地基等不良地質條件,在無法避開時,必須進行特殊地基處理。

        (3)占用耕田耕地面積小,居民搬遷人數少。

        (4)與選礦廠距離較近的地點。

        (5)尾礦庫的服務年限長。

        三、尾礦庫的分類

        根據庫區所建的地點,尾礦庫可分為如下四種類型:

        1.平地型尾礦庫

        平地型尾礦庫是指在平地四周筑壩而圍成的尾礦庫。這種類型的尾礦庫一般為國內平原礦山的沙漠平原地區和新礦山所采用。

        2.山谷型尾礦庫

        山谷型尾礦庫是在山谷口處筑壩建成的尾礦庫。我國礦山絕大多數的尾礦庫屬這種類型。

        3.傍山型尾礦庫

        傍山型尾礦庫是指在山坡腳下依山筑壩而圍成的尾礦庫。國內丘陵地區的礦山采用此種類型的尾礦庫。

        4.截河型尾礦庫

        截河型尾礦庫,是指截斷河床的一段,在其截斷區域的上、下兩端筑壩形成的庫區,這種類型的尾礦庫,在我國礦山較少采用。

        四、尾礦庫常見病害及處理措施

        (1)壩體邊坡過陡,達不到設計要求的穩定邊坡,出現滑坡、裂縫等,壩體穩定性不夠。礦山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和堆積,并采取削坡減載等措施,確保壩體穩定。

        (2)排滲降水設施失效,造成壩體浸潤線過高,壩坡沼澤化,滲水嚴重,出現坍塌,壩體穩定性不夠。礦山企業必須加強排滲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及時處理上述病害,加強滲流觀測和控制,降低壩體浸潤線,避免沼澤化。

        (3)庫內水位過高,壩頂沒有足夠的安全超高度,壩面沒有足夠的安全干灘長度,甚至違反安全規程,實行子壩擋水,造成洪水漫頂潰壩的可能。面臨這種情況時,礦山應及時設置排滲管溝,嚴格遵守設計規范規定的安全超高和安全灘長,嚴禁子壩擋水。

        (4)未設計要求控制水位,使調洪庫容不足或排水通道阻塞。礦山應嚴格控制庫內水位,使調洪庫容滿足設計要求,庫區應有一定蓄洪能力,各類排水通道應定期疏通。

        (5)對超期服役的尾礦庫不作壩體穩定分析和防洪能力驗算,未采取任何工程措施,盲目超期運行,是造成險庫的原因。因此,凡是超期服役的尾礦庫礦山必須請設計單位進行超期服役加高加固論證和設計,并嚴格遵守設計要求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大、中型及位于高烈度區的尾礦壩,當堆積達到設計總高度的1/2或2/3時,應按規范進行一至二次以抗洪、穩定為重點的安全鑒定。

        (6)在尾礦壩或庫區周圍亂采濫挖、違章建筑、違章作業,嚴重影響尾礦庫安全。礦山應及時與當地政府協調,及時制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庫內挖沙取土、擋壩養魚、開山采石、挖護坡片石及在壩坡種菜等破壞尾礦設施的行為,對破壞的尾礦設施應及時進行修復。

        (7)雨水直接沖刷壩坡。礦山應在壩坡進行黏土植草護坡工作,防止坡土流失,并在壩坡設立截水溝,疏導沖刷壩坡水流。

        五、尾礦庫(壩)安全運行監測

        尾礦庫(壩)監測的目的是及時掌握其工作狀態和變化規律,及時發現不正常的跡象,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并對原設計的計算假定、結論和參數進行驗證。其主要監測內容和方法如下:

        (1)垂直、水平位移監測:用儀器設備測出測點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或垂直方向的高度變化。

        (2)土壩固結觀測:在壩體上選擇有代表性的部位埋設固定連結管,用測量土層的厚度變化來監測。

        (3)裂縫、伸縮縫監測:包括用儀器監測土石壩裂縫、伸縮縫的位置、走向、長度、寬度等項目,對較重要的裂縫應進行坑探或鉆探來觀測裂縫深度變化。

        (4)滲流監測

        ①浸潤線監測:土壩浸潤線監測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壩體選擇有代表性的橫斷面,埋設適當數量的測水管,通過測量測水管中的水位來獲得浸潤線位置。

        ②滲流量監測:主要方法是觀測滲流穩定程度和滲流總量。通常是在壩下游能匯集流水的地方設置截水溝觀測。

        ③滲流水質監測:其主要是監測滲流水內固體和化學成分的變化。項目和內容,按環保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④壩基場壓力監測:全面了解壩基透水層和不透水層中滲流沿程的壓力分布情況。通常是在壩基埋設測壓管來進行監測。

        ⑤繞壩滲流監測:全面了解壩頭與岸坡以及混凝土或砌石建筑物接觸處的滲流變化情況,判明這些部位的防滲與排水效果。一般是設測水管進行觀測。

        (5)土壩、堆積壩孔隙水力監測。一般是在最大斷面、合攏段等選擇兩個以上斷面埋設孔隙水壓力計進行監測。

        (6)水文氣象監測

        ①降水量監測:用雨量器和自記雨量計觀測降落地面雨水深度。

        ②水位監測:選擇監測基面,用水尺或自記水位計觀測庫區水位。

        ③蒸發量監測:監測庫區水面蒸發量,一般用80cm蒸發器監測。

        六、尾礦庫安全度汛要求

        (1)汛期前,應對防洪溝、溢洪道、泄洪閘門及其他防洪設施進行認真檢查修理,保證暢通。

        (2)汛期前應將排洪口的擋板全部打開,確保尾礦庫安全度汛。

        (3)對尾礦壩體的安全要求如下:

        ①加高壩體時,必須根據壩的設計要求和管理規程編制作業計劃,保證壩體安全。

        ②每年的堆壩高度和堆積作業計劃,應根據選礦排出的尾礦量及尾礦庫面積確定。不得隨意改變尾礦庫的正常運行狀態。

        (4)汛期前礦山必須制定尾礦庫安全度汛預案,并對防洪系統及壩體進行詳細的檢查和可靠的維護,發現沉陷、滑坡、開裂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

        (5)汛期前及時檢查維修壩肩截洪溝和壩面排水溝,防止洪水沖刷壩肩和壩面造成局部或整體潰壩,每次洪水過后應及時清理截洪溝淤積的尾礦泥沙和雜物。

        (6)汛期應采用無線電通信,加強照明,并充分準備防汛器材、物資、車輛,組織搶險隊伍,加強晝夜巡視檢查(每班不得少于2人)。

        (7)筑壩期間應采用多管分散放礦,事故期間可采用集中放礦,冰凍季節可采用冰下集中放礦。

        (8)尾礦壩上的觀測孔,在汛期,應增加測次,發現水位、滲水量、渾濁度變化異常,應采取應急措施并向有關領導報告。

        (9)庫內應在適當地點設置可靠、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水位和度汛警戒水位。

        七、尾礦庫的安全管理

        (1)礦山企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頒發的尾礦庫安全管理法規、規定,并結合本礦山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尾礦庫各項管理制度

        (2)必須選派有經驗、善管理的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管理尾礦庫。

        (3)尾礦庫的日常生產管理必須遵照《冶金礦山尾礦設施管理規程》的規定和設計規范要求組織生產。

        (4)選礦車間(廠)、工段應經常對尾礦設施安全狀況進行檢查。礦廠應根據尾礦設施類別在7—30天內進行一至二次檢查。

        (5)礦山企業主管部門,各級尾礦庫工程技術人員,應定期對尾礦庫的尾礦設施安全運行狀況進行檢查。發現隱患,應按照“四定三不交”的原則進行整改。

        (6)當發生特大洪水、暴雨:強烈地震及重大事故隱患時,礦山及有關部門應進行特別檢查,采取特殊可行的措施,防范潰壩,確保尾礦庫安全運行。

        (7)礦山企業必須制定尾礦庫防洪應急預案,以便防范尾礦庫潰壩事故的發生。

        (8)礦山企業尾礦庫的安全管理應與當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取得聯系,如一旦尾礦壩發生潰壩事故時,應得到政府的大力援助,減少事故的損失。

        八、尾礦庫潰壩事故案例

        2006年3月15日,陜西省鎮安縣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尾礦庫未經設計單位進行技術論證,擅自擴容,導致尾礦壩潰壩,造成13人死亡的重大傷亡事故。

        事故原因:

        (1)尾礦庫嚴重超容量。

        (2)尾礦壩未采取加固措施。

        (3)違反國家關于尾礦庫管理的規定。

      煤礦安全網(http://www.ychlsm.com)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2. <video id="xkmid"><menu id="xkmid"></menu></video>
      <source id="xkmid"><menu id="xkmid"><kbd id="xkmid"></kbd></menu></source>
      <video id="xkmid"></video>

        <b id="xkmid"><tbody id="xkmid"><menu id="xkmid"></menu></tbody></b>
        <u id="xkmid"><small id="xkmid"><kbd id="xkmid"></kbd></small></u>

        <b id="xkmid"></b>
      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